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上金銮殿的朱元璋,也许自己都没有想到会成为一国之君,从老家外出求生活到龙登九五,有着太多的感慨,感情抒发完了,面对大殿内的群臣,朱元璋没有忘记给他们论功行赏,至此历史进入了大明时代。要说这朱元璋,有说是安徽凤阳人,其实据史料记载,朱元璋祖父死后,其父朱五四与朱元璋母亲在盱眙太平乡的二郎庙附近,生下了朱元璋,严格意义上讲应该是今天淮安盱眙人,朱元璋在元至正二十六年打败张士诚,占领濠州,次年,朱元璋改濠州为临濠府,并以此为据点而已。朱元璋少年见到了元朝的腐朽,百姓的疾苦,所以即位为帝后很是勤勉,在位31年,整顿吏治,洪武大案都是他的手笔,大把的贪官被诛,大批的功臣也被清洗,在看似勤奋的背后,朱元璋还有另外一面-----贪权。
洪武大案其实就是清洗功臣事件,其本质都透出朱元璋对权力的控制欲,也难怪朱元璋会这么重视,都是泥腿子出生,凭什么天下是你朱元璋一人得了?于是有功之臣陆续被清洗了,可是有一个好像是个例外,在朱元璋手中蹦跶的时间可不算短,那就是胡惟庸,为什么朱元璋独独对胡惟庸放松呢?胡惟庸对于朱元璋而言,印象不差,在朱元璋还在打天下时,胡惟庸遇到了朱元璋,并且那时候就投入朱元璋的帐下,胡惟庸其人确实有才干,从基层慢慢做到了太常少卿,这可是正四品的官职,后在李善长的举荐下,胡惟庸先是右丞相,四年后胡惟庸成为了左丞相,成了百官之首。为什么李善长会举荐胡惟庸,一是胡惟庸为人善于社交,话说办事确实漂亮,二是沾点亲带点故,三便是同乡,古时做官什么同乡,同科,都很容易形成一定的官场圈子,都做到百官之首了,故事似乎应该结束了,可是没几年胡惟庸被朱元璋处置了,不仅如此还牵连甚广,最后朱元璋一口气愣是处置了3万余人,是什么让朱元璋发这么大的火?还是权力!话说在胡惟庸做上右相开始,权力越大其做派越大,甚至很多时候大臣给朱元璋的奏章,胡惟庸直接给予扣押,不请示私自便处理了。
朱元璋不知道?显然不可能!那为什么还要忍他七年?再牛的大臣也是臣子,除非直接想取而代之,而朱元璋能忍他这么久,是在等待一个时机,按理说朱元璋的辣手还会忌惮胡惟庸?还真不是!他在借此机会布一个局,一个让自己安心,舒心的局,那就是废除宰相。自古作为皇帝的助手,宰相的作用自然不言而喻,但是他与皇帝的关系也很微妙,他是皇帝的代言人,比如代拟诏书,他也谏言,甚至是“教育”皇帝的权力,但是朱元璋是谁?会让大臣渐渐染指皇权的事情发生?绝对不行!于是借着胡惟庸案,一举拿下他的党羽,顺势废除了宰相职位。除掉胡惟庸后,朱元璋废中书省,其事由六部分理,后设殿阁大学士供皇帝做为顾问。《明史》:明年正月,涂节遂上变,告惟庸。御史中丞商暠时谪为中书省吏,亦以惟庸阴事告。帝大怒,下廷臣更讯,词连宁、节。廷臣言:「节本预谋,见事不成,始上变告,不可不诛。」乃诛惟庸、宁并及节。那么就是因为朱元璋要废除宰相之位就要忍他胡惟庸七年时间?还真是!要说杀胡惟庸还真要不了那么久,但是宰相之位得有一个合理的契机,那就是胡惟庸!说起胡惟庸被杀,也算他咎由自取了,毕竟他做宰相的时候,品行、道德也确实不怎么样,杀掉一个觊觎皇权的大臣,也顺道把宰相给废除了,可见朱元璋此人的城府之深了。
原创作品,谢绝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