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和心理諮詢的不同-以父母如何幫忙孩子面對同儕霸凌為例
某次工作與父母討論如果孩子在學校被欺負(霸凌),身爲父母可以有怎麼樣的心理或行為策略。
父母A:如果我的孩子被同學欺負的話,我會要我的孩子打回去,這樣下次就不會有人欺負孩子了。
父母B:孩子會被欺負,是因為沒有被教導正確的自我保護意識,以及缺乏正確的正義觀和是非對錯。
從『教育』的觀點,孩子就像白紙一樣,需要被教導、被灌輸所謂正確的知識。如果以『孩子在學校被欺負』的議題,孩子會被欺負,是因為被欺負的孩子沒有『正確的自我保護意識』。而欺負同學的孩子,就是缺乏『正確的正義和是非對錯觀點』。
也就是『教育孩子』常常傳達(簡單來說):
一、有一個正確、標準的觀念、答案和做法,並且是老師、家長所具備的。就算孩子有想法,也不具參考價值。
二、就是小孩子是什麼都不會、什麼都不懂的個體。
所以,用這兩個觀點來了解孩子,當孩子今天遭遇挑戰,因為孩子什麼都不懂、都不會,所以要把我們家長、老師覺得正確、標準的觀念、答案和做法教導給孩子。
可是,真的有所謂正確、標準的觀念、答案和做法嗎?我想我們成長的收穫,有一個體會就是:『除了黑與白之外,還有灰色地帶和許多其他的多元可能性』。
另外,孩子真的是什麼都不知道的一張白紙嗎?還是有可能,孩子除了會被傷害、受到負面影響那一面之外,也可能對於創傷有回應、有想法?而那些方式是需要去和孩子對話、探詢,老師和父母才可能知道的(隱而不現)?
後現代心理取向的諮詢觀,就涵融了上述的觀點,像是敘事取向中的『雙重故事』的概念:面對問題,人們會有兩種故事,一個是受到問題的影響的故事,另外也會有人們主動積極的回應問題、面對挑戰的故事存在。第一個故事顯而易見,但第二個故事如果沒有去好奇,就不會出現(隱而不現)。
透過這個觀點,原本老師、父母詮釋孩子:『可能因為體型外表較弱小、缺乏保護自己知識、能力不足才會被欺負』的位置,有機會也看到:『孩子除了有可能自我保護知識不足,但孩子可能也在被欺負的過程中努力想辦法』。這個思考路徑將帶來更多的可能性,促使我們對孩子有更多的好奇,得以了解孩子那些『本來就有而且做得不錯的地方』。
所以,在後現代取向的心理諮詢裡,會陪孩子去探索:
『同學怎麼與你互動?哪裡受傷?還會不會痛?』
『當同學欺負你的時候,你怎麼回應?心裡在想什麼?』
這些問話方向,透過孩子的描述,看見孩子保護自己的能力。孩子可能在描述過程中,表達...
『我把頭低下來,用手保護自己,這樣比較不疼!』
『我心裡就想,先不要還手,應該同學會住手!』
『我在想怎麼跑,往哪裡跑,比較不會被抓到!』
『孩子你是怎麼會想到這些方法的?』
『爸爸會擔心你上學還是會被欺負,如果你覺得不需要爸爸去學校處理,可以多告訴我原因嗎?以及未來如果有人欺負你,你會怎麼做?讓自己不受傷,爸爸也會比較放心?』
透過這些問話理解孩子內在聲音,父母陪伴孩子去搭建保護自己的策略。
我們都知道當父母不可能時時刻刻在孩子身邊,面對未來挑戰孩子可以多了解自己、多想想辦法面對困境。除了父母、老師聲音很重要之外,能夠聽見孩子重要聲音、看到孩子也有自己的方法,不僅讓孩子感受到被理解、被尊重、有機會長出更多自己力量,也會讓父母可以多放下一點孩子成長挑戰的擔心。
『教育』非常重要,可以帶來許多知識的學習,但如果只將孩子視為白紙,聲音不重要的個體,甚至有可能帶給孩子二次傷害:在學校受了傷,回家還感受不到父母的理解,這不是我們所樂見的。教育和諮詢的不同觀點,值得父母參考。
(本文的『教育』一詞,請讀者理解是指較為狹隘定義:用來形容單向、非對話的互動關係,並且視孩子的聲音不重要,不會思考,需要被教導的個體觀點。內容主要用來討論與心理諮詢的不同,並非泛指所有教育理念,有許多教育理念也非常重視孩子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