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继续读的是于永正老师的《教海漫记》,原文摘录分享:刚刚教书的时候,我真的很苦恼,在徐州师范学校读书期间,我是个很用功的人,正儿八经的“三好学生”。教育学、心理学考试成绩特别优秀,而且还利用课余时间读了不少马卡连柯的书,可是一踏上讲台,面对着徐州市搬运工人子弟小学三年级二班的学生,我竟束手无策,为什么教育学生的关于班级管理的理论派不上用场?到底是什么原因会使我选择不准选择,也不该选择的吼叫和体罚?我在苦恼着思索着,蹒跚着;活的教育是体现在教育工作中的细枝末节上,任何老教师都有他的成功之处,不仅是优秀教师有成功之处,年轻教师一定要仔细揣摩、虚心学习老教师的经验。如果把老教师比作一本书,“观察”则是默读,“讨教”便是朗读。处处留心皆学问。一段时间下来,我确实受益匪浅。李老师说的“动之以情”就是“以情育人”,以情育人,理也就在其中了。当然,对于他们的错误我也不姑息迁就,有时照样批评的很厉害。严厉也是一种情,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情,只不过不能经常流露出来罢了;玩泥大概也是儿童的一种天性。有一篇文章提到这样一件事:有一位家长看见孩子玩泥,连声说:“脏死了!走,赶快回家练琴去!”说完把他拉走了。这事被一位艺术家看到了,叹了口气说:“你焉知儿子将来是音乐家而不是雕塑家呢?”是啊,为什么我们总是喜欢按照自己的主观意志去塑造孩子呢?为什么不尊重孩子的选择呢?我们为什么要没收孩子的“作品”呢?我们没收的不是一把泥制的手枪,而是没收了学生的兴趣,没收了儿童天地中的那一份对于美的追求和具有个性的创造,天性不能扼杀,只能因势利导。现在我明白了,教育学上讲的也是理论,而教育中的细节才是一种艺术,细节处理的越好,距离荒蛮就越远。
我的思考:理论需要实践来不断的去丰富。教育,更多的时候是体现在细节上。于永正老师的文章通俗易懂,字里行间透露着作为一名新手教师对美好教育模样、对好老师的追求,于永正老师勇于争先、不甘人后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名老师学习。文章字里行间都充满着他对学生的关爱,难怪学生喜欢他。“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经验、方法,从实践中不断摸索、积累而来。于永正老师在班级管理、学生管理中就是一个善于思考、善于总结、善于创新、善于学习的老师,如文中所言,“处处留心皆学问”。教育,从细节抓起。
向于永正老师学习!
今日推荐阅读于永正老师的《教海漫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