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症是神经官能症的简称,也有人称为精神神经症 ,是一系列的精神障碍疾病的统称。常见的精神神经症有神经衰弱、强迫症、焦虑症等。主要是由于患者受到不良的社会因素、不健康的素质和人格特性等原因引起,会导致患者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受累心脏、肠胃等地方,危害患者的心身健康。
漫语心理诚邀精神卫生科主治医师——申晨煜博士,开设《关于神经症的那些事》专栏科普相关知识,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刚毕业的时候,我总想着要多做点事情,临床工作要做好,科研也不能落下,还得兼顾教学,仿佛每天都要做不同的事情,才算是不虚度。
我对「保持常态」充满了恐惧,那个时候如果让我安于现状,比如只是做好临床工作,管理好病人、好好出门诊,我的内心就会觉得这充满了「懈怠」,甚至如果亲戚朋友询问的时候,我都没办法给出一个令对方、令自己满意的答案:「如果我大大方方承认了我没有什么大的志向,只想安安稳稳做好一个精神科大夫,并且表现出对科研和教学并不感兴趣的状态后,我就会控制不住地担心这会让某些人失望。」
看到李松蔚老师的文章中说到:我们常常陷入这样的误区,看不到「保持常态」的力量。因为身边总是充斥着这样的声音「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千万不要温水煮青蛙」或者「人们待在舒适圈里就是不求上进」。
这是没道理的指控。保持常态又不是什么都不做,保持常态同样可以创造价值。过去3年,我们经历了很多的大事,楼下的饭馆因为疫情的原因关闭了不少,每次走进常去的那家面馆,都会感慨「这家店还开着,真好!」他们还能全须全尾的保留下来,想必是付出了超出想象的代价。这些代价并非为了让人们看到惊天动地的变化,只是为了维持一些不变的常态。
我们实在不必把「非要做出改变」当成信条,职员没有升职,但仍旧在上班;门口的小卖店没有扩店,还是维持原有的店面;我没有在科研、教学上做出成绩,但还能按时出门诊,接触患者。
想想这些状态就足以让人心安了。
心理治疗中比较强调接纳自我,比如「森田疗法」说的顺其自然,「正念」当中要求不加评判地观察自己的念头,「认知行为治疗」中来访者面对情绪问题时,先允许他们存在,然后通过分析和调整认知模式来间接调节情绪。
听起来蛮有道理,可不少患者反馈做起来有很大的阻力。比如什么叫顺其自然呢?是允许抑郁、焦虑和强迫情绪的出现么?虽然努努力也能做得到,但实在是有些痛苦。还有些来访在做正念呼吸训练时,心中不停地跟自己强调不要评判,可内心有个声音似乎在抗议:凭什么不让我评判,明明这个事情让我难受,为何我连评判的资格都没有?
但治疗师强调了自我接纳是重要的,所以我接纳不了的话就是我自己的问题,要么是方法不对,要么是能力不足。这么想的一个结果就是旧的问题没解决,然后又产生了新的困扰。
因此「接纳自我」是个听着很好,但操作起来并不容易的建议。这里可以采用「悖论干预」的策略,也就是允许自己出现不接纳,当你无法做到顺其自然,或是在「正念」中无法理解什么叫不加评判的觉察,那就不必非要把「自我接纳」当成是标准,允许自己「不接纳」也是接纳的一部分。
「自我接纳」不是要做出改变,恰恰相反,它是「维持不变」。
我经常会遇到两难的境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但问题是鱼与熊掌往往不可兼得。
比如自律的人可以持续保持克制,低盐、低脂、低碳水饮食,他们也乐于看到坚持的成果。而愿意享受生活的人可能整天变着法的犒劳自己,他们并不在意体重增加的风险。但我偏偏是在两种状态之间摇摆,点外卖的时候,我既想吃得清淡健康一些,这样能控制一下超出的体重,但又忍不住想要“火锅米饭大盘鸡”。
我因为左右摇摆而不坚定,也曾想要把两种想法整合起来,但是矛盾与对立的价值观哪儿那么容易就整合了?最后的结果是被迫做出一种选择,然后心有不甘。
有时候我会想,难道内心只允许有一种声音么?我们总认为自己只能“有且只有”一种观点,这样才是一致的,才是稳定的。但会不会正是如此才造成了很多困扰?
现实中我们见到两个人意见不合时,最好的方法可能不是强行让一方妥协,而是给两个人都保留窗口,让他们各抒己见,求同存异。类似的,一个人的头脑中如果存在两种矛盾思维,最好的方式就是两个都要,只不过是放在不同的时间来实现。比如一个人既有情绪化的一面,想要家人时时刻刻陪伴自己,又觉得这样可能让家人太过窒息了,显得不够冷静克制。与其纠结情绪化和理智那个好,不如两种都保留,可以在一周内的单数日情绪化,双数日保持冷静。允许不同意见的表达,本身就是一种解决方式。
毕竟小孩才做选择,大人全都要。
最近正好在看系统治疗的书,其中反复提及的一个理念就是「很多父母的教养方式在直觉上有道理,但现实中却维持了问题」。
所以我决定给闺女来个「反套路」,准备喂的时候我会主动说「妈妈喂」,孩子先是一愣,估计内心在想「爸爸怎么不按套路出牌」,我趁热打铁,连说三遍「妈妈喂」,彻底让闺女的「逆反心理」表现出来,她就顺理成章地喊着「爸爸喂」。
哈哈,竟然这样就得逞了。
很多父母总是对孩子讲道理,想要把「正确」的理念传递给他们,这非但解决不了孩子的行为问题,可能还会适得其反。
疫情反弹期间有不少学生在家上网课,孩子能有多少自觉性,经常是听网课走神,甚至感觉连装样子都懒得做,直接「摆烂」,居家办公的父母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很少有人能克制自己「讲道理」甚至「说教」的冲动,但结果往往是亲子关系更加紧张,孩子还是不想学。
父母可以尝试用「非理性」的方式——被孩子挑战后,放弃用道理来维护秩序,而是用孩子的方式「不讲理」地反击回去。比如孩子要求看动画片,父母可以抢遥控器,「我喜欢的电视剧还没看完呢,凭什么你就能看动画片?」再比如「我不想写作业,不想去学校了」「你自己拿主意吧,只要学校和老师同意就行」。
这么做可以避免把自己跟孩子放在一个对立的位置上,走孩子的路,让他们换条路走!
身边有一对朋友是夫妻俩,丈夫疫情期间不幸被辞退,闲赋在家,开始的时候他还在各大招聘网站上投投简历,但因为年龄问题,最终都石沉大海。妻子坐不住了,她倒不是那种只会嘴上指责的人,而是会研究各种可行的方案,她建议丈夫可以找找硕士导师,看看能不能推荐到某公司的算法岗位。再不然就是考个博,提升一下学历。
但是令妻子困惑的是自己好心给出这么多建议,丈夫反而更加怠惰了,他不再向一开始那样频繁地投简历,也没好意思去找导师推荐,读博倒是答应下来,可眼看就要报名了,他还是拖着迟迟没报。久而久之,家里就变成了妻子干着急,丈夫沉默不语的状态。
妻子看着日渐“消沉”的丈夫,问我有啥建议。我给出一个让她有些意料之外的回答,“我的建议就是不给任何建议”。
妻子认为最亲近的人在这种情况下给出建议不是理所当然的么?但她可能忽略了有时主动提出建议会让对方觉得“自己的事情自己搞不定,还需要别人帮忙”,虽然她不这么想,但丈夫难免可能会这么考虑。本来丈夫在这个阶段就没什么自信心,妻子这么用心帮忙反倒加重了他的心理负担。不给建议可以传达一种信号“我愿意相信你自己有能力处理好问题”,这可能会让丈夫有更多的信心,也能体验到妻子的尊重和信任。当然如果丈夫主动寻求建议,妻子还是要搭把手的。
另外妻子因为操心丈夫的事情,最近也过得不是很顺心,自己有工作,下班得照顾孩子,还要分出相当一部分精力来思考丈夫工作的问题。这也让她自己疲惫不堪。而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丈夫的心理负担,“我不仅没有找工作的能力,还给妻子孩子带来了麻烦”。如果丈夫知道妻子能够照顾好自己,那么他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可能能更加专注。
强迫性穷思竭虑是一种特殊的强迫思维,从外界看来Ta们往往思考的是一件本身没有意义的事情,比如「为什么眉毛长在眼睛上面?」「树木为什么不往地下长?」等等。
Ta们自己对上述问题的态度是「游移不定」的,似乎「向左走还是向右走」都无法令Ta们自洽。当你用「大多数人」的逻辑来告诉Ta这件事情本身毫无意义,「你不应该浪费太多的时间在这个问题上」,有些人会表示「自己也不想这么去思考,但似乎难以克制自己」,还有些人像是着了魔「这个问题如果解决不了,生活其他方方面面都无法进行」,Ta们会想尽一切办法,比如反复跟别人倾诉,试图得到答案。
患者往往「被动」地进入这样的思考,Ta们因此而感到痛苦和纠结。被动思考的过程不受自己控制,它会令人感到内耗。那如果我们能有办法让他变「被动」为「主动」,是不是会好一些?
如果你告诉Ta「这个问题本身是值得思考的」,Ta也会表示不解,「如果值得思考,为何想了这么久了还没答案?」「这个问题也太难了!」
可能恰恰就是因为「问题太难」了,它才变得有吸引力,小时候做奥数题,那些一眼就能看出答案的不会让人印象深刻,反而是做不出来的题目才会让人日思夜想、废寝忘食。何况还有「哥德巴赫猜想」「黎曼假设」等未被解决的难题让无数数学家前赴后继。心理学上也有诸如「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蔡格尼克效应」来论证「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
我们不一定听从于他人的说法,或许「眉毛长在眼睛上面」「偶数就比奇数幸运」等观念对你来说就是重要的,就是值得思考的。你完全可以开辟出一些时间专门用来思考它,而不是「被动」卷入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