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章 思考问题的底层逻辑(一)
一、知识点
1. 一个人的表达可以分为事实、观点、立场和信仰。
事实是客观存在,不以人的判断而改变。 观点是一个人对事实的看法,取决于他的知识结构、所掌握的信息,以及思维模式。 立场是一个人受自己的位置和利益影响的观点。 信仰是一套完全自洽的逻辑体系,信仰比立场更能影响一个人 的观点,不要随意评价、攻击被人的信仰。
2. 为什么“为什么+观点”就是一只“注射器”。
在听到“为什么+观点”这句话的时候,人很容易会被“为什么”所吸引,然后强行把注意力放在了“观点”上面去分析原因,反而很少甚至不会质疑这个观点是对还是错。狡猾的人用这个句式注射别人,愚蠢的人用它来注射自己。
3. 普通人看问题往往只看到现象,而优秀的人可以通过现象看到问题的本质。而要想看到其本质,我们可以采用”假设-验证-结论-调整“的方法,去应对遇到的问题,即遇到问题先大胆假设,然后去验证,得到结论,最后再根据结论做出调整。使用这个方法时要就事论事,不能凭经验想当然,也不要被立场所左右。
二、个人经验
现在我的班上有二十几个一年级的孩子。小孩子好奇心强,思维活跃,经常会蹦出很多有意思的想法。每次上课,都需要我对课堂上学生的所有情况做到细致观察,并做出恰当的回应和有效的教学决策。
比如,那天是恢复线下课的第一天,正在上课,突然有一个小女生拿着一张粉色贴纸走到我跟前说,“老师,这是我画的画儿,送给你。”我突然意识到,这个孩子她很喜欢我,所以她愿意给我画一幅画,尽管她打断了我的课,但我首先要感谢她的喜欢和送我画,当然,我也会告诉她,如果她能在课间画给我,那我会更开心。我不仅接受并感谢了她的喜欢,还引导她在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事。
另外我也需要在上课的时候观察孩子们对教学内容的反应,根据孩子们注意力的状态,及时、适当做出教学方法、策略的调整,帮助学生能始终跟着我的教学节奏。 还有在个别孩子课堂上出现的其他状况做出快速反应,如一个孩子突然哭了,我要安抚她,并通过简单地问话快速做出判断。
我想作为老师,就要有敏锐的专业洞察力,发现学生行为背后的本质,从而更好地处理和学生的关系,以及应对各种“意外”状况。
三、行动
生活中,面对出现的问题也要抽丝剥茧,透过现象去看本质,不要被事情的表象所迷惑,眼见为实,就事论事。
尤其现在是信息社会,每天推送到我们手机上的各种信息纷繁复杂,需要我们洞察其本质,不盲目跟风。也需要我们通过阅读、学习,提升自己的认知力,做出正确的判断。
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也别着急做出决定,而是要沉着冷静不惊慌,寻找问题的根源,分析存在的各种条件,找到有利条件,做出恰当的措施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