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章,讲述的是在童年时期的几种沟通模式,作者列举了很多例子,让我们知道了语言在沟通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语言是奇妙的东西,父母的回应反应了教育方式的选择,更反映了亲子关系的质量。
首先,作者讲述了四种不同的沟通模式,让我们了解到: 不同回应,带来不一样的人生 。
1、共振互动型: 这是最理想的情况。母亲以婴儿的感受为中心,与婴儿共振,确认孩子的感受,给予积极的回应与关注。这样幸运的孩子比较容易和周围的人产生共鸣,具有良好的同理心,存在感十足。
2、以母亲为中心型: 在这种关系中,只有母亲才可以是行为的发起者,婴儿要按照母亲的预期来回应。婴儿自己的感受长期被忽视,从而主动压抑自我,学会一套取悦母亲的方法,与母亲建立一种“没有自我”的关系。这样的孩子长大成人后,可能有良好的社会功能,可以适应社会,但却无法融入社会。大多数宅男就是这样,他们躲着女性的根本原因是不愿意围着“妈妈”的感受转。
3、无关反应型: 若孩子经常得到父母的无关反应,甚至是漠然的无反应,就会产生巨大的虚无感,无法确认自己的存在,产生“存在性焦虑”。有“存在性焦虑”的人很难安静下来跟自己相处,在感情中也常因感受不到情感联结的存在而引发巨大的焦虑。
4、情感逆转型: 情感逆转型的人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反人类情感。反人类情感的人,因为自己对获得爱和美好已经绝望,善于把任何气氛都逆转成压抑的、扭曲的、痛苦的。
若你经历过后三种折磨,并且勇敢地活到现在,有一个很好的疗愈方法就是:和孩子建立你不曾得到过的积极回应关系。爱孩子,就是疗愈自己。
其次,面对孩子的各种情感体验时,作为父母的要做到: 不评判,只确认感受。
如果父母是在“无关反应”和“情感逆转”的环境中长大的,那么很难与孩子产生自然丰沛的情感呼应,但至少可以有意识地觉察自己的反应模式。
当孩子有悲伤、哭泣、愤怒时等负面情绪时,我们作为父母的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试图解决孩子的情绪。父母最好的做法是不打扰,如果孩子需要,就在旁边安静地陪伴。
比如孩子失去心爱的小猫时,哭着对妈妈说:“我好想念小猫。”这时候,父母要给予确认:“妈妈看到了你的悲伤。”孩子就能完整地体验“失去”的感受,变得自然平静。
夫妻之间也是如此,当妻子抱怨每天上班,还要带孩子,真累时,如果丈夫回答:“既然累,就别上班了。”妻子的感受会好吗?恐怕她更多的感觉是自己的付出不被尊重。如果此时丈夫对妻子的感受进行确认,“是啊,又上班又带孩子,你的辛苦真是难以想象。老婆,你真不容易!”这样两个人的心才会更靠近。若妻子真的不想上班,这时才需要和丈夫一起商量解决方案。
当无法满足孩子的要求时,父母应该认识到:拒绝不等于伤害
聪明的父母会对孩子的情感给予充分理解和尊重,虽然拒绝了事情本身,但并没有拒绝母子之间爱的流动,这样孩子即使不能立刻达成心愿,但能感受到“爸爸/妈妈依然爱我”,同时学习到平衡协商的艺术。
比如,当你很忙的的时候,孩子要求你陪他玩。这时,你可以这样说:“宝贝,你现在很想跟妈妈在一起,是吗?妈妈理解你的需要,你的需要很重要。只是现在妈妈要工作,1小时后妈妈再来陪你,你觉得这样可以吗?”如果父母以平等、尊重的态度对待孩子,孩子其实非常好协商的。
不带批判地拒绝,没有委屈地付出,爱的流动如此之美。
在这一章中,作者还提到了在面对孩子间的冲突时,只要不存在病态性地以大欺小,或在冲突中使用危险物品,原则上家长是不应敢于和批判的,除非孩子主动要求家长加入。冲突是生命历程中必然的体验之一,是孩子生命张力的体现。如果父母制止和批判,就会让冲突真正变成阻碍成长的坏事。
在提到对孩子的陪伴时,作者认为幸福的关键不在于陪伴时间多寡,而在于陪伴质量高低,当我们完全不想改变对方时,才可能真正陪伴对方。
最后,作者也提到了父母无须完美,但需诚实。生养孩子的过程会把父母自身曾经受过的心理创伤激发出来。如果父母自己的童年灰暗,育儿过程会经历各种痛苦。
比如,当孩子渴望拥抱,而我们又非常疲惫时,如果我们不能面对自己的真实感受,而试图使自己的行为合理化,就会相信诸如“总是抱孩子容易把他惯坏”等的说法。此时,可以诚实地对孩子说:“我看到了你的需求,它很好,是妈妈自己太累,需要休息。”诚实的父母不扭曲孩子的感受,不扭曲就不会分裂,就会自然疗愈。
父母和孩子建立怎样的沟通模式,孩子在未来就会重复怎样的关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