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张第十九⑮-⑰
⑮子游曰:“吾友张也,为难能也,然而未仁。”
⑯曾子曰:“堂堂乎张也,难与并为仁矣。”
⑰曾子曰:“吾闻诸夫子:人未有自致者也,必也亲丧乎?”
吾友张也,为难能也。这里子游提到了一个人,我的好朋友子张。难能:难以达到。说子张可以做到的,别人难以达到。
子张我们在《论语》当中经常提到,比如说子张学干禄,子张问政,子张问行,子张问明,子张问达,子张问仁,子张问善人之道。通过这些问题,我们可以看到子张是一个好学之人,他是一个对自己的学问要求很高的人。
子张总是向孔夫子请教问题,孔夫子也曾经说,子张这个人过于贤德。我们通过子张的学习态度和这些问题可以看到这句话——为难能也,他所能做到的,他所学习的,他的贤德,实在是别人难以达到的高度。
然而未仁。接下来又讲了,但是还达不到仁。何为“仁”呢?我们讲一个有仁德的人,是懂得处处为他人着想的人。并不是只有自己的学问有多好,并不是自己有多刻苦和做得好就够了,这只是自修的层面。从“仁”的层面,是要懂得为他人服务的,是要去亲民和帮助更多人,才能称之为仁。
我们再来看下一句话,讲的是一件事情。曾子,孔夫子的得意门生,我们学习的《大学》的作者。
堂堂乎张也。首先曾子也赞美了子张,通常我们会讲到一个词:仪表堂堂。指的是这个人的外貌很好,并且精气神极佳,我们才能称之为仪表堂堂。
比如说一个人的言行,他整个的精神状态。比如说他的气魄,他的志向,他的谈吐和爱好,无论是从内在还是外在,都是非常好的状态,所以才能称之为堂堂乎。子张这个人,学问很好,很好学,同时堂堂乎。这是子游和曾子对于子张认可的部分。
难与并为仁矣。阐述了跟子游一样的道理,这个人的个人修养很好,学问很好,精神状态、容貌都很好,但是很难把他和仁并在一起,也就是说并没有达到仁。
这里对于子张我们不好做什么样的评价,因为我们并不是和子张在一个时期。通过《论语》,孔夫子也没有讲过子张是仁还是不仁,只是讲了子张所问的那些问题,所以我们不予去评价。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解这件事情。
我们来思考:通常可以看到我们不足的,都是什么样的人呢?一般都是我们身边最亲近的人,并且是有一些智慧的人,有一些德行的人,才会看到我们的问题之所在。
比如说我们自己,有的时候我们很难看清楚自己身上的不足,很难看清楚自己的问题,但是如果我们身边的人,所谓旁观者清,是看得非常清楚的。这时候我们要学会调整自己,当有人指出我们的缺点,我们要学会去接纳。因为能指出我们缺点的人,通常都是至亲好友。
否则大家讲的都是迎合、恭维的话,又有多少人愿意指出我们的不足呢?所以我们要学会接纳、去接受,接下来要学会去改正、修正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好。
接下来我们再延伸思考,当有人提出我们的问题,我们要去接纳和改正,但是问题出现的地方可能不太一样。有的人的问题源于本质,天生如此。还有一部分人的问题是后天所形成的。
一个人愿不愿与他人打交道,有的人是先天如此,性格就是这个样子,从小就不愿与人交流,还有的人是后天形成的。比如说后天在人生当中经历了什么样的事情,让自己心灰意冷。
比如说接触的很多人,我觉得好像总是被人欺骗,或者总是讲话没有智慧,说不到重点,最后变成了没有自信,变成了自卑的状态,故而不愿与人打交道。
如果是先天形成的,我们要懂得勤能补拙的道理。如果没有这方面的天赋,那就用勤劳去补。
比如说一个人先天的口才没有那么好,怎么办呢?勤能补拙,我可以比别人更加勤奋、更加刻苦、努力地去练习,可以让自己口才变好一点。
比如说有的人天生没有那么聪慧,理解能力、悟性没有那么好,这是先天带来的。那么,勤能补拙,我们可以用自己的勤劳、刻苦、精进、努力去弥补,让我们在这方面得以增长。如果是后天形成的,我们就要懂得去改变,懂得去改变当下的现状。
其实我们很多人身上的缺点和不足,并不是先天的,大部分都是后天的。为什么讲它是后天的?
举例:可能我从小的家庭环境让我变得沉默寡言;可能我从小得不到别人的认可,所以我不敢去讲话,以至于我认为自己的口才不好;可能是我从小的家庭环境没有给我更多的幸福感,所以我不懂得付出,我变得自私自利,这些都是后天所形成的。
或许我接触了什么样的人,接触什么样的环境和事情,让我这个人变得自私,不懂得为他人去着想,这都是后天形成的。
比如说我身边的朋友都是讲利益的,都是被欲望所驱使的,我认为我也是一个充满欲望的人,但实则并不是,人是随着环境影响和改变的。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我们本来的属性都是相近的,只不过我们接触了不同的环境,学习了不同的文化,接触了不同的人,做了不同的事情,导致我们现在的习惯和习性是如此的。
当我们去学习了圣贤文化,很多事情都可以改变,它并不难。难只是难在我们有没有通过学习,意识不到自身的问题和不足。
比如说,如果我们知道自己仁不够,不懂得为他人去着想,那我们是可以改变的。当我们遇事情思考的角度总是为他人考虑,总是在意别人的感受,看看是否能帮助到更多的人,久而久之我们就会变得有仁。
比如说我们自己不懂得什么叫忠,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如果我们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我们可以时时刻刻调整自己。
我做这件事情有没有忠心,有没有尽全力呢?我维护这段感情有没有全心全意地去维护呢?我学习有没有全心全意地去学习,去践行呢?
其实改变并不难,难就难在我们是否意识到。意识到以后,我们是否刻苦、勤奋地去修正。
吾闻诸夫子。这里的夫子指的是孔夫子。
人未有自致者也。我听老师孔夫子讲过这样一句话:人未有自致者也,必也亲丧乎?致是极致、尽情的意思。说一个人不会自动、主动地把自己的情绪展现到极致,不会尽情地展现自己的感情。如果有,一定是在有亲人去世的时候。
我们来思考这句话,这里首先告诉我们一点,人是不会主动地把情绪展现到极致的。比如说我开心、高兴,会不会把情绪展现到极致?比如说我不开心,不太高兴的时候,悲伤的时候,会不会把情绪展现到极致?恐怕是不会的,因为人还有一个理性在,还有一个理智在。
如果我们是学习修身的朋友,就更加不会。即使没有学习没有修身的人,也不会把情绪展现到极致,我们会懂得自我约束。还可能因为环境场景的不同,我们懂得用理性去控制自己的情绪。
必也亲丧乎?如果情绪控制不了的时候,失控的时候,一定是在有亲人离世之时。比如说我们可以看到在父母离世之时,或者白发人送黑发人,这个时候的情绪是失控的,难以控制。因为他是自己至亲的人,在这个时候人会失去理智,所以就没法控制自己的情绪。
比如说在颜回离世之时,孔夫子也是痛哭的,他说:天丧我,天丧我!说老天这是要亡我啊,这不是要了我的命吗?这个时候因为他的感情是至深的,所以他会放声痛哭,没有了理智。
有的人就会问了:为什么您还要哭得这么伤心呢?孔夫子说:我不为这样的人哭,为谁去哭呢?这就是一种失控的表现。
我们听到这里可能会想:为什么会失控呢?用《中庸》的话讲:发而皆中节。因为他在合适的情感上,是可以失控的。
举例:如果有父母离世,是可以失控的。比如说白发人送黑发人,是可以因为这件事情而失控的,这也叫发而皆中节。
因为是和人的这种情感是相符的。并且我们看这句话是谁讲的呢?是曾子听孔夫子讲的,既然曾子能在这里提起这句话,就说明曾子很重视这句话。
曾子除了是《大学》的作者以外,还写了另外一部经典《孝经》。曾子是以孝著称的,并且提出以孝为本,所以曾子一生都是守孝道的。
历史上记载一个真实的故事,讲曾子的孝。有一次曾子出门去砍柴,在砍柴的时候家里来了客人。这个时候曾子的母亲在家里,但是曾子的母亲并不懂得如何接待客人,又怕自己失了礼仪,又没有办法去通知曾子回来。
曾子的母亲就想了一个办法,咬自己的手指。当她咬自己的手指的时候,曾子感觉到了心痛,这个时候他就想到了:一定是我的母亲在家里有什么事情,我才会有心痛的感觉。曾子就放下了砍柴这件事情,回到了家里。果不其然,因为曾子的母亲是有事情想叫他回来的。
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这种至真的感情。当感情至真到一定的程度,就会产生感应.所以我们经常说母子连心。通过这件事情我们就可以看到曾子的主张。
所以曾子说:人生唯有一件事情,可以让自己的情绪失控,可以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情绪,那就是有亲人离世之事。
从这里我们再反过来讲,除了至亲离世这件事情,没有其他的任何事情值得去崩溃,值得让人去失控。我们反观现在的社会,我们失控的时候太多了。
可能因为孩子的不听话情绪就是崩溃了、失控了;可能因为别人的不关心、不体贴、不在乎,情绪就开始失控了;可能因为事业的不成功,工作的不顺利;甚至可能因为做家务,积累到一定的程度都会失控,让一个人崩溃在某一个瞬间。
所以其实我们要学会,除了至亲至孝这样的事情以外,其他的事情皆是可控的,没有什么事情是控制不了的。当我们有这样的意识,有这样的思维,很多事情就可以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
我们也可以高兴,也可以悲伤、沮丧,但是不能让它尽情地去展现和发挥,这个时候人就会失去了理智。所以在生活当中,我们要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
我们来回顾前两集所讲的内容。子游说了另外一句话:丧致乎哀而止。我们听上去这两句话似乎不太一样,首先我们要明白这是两个人所讲的话,子游和曾子。所以两个人的观点,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
相同之处都提到了“丧”这件事情是要哀的。 但是子游说的是要止住,要适可而止,不要让它影响接下来的生活。而曾子这里提到在至亲离世这件事情上,可以让自己的情绪失控,可以把悲伤发挥到极致。但是极致之后,我们还是要懂得适可而止,还是要懂得把它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
这两句话我们在不同的场景会用到。举例:如果我们身边有朋友或者是亲人,在经历了亲人离世的时候特别悲伤,无法自拔,情绪失控的时候,我们要懂得去用子游的观点。
子游讲:“丧致乎哀而止。”说“哀”就可以了,止住自己的情绪,不要让自己的情绪进一步崩溃,影响生活,相信那也不是亲人所想看到的。可是反过来,如果一个人在至亲离世无动于衷,或者感情不够深厚,我们可能就要用到曾子所讲的这句话了。在父母亲离世这件事情,或者有至亲离开的时候,我们是要悲伤的,并且是从内到外真的悲伤,甚至可以到情绪失控的状态。
所以这两句话是两个人说的,同时它适用在两种不同的场景。我们在这里提起,是让我们去懂得变通。在每件事情发生的时候,我们要看当下的情景,要看怎么去帮助对方,要用不同的话语,我们要学习不同的思维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