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关注于解决方案:
关注于解决方案,而不是责备。
1) 发现问题。
2) 头脑风暴尽可能多的解决办法。
3) 选择一个对每个人都可行的解决方案。
4) 尝试一个星期。
5) 一星期后评估,如果没效果再重新开始。
今天和一对老人家讨论如何对待宝宝入园的事情,宝宝2岁半,老人家带,父母基本不管,智商发育都正常,体胖,只喝奶,不肯学习戒纸尿片。吃饭要10粒米,10粒米喂,米饭硬一点都不吃。
初步判断,已经错失了锻炼咀嚼功能的最好时间,祖父母依赖严重(已经去到能操控的地步,父母的不介入让事情变得更加糟糕和不可控制。)
老人家们都有几个经典口头禅,“管不了”,“制不住”,“只有电视可以安静一下。”“孩子都吃住我们的,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出于角色的关系,有些事情不能讲得太过明白,只能简单的告知要树立规矩,开始锻炼孩子自我服务能力,用一点教练提问问“你觉得孩子出去能面对这个社会吗?”
可惜,面对的是祖父母,而父母没有感觉到任何的“疼”。没有了痛,他们自然不会关注解决方法。
woosh,说说自己是怎么改善的,我的孩子也有所谓的“长辈依赖”,有时候要“爷爷”,“奶奶”更胜于要父母。长辈有万般好,有一样是他们没办法处理的,就是孙辈们的“简单要求”,喂吃饭,喂喝水,抱抱,随地尿尿后的清理......
基本上都是有求必应。
作为父母,看在眼里,有几个艰难选择
“破娃”,孩子这些行为不对,打破ta,都不让做。
“破人”,长辈都溺爱,都不对,不让做。
“破一切”,不行就是不行,有情绪也不行。
作为过来者,唯一要破的是,“破自己”。
孩子的问题从来就是父母自己的问题。
长辈依赖是来自自己对孩子影响力少(陪伴时间短,无高质量陪伴)。
太多简单要求(自己从来也没有打算根据年龄发展去教)。
长辈们无休止的溺爱(自己也没有和他们聊过,你作为父母的感受,想法和行动)。
尝试“破”一个星期,然后再评估,接着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