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犹豫就错过了二0二二年初版精装《香港文坛回味录》。当时没注意到此书的印数只有1000册,也不知作者何许人也。近年一直关注港台作家,书名对我有着极大的诱惑。 二0二三年《香港文坛回味录》出了增订本,也没及时纳入囊中。我前怕狼来后怕虎,怕一时兴起,怕眼拙笔拙,自不量力,得不偿失。可是又想在隐蔽的角落,过得恣意——用自己的时间花自己的钱,过自己喜欢的书生活。
二0二四新年规划业余生活,看公众号已累积了十来篇“作家签名书”,尝试着不管写成什么样,坚持写下去。下意识去收集一些有意思的签名书和相关资料。常在大侠的夜书房公众号读到董桥和郑明仁,他们好像是连体的。发现郑明仁很厉害——我追逐董桥签名书那么难,他居然拥有董桥的长题词,长得写满了书页;而且还不止一本,书或闻所未闻或略有耳闻都是遥不可及的喜马拉雅山高不可攀的珠穆朗玛峰。这么厉害的人回味香港文坛,肯定有很多我没听过的故事,感受不到的滋味。决定请一本回家,搬个板凳看故事。赶紧问询,寻到平装毛边本。小心翼翼跟店家打个商量能不能上款题词?居然成了,坐等收书。
随书来的有印刷赠品——董桥为增订版写的《新版志喜》和为新春写的“福”。“福”很应景,我贴在门上,期待今年福气多多,能收几本称心如意的签名书。“新版志喜”很贴心,配了纸质框,摆在桌上,满足感爆棚,好像自己也有长题词。书果真有上款和题词。当初选公众号名拟题“时间深处书生香”,结果成“深处书生香”,给人想像空间。本来收藏和书写的路上,光有时间是不够的。
爱人见我一晚上都在用蛋糕卡裁书,看不下去:这书不是边读边裁吗?你不是有裁书刀么?我曾在布衣书局买过不少毛边书,还备有专裁书的木质刀。结果书束之高阁,后来大多处理了,刀也不知放哪里去了。现在一次性裁好,读起来不停顿更畅快。手忙也不让眼闲,边裁边瞄,好想去港逛书店,偶遇书和人。
郑明仁是资深报人,这本回味录另辟蹊径,不谈编辑组稿发稿与作家的来往,而是谈读书人收藏家的收获与探究。书的封面图有收藏趣和香港味:上部分用商标图无缝衔接嵌入书名和“增订版”,下部分用各种纸品拼出高楼大厦。增订本增了八篇,共八十五篇,分三章,很厚实。
香港作家的书话集,读过《读书随笔》、《克亮书话》、《爱书人手记》、《书海夜航》。读书识人,认定他们是爱书人,藏书家、翻译家,从没想过是香港人。读《香港文坛回味录》总有陌生的词跳出来打招呼,直觉作者是香港人。悄悄问度娘,认到不少新词汇:走宝、晚桁朝拆、鳝稿、𡥼鑊、咸湿书、娇尸炖笃、麻甩佬等。
我最早对香港的认知来自歌曲、影视、小说。中学读过金庸、梁羽生的武侠小说和岑凯伦的言情小说。这些书是同学从书摊上租来的,我抽空档蹭书读。连生活在内地小村庄的我都能读到,可见香港通俗文学很发达,流传广。《香港文坛回味录》第一章淘书趣谈了好多种好多本通俗小说,配了很多花花绿绿的书影,符合我对香港文学的最初记忆。如果本港人来读肯定更亲切,总有一本能引起共鸣,唤醒沉睡的记忆。
当初在书店打书钉的少年郎已是美髯公,多年书堆和文化圈的浸染历练已晋级为专家学者。看郑明仁写的书,好像百无禁忌,是书皆可读,保持着对书的浓厚兴趣。 普通读者读书,以读完为目标,读完的书随意丢置。对普通读者而言,书只是书,孤立的存在,与书与人的牵绊少。郑明仁读书,会挖出书的前世——连载于报刊;会揭开作(译)者的面纱,暴露他(她)的真面目;能讲出与书有关的八卦故事,还用收集到的资料加以佐证。读者读他的书不仅对香港文坛有所了解,更有好多有意思的故事。
读他的书,我对“香港作家签名书”的规划很沮丧——我不懂粤语,都没去过香港,资讯又不灵通。想到我离香港那么远,与作者素昧平生,仍拥有作者的签名书,我也有我的机缘,就写力所能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