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旅行是实践性的综合活动课程,作为研学旅行基地,博物馆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当前,越来越多的学校带领学生走进博物馆,并借助场馆资源开发专题课程,让学生在研学体验中开展深度学习。开发博物馆课程要明确博物馆学习的特点,博物馆课程开发的理论基础、开发策略和主要模式。
2016年11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1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教基一〔2016〕号)。研学旅行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研学旅行是学校课程和校外课程资源相互衔接、综合实践育人的新途径,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开阔眼界、拓展思维,全面提高综合素质。从课程性质上看,研学旅行是一门实践性的综合活动课程,具有自主性、实践性、开放性和生成性的特征。
2017年10月,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强化了课程育人导向, 提出了明确的课程目标,要求通过考察探究、社会服务、设计制作、职业体验等活动方式进行学习,研学旅行是考察探究活动的一种方式。博物馆作为公共服务机构,是一类重要的研学旅行基地,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2015年,“博物馆教育北京论坛” 将主题确定为“博物馆资源课程化”,其目的就是要深度挖掘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当前,越来越多的学校带领学生走进博物馆开展研学旅行,借助场馆资源开发专题课程,让学生在研学体验中开展深度学习,提高综合素质。
01
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最有效的途径是通过学校课程的有效实施实现的。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了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以増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开展研学旅行,积极开发博物馆课程是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有效举措。
在博物馆课程实施中,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调动内心体验,増强内心体验是提升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通过对博物馆中展品内涵的深度挖掘和引申,理解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对各种古老文明和智慧产生敬畏之心、自豪之感,从而实现在观展中増长学生的学识和探索欲望,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正确世界观的教育价值。
博物馆课程“润物细无声”,具有良好的育人功效,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让学生在观展中理解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将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品德。
02
博物馆学习和学校传统课程的差别
通过以下几方面的对比,可以发现博物馆学习和学校传统课程还是具有明显差别的。
1.从教学目标角度看,博物馆学习强调通过学生综合性、跨学科的学习,积极参与实践,激发学习兴 趣,具有一定的开放性,通常不强调教学目标,而学校传统课程则强调依据课程标准,明确设置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强调课程体系的自身逻辑,并通过课时目标达成课程目标。
2.从教学内容角度看,博物馆学习依托展品内容,大多数展品相互独立,知识之间关联度比较低,不构成系统,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确定学习重点,而学校传统课程的内容有确定的学习重点难点和逻辑结构,课程资源丰富,内容结构完整,相对稳定且自成体系。
3.从教学对象角度看,博物馆学习面向社会大众,重点是传播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往往对参观者文化程度要求不是很高,而学校传统课程则面向特定年龄段的群体,学生的文化基础大致相当,学习内容也有利于适合相关学段学生的认知水平。
4.从教学环境角度看,博物馆学习借助场馆,是在真实情景中进行的开放学习,学生在学习中有一定的自主性,而学校传统课程通常是在封闭的教室里,借助文本开展学习,往往缺少真实情境。
5.从教学实施角度看,博物馆学习大多是讲解员进行通识性讲解,难以兼顾参观者的文化基础,参观者基于个人兴趣和文化基础,可以自行确定参观重点,而学校传统课程则是在教师明确教学起点、精心备课指导下的学习,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课堂反馈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活动,做到预设和生成的结合。
6.从教学评价角度看,博物馆学习强调知识的丰富与拓展,很少设置学习评价环节,而学校传统课程的评价是重要的、必不可少的一环,且评价是基于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展开的,教师还会依据评价结果,及时调整教与学的活动。
可见,博物馆学习和学校传统课程各有优势,如果将两者的优势结合起来,将普通的博物馆学习依据课程理论开发出博物馆课程,并有效实施,将会实现优势互补,更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开展深度学习。
03
博物馆课程开发的理论基础
课程是以培养目标为依据、以科目和教学活动为表现形态而进行的规划、实施和习得的过程及结果,西方最常见的课程定义是“学习的进程”。课程通常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四个要素。博物馆课程通常作为校本课程出现,是对国家课程的补充与延伸。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和泰勒的现代课程理论可以作为博物馆课程开发的理论基础。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主要包括“生活即教育” “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方面的内容。
● 所谓 “生活即教育”指的是“生活教育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
● 所谓“社会即学校”指的是“整个社会活动,就是我们教育的 范围”,他还做出了 一个贴切的比喻:封闭的学校教育,就好像把一只活泼的小鸟从天空里捉来关在笼子里一样,陶行知倡导让学生走出校园开展学习;
● 所谓“教学做合一”是“生活即教育”在教学方法上的具体化。陶行知指出“教学做合一是生活化,也是教学法。它的含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怎么做就怎么学,怎么学就怎么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
美国著名教育学专家、课程理论专家泰勒提出课程开发的四个基本问题:
● 第一,学校应该试图达到哪些教育目标?
● 第二,如何选择可能有助于达到这些目标的学习经验?
● 第三,怎样有效组织这些教学经验?
● 第四,如何评价学习经验的有效性?
对这四个问题的回答即是课程开发的流程: 确定课程目标—选择学习经验—组织学习经验—评价学习经验。
04
博物馆课程开发的策略
研学旅行课程开发通常分为四个环节:确定目标、选择资源、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博物馆课程开发中选择资源的环节通常需要前置,因为需要依据地方博物馆的特定馆藏资源来确定课程内容和目标。
在确定博物馆课程内容时,不仅要有学校教师和博物馆专业人员的参与,更要听取学生的意见。要了解学生需求,满足学生合理需求并引领、深化学生的需求。具体操作上,可以让学生先自行参观博物馆,提出感兴趣的问题和希望深度学习的内容,学校教师和博物馆专业人员结合学生的需求,确定学习目标、活动内容并设计多种活动方式,让学生自行选择学习方式。具体有以下开发策略:
1.校馆联合开发。博物馆课程是结合对应学段学生的国家课程内容与博物馆馆藏特点,由学校教师和博物馆专业人员共同研发,充分利用博物馆的实物性、直观性、广博性、情境性和开放性的特点而研发的课程。学校和博物馆双方应本着共建共赢的思想,积极主动合作。在课程设计和实施中,学校教师和博物馆专业人员要多次磨合,课程实施中可以采用“双师授课”的教学模式,实现博物馆教育功效的最大化。
2.师生共同参与。课程主题的确定是需要在一个包含广泛内容的博物馆中去寻找挖掘与学生学习相关的、有价值的主题。课程内容开发要注意课程的互动性、参与性、趣味性、长效性,避免纯粹成为国家课程的延伸。课程设计中要注意让学生积极参与,课程实施中让学生在积极参与中主动建构学习,完成自身从旧知识到新知识的迁移,并让学生带着新的思考开展深度学习。
3.专家专业引领。课程开发过程中,在充分听取学生意见的基础上,除了学校教师和博物馆专业人员的合作,学校和博物馆最好能够主动邀请课程专家和相关教研员参与。不同学科专家力量的介入,将会使课程内容趋向于多学科内容的融合,有利于围绕特定主题,以STEAM(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为标准开展跨学科学习、综合性学习,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结合学校文化。校本课程是学校在落实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基础上,依据学校办学宗旨和学生发展需求,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课程资源,由学校自主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学校在制订课程规划方案时,应依据学生的需求、基于教师的实际、发展学校的特色而开发校本课程。校本课程的研发与实施不仅是课程改革的亮点,也是学校办学的特色,将会推进学校文化建设向纵深发展。
05
博物馆课程实施的主要模式
1.以讲解员为导向的拓展学习。通过博物馆讲解员的直接讲解,或借助于展品的展示标签和二维码,让学生了解博物馆藏品的相关知识内容。这类学习活动比较适合于艺术类和历史类博物馆。
2.以“研学单”为导引的参观浏览。“研学单”是在博物馆学习中的辅助资料,一般包括研学主题、导言、知识导航、馆中发现、拓展思考、合作实践、评价量表等内容,也可以含有二维码链接的参考文献。“研学单”可由博物馆专业人员和学校教师、学生共同设计,并有知识和能力的梯度,供不同学业基础的学生学习,同时还可避免“观而不学”的现象。通过研学单等学习辅助资料的引入,引导学生更加专注地开展深入系统的学习,比普通参观学习更能形成完整的认知体系。
3.以动手操作为导向的实践体验。“教、学、做合一”的中心是做,如在博物馆工作人员的指导下,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蝴蝶标本。学生们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可以加强同伴间的合作与交流,加深对生物的了解,体味生命的价值,感悟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还可以联想到生物教材的内容,实现从旧知识到新知识的迁移与建构。
4.以科学探究为导向的深度学习。孩子的本性天然具有好玩心、好奇心和好胜心。利用好玩心,精心设计活动,寓教于乐;利用好奇心,激发动手实践,提升认知;利用好胜心,进行正向激励,不断超越。教师在满足学生求知欲的同时,不断提出新问题,引导学生深入开展学习。这类学习活动比较适合于科技类博物馆。
博物馆课程学习通常分为三个阶段,即参观前、参观中和参观后。
● 参观前,预习“研学单”的学习内容,查阅相关博物馆网站等学习资源;
● 参观中,仔细观察实物标本深入思考,对照“研学单”开展学习;
● 参观后,应立即在博物馆中分享学习经验体会,及时加深对博物馆课程内容的理解,生成更深层次的问题,留待以后再深入学习探讨。回到学校后,教师通过课程总结,适当引入知识竞赛、拓展延伸、综合体验、研究性学习等学习活动形式,展示提升博物馆学习的成果。
结语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研学旅行的灵魂是实践育人,好的博物馆课程应保持教学设计、实施与评价的一致性,并时刻关注学生的体验。在课程的开发过程中,教师要明确最好的学习方式是让学生去经历和体验,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形成创客文化。
好的博物馆课程将会促进各学科的融合,这将拓展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多维度思考的习惯,特别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好的博物馆课程善于开展数字化学习,及时对学生相关知识进行拓展学习;好的博物馆课程是由单一型、零散型的课程不断向结构化、系统化的方向发展。可以预见:不远的将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博物馆专业 人员成为研学导师,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博物馆成为学生深度学习不可或缺的学习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