毕业要清空宿舍之际,心里有些忧虑,我的东西已不算多,可是要真的都打包装好,这累积了四年的各种杂物估计也是好几个大箱子才能装得下。
心里很清楚的告诉自己,该扔的东西就扔了吧。可是到收拾的时候,想着要把不要的东西都扔出去,竟这也不舍得,那也不舍得。收拾了一箱衣服之后就收不动了,许多想要又不想要的东西搁那儿,留着无用扔了可惜。
第二天楼下公告板上写着,毕业生宿舍留下的东西之后阿姨会处理掉。原来我们可以不用把宿舍清理干净,不想要的留那儿就可以了。心里瞬间觉得轻松不少。虽然觉得阿姨要清理那么多宿舍会好辛苦,可是我真真是为不用亲手扔掉那些东西舒了一口气,许多东西阿姨还可以回收再利用,也不至于浪费那么多东西。
从“扔掉不想要的”和“收拾需要的”之间真是相差甚远,突然发现许多不想扔掉的东西自己也没那么需要。最后打包了三个没多大的箱子,一箱杂物荟萃,寄往双溪,那是我后面几个月会用到的东西;另外一箱衣服一箱书,邮回了家。而其余那些我似乎也还挺喜欢的东西就留在了宿舍,部分继承给了小学妹,部分也许阿姨需要会带走,肯定也会有些会被清理扔掉。
这一打包邮寄,发现自己需要的东西真的是好少,也更觉得要养活自己似乎也没那么难。
经常会看到朋友圈看到关于断舍离过精简生活的分享。有时候我们尝试给自己做做减法感觉还不错的样子,这一定程度上也意味着对自己有着更清晰的了解定位。
大多数人都比较容易知道自己不想要什么,可是对于自己想要什么却并没有那么清楚,于是我们多了许多“嗯,看起来还不错”的东西,而这些东西买来之后几乎都没有用过。那么,如果要断舍离,这样“看起来还不错”的东西是不是可以少一点更少一点,然后你的每一件物品都是“对,他就是我想要的,我需要的”。
在我看来,需要断舍离的不只是家里陈放的物件,社交也需要。无用的物件耗费我们的金钱、空间、审美,繁杂而不明所以的社交则会耗费我们的精力时间,疲惫而烦躁。
曾有一段时间不断和各种朋友约,不想错过任意一场与朋友们的聚会,约到后面心力交瘁,每一次都玩得不错挺开心,见了许许多多朋友可是等到晚上很晚回到住处,整个人像抽空一般,只觉得好累。
当开始尝试推掉这些聚会,专注于一部人朋友的时候,我发现我更享受与亲密好友相处的时光,也享受独处给自己带来的安静。精简社交也像一味安抚自己的良药。它让你更清楚哪些人你愿意花更多时间去陪伴他,而且你会有这个时间去陪伴,同时你也会有更多时间精力关注自己,与自己对话。
对于一个想过简单生活的人,比如我自己,断舍离适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不止是吃穿住行与人交往。倒是真希望自己可以真的过得简单一点,这样比较好养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