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果然越闹越大了。
关于《谍影重重5》国内特供3D,变“叠影重重”的笑话。
绝壁是这两天朋友圈最火的电影话题。
因为伪3D坑爹,甚至出现了怎么看2D《谍5》的攻略。
关于此事的最新进展是,出品方环球在今天下午决定,开放更多2D场次。
Sir没记错的话,这应该是好莱坞六大第一次及时而正面地响应中国影迷需求。
一场心酸的胜利。
昨天Sir和云舅一起看,看到一半,云舅就退场了。
不止是被晃得受不了,还因为,画蛇添足的3D,从根本上破坏了这部电影。
今天这篇文章就是云舅用一个小时不到喷出来,如此迅速,可想而知,这些年,他和我们大部分人一样,受过多少国内特供3D的苦。
我是愤怒的云舅分界线
《谍影重重5》是云舅今年最期待的大片之一。
果然,看哭了。
不对,是被气哭的。
不对,应该说,是眼睛被辣哭了。
这还是看电影吗!
这简直就是上刑啊!
是一次视觉的老虎凳!
一切的罪魁祸首,就是《谍影5》专为中国人民量身订做的后期转制3D!
知乎网友提问
《谍影重重》系列是最不应该被转制成3D的电影,尤其是导演保罗·格林格拉斯执导的第二、三和第五集。
因为这几集的成功与扬名之处,就在于晃得你阿妈都不认识你的手持摄影风格。
《谍影重重3》
而相配套的剪辑与声音处理,也是这部电影的重头戏。
一组关键动作的完成,是由四、五个不同角度、不同距离、时长在两三秒以内的镜头组合表现。
加上出众的音效、音响与配乐,片子出来的效果,干净利落,步步紧逼。
《谍影重重2》
如果你眼睛睁得够大,就能在各种强烈动作之间找到“行动的原因”、“行动的目的”以及“行动的效果”。
观众紧张地跟随每个镜头,才能获得进一步的享受——
也就是跟着间谍的思路随机而动,从而强烈享受到入戏的快感,达至高潮。
正是这种“大晃特晃”的手法,塑造出了属于伯恩特质的不稳定、危机四伏的世界。
《谍影重重3》
导演对这样独到的视听设计是非常自信的,他并不怕观众接受不到如此快速而丰富的信息量,相反很多粉丝非常受落。
《谍影重重3》的烂番茄新鲜度高达93%
这有一个大前提——
就是它所有分镜头与拍摄方式,都不是为3D设计的啊。
3D电影的一个特点是强调事物的深度与透视。
这就要求,人眼得有相对长的时间来观察镜头内的物体,判定它的位置,进而欣赏它的信息。
所以3D效果强烈的镜头,切换太快根本没意义。
其次,3D情况下看这样强烈的手持甩镜头与晃动,相当于把观众抛到了游乐园的海盗船上看电影,违背正常的视觉接受习惯。
整部《谍影5》的美学,跟3D电影完全就是对立的!
但我们还是看到了一个与创作者意图为敌的转3D版本。
就算让导演和马特·达蒙自己来看这个版本,恐怕也得吃晕车药。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我想大多数观众都很清楚。
因为赚钱!
因为3D电影的票价比2D高。
因为不少观众默认大片就应该是3D的。
所以同一部电影,当有3D版本和2D版本同时排片时,普通观众会倾向于选择3D版。
一般人不会在意,哪种形式才最能尊重创作者的意图,最能体现电影本身的魅力。
这就是恶性循环。
最严重的后果是,你失去了选择权。
在国内,一部大片上映了,你根本就看不到2D版的排片。
这太恐怖了。
就算是美、日、法等票房大国,很多大片还是可以选择2D版本,因为他们的院线系统相对成熟,银幕数相对固定,很多影厅就只能放2D——谢天谢地。
更何况,我们内地观众看到的,还经常是别国看不到的特供3D版。
比如《2012》、《环行使者》、《钢铁侠3》、《超体》等等。
还有诺兰监制的《超验骇客》。
明明诺兰是业内最有名的反3D代言人,但一到了国内,我们瞬间就把他的片给转成3D,还真赚钱了。
诺兰谈3D:尽量远离
也许我们暂时还不敢把你的《星际穿越》转成3D……
哼,下回你的新片等着吧。
云舅还想起了另一部后期转制3D的电影,它也伤害了中国二次元群众的民族感情——
《大闹天宫3D》。
它不但把原始版本的画幅裁减了,1.33:1改成了1.85:1。
而且所有的3D效果做了都像没做一样,简单说就是观影过程中,你如果把眼镜摘下来看,竟然完全没有区别。
只有片尾是真3D
戴不戴眼镜没啥差别
票价可不便宜。
就这样拿出来重新配音、配乐(原来的配乐多么独特),搞出一个让你哭笑不得的版本。
有这蹂躏经典的功夫,你把原版修复好点、原汁原味直接上映不行么?
这种伪3D的电影,并不止一部两部,而且还在继续发生。
说到这里,我想起来几乎所有动画大片也都是3D。
就连没上学的小朋友,也不得不早早架起了一幅眼镜。
这显然不是什么愉快的感受,所以他们难免会在影院内闹别扭。
云舅甚至怀疑过电影院里横行的熊孩子,一多半是家长惯的,一小半是3D给逼的。
说实话,3D眼镜架在我鼻梁和耳朵上,压迫穴道,时间长了连我也想打人。
原本就戴眼镜的朋友,进场立马变成六眼,有多难受更不必提。
我每次在影厅坐下来,别的不用做,第一个动作就是用身边各种布(包括衣服)和纸巾擦那脏兮兮的3D镜片,每次擦完戴上去,都感觉比刚才还要模糊了。
看场3D电影让强迫症们压力好大。
3D电影另一大致命黑点是,普遍亮度偏低。
不少影城为了节约放映机灯泡寿命,故意调暗亮度,导致电影的画面经常黑到你阿妈在电影院里都找不到你,这不是新鲜事。
不信你对比看看2D版,简直会怀疑自己是不是戴着墨镜在看电影。
刚才看《速度与激情》灰暗一片,白天的外景都像假阴天
看3D,真的很容易造成观影的不爽。
是的,敏感的你已经发现,云舅不知不觉已经把炮火对向了3D电影。
我一直认为,从创作的角度讲,百分之九十的电影,根本不需要拍成3D。
但他们却被拍成了3D,目的只为了多赚那一点票钱。
这些人根本没想过,3D技术的意义在哪里,跟电影的故事与主题如何结合。
他们的思路是——
这个是大片,让我们做成3D吧!这个是大片,当然要做成3D!
自从《阿凡达》以来,我觉得真正有绝对3D必要性的电影,可能还不超过10部。
就算是《阿凡达》,刚开场的十分钟的确非常惊人,因为当时的我们还没有见过如此逼真的3D视觉。
但只要你看进去了,你也会忘记片子是不是3D拍的,你也不会有太多功夫去观察背景的纵深与人物的互动关系,在技术层面做得怎么样。
因为一个好故事,最核心还是靠情节的变化与人物的命运抓住你。
导演再用合适的电影语言,让观众深深投入到那个虚拟的世界中,尽情地做一个梦。
那个时候,你根本就不会在意那是不是3D。
可以这样说,目前绝大多数3D电影,都只是个喙头。改成2D,基本毫无影响。
真正能体现3D电影美学的片子,当然也有,我举三个例子。
第一部,是马丁·斯科塞斯导演的《雨果》。
这片要是当成一部儿童冒险片来看,其实一般。但如果从迷影的角度来看,一切都变得不同。
整部电影都是基于影迷的身份完成——
小男孩通过制作完成一件电影道具,向自己的影迷老爸完成了致敬。
片中的大影迷又通过寻找胶片,帮助导演找回自我。
而这部电影,就是老马丁以影迷身份(而不是以导演身份),用一部电影,对世界电影史的先驱梅里爱,写出一封感谢信。
而3D,是完成这封信的特别之处。
真正让《雨果》3D部分在艺术上成立的地方,全是与默片相关的地方。
(抱歉在手机上无法再现这种效果,大家运用一下想像力吧)
比如屏幕上的世界上第一部电影“火车进站”是2D的,但镜头拉出来,台下的观众却是3D的。
比如屏幕上的默片是2D的,但玻璃片场内的制作过程与布景、人员,却都是3D的。
最明显的地方就是,在影片的最后高潮——
这个地方又彰显出《雨果》的醉翁之意不在酒,高潮部分居然跟剧情没多少关系,反而变成了对电影先驱的深深敬意:
在这一大段梅里爱经典影片的精华集锦里,所有的默片都转换成了3D。(每一格画面都秒杀《大闹天宫假3D》一万遍一万遍)
这种手法是承前,亦是启后。
充满了对电影历史的热爱,和对电影未来的祝愿。
所以,3D是老影迷马丁·斯科塞斯选择的特别致敬手段,是影片最重要的形式支撑点。
而选择儿童片的视角,也正好代表着我们刚接触电影时的,那种孩童般天真纯粹的喜悦和向往。
这部电影看完,让人对3D电影的不满,可以化解一空。
第二部非3D不可的电影,是李安导演的《少年派》。
这部电影是一场视觉的盛宴。
到现在还记得,当时在电影院里看到片中的3D转场,那种神奇的视觉效果令人久久难忘。
比如这个镜头:游泳池岸边人们在交谈,看上去很正常。
突然间前景水波流动,一个女人游进画面,原来这个镜头是从水底拍摄的。
这类巧妙的场景转换手法在片中比比皆是。
这才是3D的神奇。
另一部也是看3D才有效果的电影,就是今年初上映的《云中行走》。
这片子的最大卖点,就是为了让恐高症们去“安全”体验一下行走在纽约世贸中心高空的快感——或恐惧感。
电影的魅力之一,就是让你去感受生活中没有的体验。
如果你去的是坡度很大的巨幕影院,绝对有几个瞬间会头晕目眩。
这样的3D电影,有它存在的必然价值。
但这种体验是我主动要的好吗?我可不想看《谍影重重5》的时候被搞得头晕目眩。
这就好比你最喜欢的女人(或男人),已经洗干净等在房间里了。
你却累得、晕得在门口趴下了。
想想都气人。
太可气了。
虽然不是每部电影都能达到3D形式与主题的完美结合,但完全没有必要的片子,你也要硬来吗?
不就是想赚钱吗?
我把多出来的3D票价给你,请你把好电影还给我。
最后,Sir再补充下,虽然《谍影重重5》在今天“妥协”了。
但并不意味,国内特供3D的历史就此结束。
比如,据Sir朋友圈未经证实消息——
9月9日,就又有一部。
《鲨滩》。
如果是真的。
Sir只想给一个中指——
国内特供3D,我特么真受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