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的知是良知,而并非只是知道。良知光明的人,面对任何情境做出的是非判断,之后也必能践行,之所以王阳明要提知行合一,他就是觉得很多人都把知和行看成是两件事,所以产生恶念,虽然他们没有去实践这些邪恶,但是也没有禁止,王阳明的意思是说,对于那些坏事,你不但不能去做,甚至连想都不应该去想。这才是知行合一。而那些好心善意也必须落实下去,才有效果,光是心怀天下,悲天悯人,最后什么也没干,这也是不对的。所以王阳明主张,思善念,行善举的知行合一,那些歪的斜的最好连想都不要想就对了。知行合一就是提高效率的法宝,有了知行合一你怎么想就会怎么做,少了很多不必要的纠结。所以我们要从根本上打造自己的本心光明。而不要让自己成为一个两面派,伪君子,那样最终会人格分裂。行事也必然纠结无比。也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王阳明还说,每个人都有良知,但是良知的大小不一样,良知小的人,会从事农业工商,本分为民,良知大的人则要当官,在更大的舞台发挥自己的才能。但他却不提倡高低贵贱,每个人在社会上的价值都是宝贵的,就像眼睛,耳朵,嘴巴一样,只有分工不同,没有哪个东西更重要。至于奋斗努力,怀有远大理想是好的,但是也要看看自己的良知大小,和你的理想是否匹配。如果好高骛远,那就是自不量力了。也终身不会快乐。王阳明说,心所安处就是良知,一件事,你持续不断的感觉到心累,就说明超出了你的良知。这里面重点是持续不断,每个人一路成长,其实总会感觉心累,但过一阵也就习惯了,这个从心累到习惯的过程,其实就是你不断成长的过程。但如果一件事,你干了几年还是心累,那么可能就真的不太适合了。
为善去恶是格物,这就是王阳明心学的方法论。所谓方法论,就是做事的原则和方式,比如孔子的方法论,就是我们都很熟悉的一句话,叫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喜欢的就不要强加给别人,而王阳明的方法论就是那四个字,为善去恶。
王阳明小时候读书,老师告诉他们第一等事,也就是最重要的事就是当官,而王阳明对此却不以为意,他认为第一等事,是做圣贤,这让老师哑口无言,这个标准实在是太高了,中华5000年文明,真正出的圣贤也就那么屈指可数,所以这都变成了一句笑话。王阳明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他后来种种反常的举动,都是在向这个志向前进,他也始终用圣贤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包括他自学兵法,其实也是想建功立业。这样成为圣贤的可能性就更大一点。
王阳明时刻告诉大家,要勤学苦练,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一种态度,这是达到光明良知的过程,我们经常会被习气所污染,心灵就会产生很多毒瘤,这些毒瘤都是过错,只有我们勤学苦练,才能去除这些毒瘤,保持本心光明。
王阳明讲的勤学,不光是读书这么简单,他说的勤学还是一种为人处世的态度,他说那些圣贤也不免犯错,之所以他们还是圣贤,就是因为他们能够改过。所以做人不怕有过失,就怕知错不改。改正也分为两种境界,一个是自发的,一个是被逼的,自发的改正错误,他是发自内心的醒悟,而被逼的改正,一般这种情况都是在外力的作用下才会有这个觉悟。
王阳明讲指责别人也要有限度,当面斥责使得别人无地自容,他将产生非常羞愧和愤恨感觉,这种情况下,其实只会激怒他,让他去做坏事。但反过来说,如果我们自己遇到这种人,也要心态平和,把他当成我的老师,尽量不要发怒。
王阳明一贯主张是事上练,越是遇到紧急的情况,越是考验一个人的修为,所以他告诉弟子,一定要放到事情上去修炼,平常谈那些大道理都是没什么用的。遇到事情了,你还能如此冷静,那才是真的get到了技能。
王阳明讲的此心光明,内圣外王。据说王老师的讲座非常精彩,有的地方官是场场不落,他很苦恼,就去找王阳明,说我这公务缠身,没有太多时间过来修炼,这可如何是好。王阳明却说,我什么时候让您放弃工作了,记住工作即修行,心学不是悬空的,必须脚踏实地,所以请把我们的修为,放到工作中进行。在实践中去磨练。比如在您断案的时候,就要做到有一颗无善无恶的心,不能因为有些人粗鄙,有些人无礼而上来就有了偏见。也不能因为对方的外貌或者权势,就有了亲近之心。这些都是私欲,你要摆正自己的心。这便是致良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