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1
01
大二的时候,我整天为了杂七杂八的事情奔波,既不知道自己现在正在做的事情有什么意义,又找不到真正适合自己的路是什么,始终处于迷茫又焦虑的状态。渐渐地我厌倦了这样的生活,我开始想,也许告别五花八门的学生活动,让自己安静下来,沉浸在学习之中也不错。
于是我在教学楼找到了一间自习室,并长期盘踞下来。
所谓自习教室,就是基本上不会安排什么课程,大部分时间可以让学生们自由进出,自由学习的教室。这种教室一般都在每一层的角落位置,编号很靠后,比如我找的这间编号是520。
我机智地选择了靠近窗户的那一列,倒数第二个座位。因为教室是阶梯教室,坐在最后面,可以纵观全局;靠近窗户,也能够经常起身看一看学校的美丽风景;当时还在用诺基亚,手机经常需要充电,而教室的后墙上正好有电源。
也许你会问,为什么不干脆直接坐最后一个,非要坐倒数第二个座位呢?当然是因为最后一个座位已经被人占了。
02
像我一样盘踞在520自习室的同学,由于坐的地方相对固定,也经常见面,久而久之互相之间都有了些了解。比如我前面一对情侣,如胶似漆,整天黏在一起。只可惜这两个人长得实在太丑,又经常在大庭广众之下卿卿我我,缠缠绵绵,让人十分反胃。好在他们的自习频率不高。
再前面,坐着我们专业的国家奖学金获得者汪锴。汪锴虽然不是帅哥,但长得英气逼人,是会给人留下印象的运动型学霸。据说他每天早上六点多到自习室,每天晚上十一点多回宿舍,天天如此。有段时间我每天起的很早,7点左右就到了自习室,那时候基本上只有汪锴在,每次看到这个场景我心中就会升起一股自豪感,然后坐在座位上,满意地睡去。
国奖哥的前面,是一个长得很优雅的女生,名字是别人告诉我的,叫王潇畅。据传此女高中时期成绩就很优秀,到了大学依然卓越,也是她们专业的国奖获得者。她个性强势,参加很多比赛都拿了奖,英语水平远非我等工科男可以企及。
偶尔我们系的其他人也会来520问汪锴一些学术性问题,问完之后大家就一起聊聊天,比如520里其他人的八卦,比如喜欢的女生类型,由此我知道汪锴喜欢沈佳宜那种类型。
“成绩一定要好。”汪锴说,“这是一个基本要求。”
“你这就好比企业招人,一定得是国内一本重点呗。”有人打趣道。
“除此之外,长得再好一些就更好了是吧?”我哂笑,“王潇畅怎么样?”
“啊?她?她不行。”汪锴紧忙否认,然后补了一句,“她太强势了。”
03
我们所做的每一个决定,都会影响在那之后的人生。我们之所以会成为现在的样子,就是无数的选择对人生轨迹进行不停修正的结果。
来到自习室这样一个行为,影响了不只我一个人。
那个时候,我把所有的教科书全放在了自习室,自以为以自习室为家这个想法,实在是太超前了,看着许多人每天把书背回宿舍,我心里默默不屑。所以当我发现自习室最后一排靠窗的位置被人占了的时候,我一直觉得她会在当晚收拾好东西搬离那个位置,然而事实证明,我才是很傻很天真的那个,因为第二天我来到520的时候,那个妹子已经在那里坐着了,而且桌子上的书貌似比之前更高了。第三天,第四天,周末,那个位置空出来的情况从来没有发生过。
仔细想来,每天都有那么几个小时,我和她的距离不到1米。因为距离感而产生的微妙关系,让我有意无意地想入非非。但是我从来没有仔细观察过她。当然,我也从来没有听到她发出来任何声音。
而转折往往不期而至。
04
那天我正自习,突然腹痛难忍,环顾四周,除了身后的妹子,没有其他熟悉的面孔了,于是我果断找她借了纸巾上厕所。等我从厕所回来,当面跟她道谢,才第一次认认真真把她看了个仔细。这就算是正式认识了。
妹子叫李沁,是北方人,社会学专业。她小巧玲珑,浓眉大眼,圆圆的脸上有星星点点的、几乎难以察觉的雀斑。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她的眼眸,是非常纯正的黑色,盈盈动人。
一旦打破阻碍两人相识的最后一道壁垒,我自来熟的性格便让我们迅速熟络起来。随着认识时间的增长,交流的增多,我们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好。如果说,那个时候,对李沁来说,跟我认识产生了什么负面影响的话,那一定是每天我趴在桌子上睡觉时,看着我沉重的背影,她也开始打起了瞌睡。
05
有天她问我,“嗨,前面那每天都来得很早的哥们是谁啊?”
我说,“那是我们系的国奖哥。”
李沁说,“原来他这么厉害啊。”
我说,“怎么了,你对他有想法?”
李沁说,“才没。只不过之前因为座位问题跟他有点瓜葛。”
我说,“请详细讲讲,难道他让你坐他腿上自习?”
李沁说,“你去死。事情是这样的:你还没来520的时候我就在这个位置了。结果有天我来自习的时候,发现他坐我位置上了。”
“然后呢?”
“我对座位有强迫症。他坐我的位置,我就坐在他附近,默默对他施以无形的压力。等他去上课,我就坐回去。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大概持续了一星期,他终于发现那是我的座位,就跑到前面去了。”
“虽然我跟他不熟,但他人还挺不错的。而且他的努力程度已经达到令人发指的程度,据传学生会体育部聚餐时,他从来都只出AA制的钱,却不去吃饭,觉得会耽误学习时间。”
“原来如此。”李沁望着汪锴的背影,眼神飘渺,若有所思。
06
我一直觉得我的大学生活是表面充实内在浮夸的。比如我在520的时间大部分都用来睡觉,或者观察别人;比如在学校外游荡时基本上时间都浪费在了路上,或者迷路上。有时候,我趴在桌子上,望着汪锴的背影,总会想,我怎么就做不到每天坚持早来晚走刻苦自习还不睡觉呢?或者沉思,前面那个男的这么矬竟然都能找到女朋友?然后总能默默地睡去。
但李沁跟我完全不一样,在我认识她之后,她越发地勤奋起来。
到了大二下学期,她一边上着10门课,每个周末还去机场实习一天,并且做了一家团购网站的兼职。同时因为她是学校支教队的队长,还要负责支教队员招募等等许多事情。看着她桌上摆着的《社会心理学》《女性权利的崛起》以及若干社会学相关文献,我经常戏称她为李沁,字银河。
盛夏,窗外蝉鸣响彻。我趴在桌子上睡的很香,醒来问李沁几点钟,她总会看着我额头上的印痕笑。而汪锴和王潇畅永远笔直地坐在前面。
考试周,李沁突然给我打电话:“你快过来,520这一会儿有考试,得清场。我看汪锴人不在但是书包还在这呢,就帮他收拾了下,你拿给他吧。”
我拿到书包,给汪锴打电话,汪锴对我表示了谢意,匆匆挂了电话,我还没来得及告诉他帮忙的人是李沁。
大二下彻底结束,我们这一级学生全都搬往了本部校区。那时候大四学生已经毕业离校,但我们仍能感受到毕业季的余温。似乎雨水、汗水、泪水,都变成只属于这个季节的产物。我不禁开始想象,两年后的此时,我会怎样?
07
我们学院分到了一个单独的教学园区,平时上课、自习、考试都与其他院系分开,住宿也单独分了出来。要想跑去本部校区,需要经过一条长长的满是涂鸦的隧道。
每次走这条隧道,浏览两旁或新或旧的涂鸦,就像是在看这个学校真正的历史。这里有三国杀卡片、汶川地震纪念、国际不再恐同日的宣传,也有“我们永远在一起”、“我爱你,再见”、“XXX到此一游”等标语。
从李沁的宿舍,走到我们的教学园区,大概要30分钟。这就是当我在教学楼自习室看到李沁的时候,表示出无比震惊的原因。
“没办法,本部的自习室人太多了,桌子又太破,不适合自习,只能到这里来寻个清净。”李沁轻描淡写地说。
“是吗?”我说,朝汪锴比了个手势,“难道不是因为他啊?”
一瞬间李沁的脸红了下,紧忙否认道:“怎么可能!我跟他都没接触过。”
“原来如此。”我不置可否,“正好逮到你,拿了奖学金还没请我吃饭呢。”
“好吧。前提是你要帮我个忙。”李沁说。
那顿饭后,我去找了一次汪锴,让他在李沁过生日的时候给她发一条祝福短信。
PART2
01
其实我心情是不太好的。
我们系每年都只有一个国家奖学金名额,我大二累死累活拼了一年,还是只拿了第二名,看来还是大一落下了太多课程,基础不够扎实。
我和刘君戊一起去吃火锅。火锅店人生鼎沸,恍惚中我回想起大一第一次见汪锴的情景。那时正值盛夏,由于之前吊儿郎当的拿大学成绩不当回事儿,我考试周每天都起很早去抱佛脚。就在这时候我发现有一个男生周围总是聚集了一批男女,排着队一个接一个问他问题。于是开始留心他,那时我还不知道他叫汪锴。
自习室没有空调,大家都在烦躁的复习,而他总是如此淡定地坐得笔直,也不知道是为何,我对这个身影充满了好感,同时默默下定决心要开始努力。
大二上,我出没于各个自习室,终于在520找到了汪锴,于是我偷偷把自己的书都放到了他的位置上,也就是最后一排的靠窗座位。等他再来的时候,我便故意坐在附近。等他离开后,我又坐到那个位置上。本以为这样或许能和他产生交集,没想到他却坐到了前面。
不过偶尔看书累了,抬眼能看到他,也不错……
02
我的思绪被刘君戊的声音打断了。
“为什么不亲自跟他说呢?”刘君戊问。
“哪有对一个不认识的人说,‘能不能请你在我过生日的时候给我发条祝福短信’的?”我朝他翻白眼。
“你这暧昧也太明显了吧。”他又说。
“你别管这么多,火锅可不是白请的。”我说。
“那我让他发什么内容?’祝你生日快乐’还是’Happy Birthday’?”刘君戊故意调侃我。
“随便啦。”我能感觉自己的脸又红了。
“说真的,你为什么不向他表白呢?”
“因为我不喜欢他啊。”我有时候也挺佩服自己,能够如此镇定地撒谎。“如果硬要说,应该说他是我的一个目标比较恰当。”这句话是真话。
“好的,我明白了,这事就放心大胆地交给我吧。”刘君戊说。
03
高中时代我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只想要考上一个比较好的大学,上了大学之后,却失去了前进的方向。不过经过大二的一年,我真的喜欢上了社会学。能够找到自己喜欢做的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因为汪锴吧。
我的生日是10月10日,也就是中华民国的国庆日。作为一个学社会学的人,我总是觉得这一天出生的人,可能都肩负着什么历史使命。但是这一年生日当天,我脑子里全是汪锴的短信,没有任何别的东西。
凌晨刚过,我就收到了汪锴的短信,只有寥寥数语:
“祝李沁同学生日快乐!——汪锴”
没有什么特别的话语,但是却很准时地发了过来。
“估计是觉得我挺奇葩的吧,但是受人所托又不得不发。所以才发了很常规的话。还怕我不知道是谁,所以署了名字。”内心深处一个声音说。
“但是凌晨刚过就发短信,说明他对我很重视啊。”又一个声音说,“判断一个人是否对你的生日记得牢,不都是看是不是凌晨发短信么。”
“别想太多,他这么准时发只是因为刘君戊跟他说了,而他又是个很有礼貌的人。”又一个声音说。
“我该回复一个’谢谢’吗?”
“还是算了吧。”
04
大三这一年,汪锴的专业的课程明显加重,我白天几乎很少在自习室看到他。而刘君戊看样子是已经想通了,放弃了学术路线,开始做更多的兼职,还去做了素质拓展培训师。这期间刘君戊有个朋友频频对我示好,虽然他人还不错,我却提不起任何兴趣。
有时候我会想,恋爱这件事,如果发生在我和汪锴之间,会是什么样。想来想去却无法在脑海中形成一个清晰的轮廓。没错,他只是我所崇拜的一个目标而已。
等我拿了国家奖学金的时候,亲自跟他道声谢好了。我暗暗下定决心。
于是日子继续匆匆忙忙地流过,每当有空的时候我还是会去汪锴所在的地方自习。我换了新手机,却一直留着那个存着“祝李沁同学生日快乐!”的手机。
转眼到了大四,刘君戊因为丰富的实习经历和出色的应变能力,找工作异常顺利。汪锴连续三年拿了国家奖学金,成功申请了一所排名很靠前的美国大学。
很遗憾的是,因为我们系有两个专业,却只有一个国奖名额,去年给了我们专业,今年就算我成绩第一,也只能眼看着国奖给了另一个专业的人。
虽然我因为成绩优异被保送研究生,但没能拿到国奖,就失去了和汪锴道谢的机会。只是,我还来不及为此伤感,毕业季所带来的更多的伤感就已经近在眼前了。很快,我们宿舍的四个姑娘,都将要去不同的地方,做不同的事情了。想到四年的舍友马上就要分开,我心里越发惆怅。
05
傍晚走在回宿舍的路上,夕阳给球场上挥汗如雨的男生们镀上了一层金色,柔和又温馨。学校里的凤凰花红色渐深。我呆呆地看着这美好的画面,学校喇叭里放的歌渐渐在耳边清晰起来:
“时光的河入海流
终于我们分头走
没有哪个港口
是永远的停留
脑海之中有一个凤凰花开的路口
有我最珍惜的朋友
几度花开花落
有时快乐有时落寞
很欣慰生命某段时刻
曾一起度过
……”
我红了眼圈,飞快拿出手机,发短信给汪锴:
“嗨,我是李沁,一直以来都在关注你。快毕业了,我们一起吃个饭吧?”
没过多久,汪锴回了短信:
“好的。”
06
又是傍晚,天下着雨,我撑着伞走在赴约的路上,心里开始紧张起来。一会儿一定会很尴尬,现在撤退还来得及。我在心里默默念叨着。
总算到了目的地,汪锴已经在位置上了。
“额,外面下着雨,你没带伞吗?”没想到我和他说的第一句话竟然是这个。
“额,我刚刚出门比较急,没注意天气,所以就……”汪锴好像也有点紧张。
“好吧。那个,不好意思,让你等很久了吗?”
“啊,没有,我也刚到没多久。”
最初的尴尬过后,我竟然不紧张了。面前坐着的这个人,就是我一直喜欢和向往的人。今天是我和他第一次面对面聊天,估计也是最后一次吧。我之前设想过很多种情况,却没想到能够渐渐地像他的老朋友一样,在他面前侃侃而谈。
汪锴说,他很早就注意到我了,只不过从来没有打过招呼。我说哈哈,我也是。
很快菜都上齐了,我们一边吃,一边聊。我问他怎么能一直这么努力,而不是去吃喝玩乐,他说做人要学会克制自己,禁得起眼前的诱惑。我问他是否真的喜欢自己的专业,他说其实他一点也不喜欢,只是习惯了好好做事,并且要想出国,专业成绩也一定要好。我们还一起吐槽了当年在520自习室里坐刘君戊前面的那对恶心人的情侣。
他聊了自己的家庭、生活、朋友、经历和做人原则,各种琐碎的小片段,交叉着他的感悟和总结。
这种感觉怎么形容呢?我们对于自己憧憬但不了解的人,总是会臆想他有很多也许并不存在的优点,等真正了解他的时候,也是自己心中的那个形象崩塌的时候。而跟汪锴聊天的时候,我心中关于他的印象不仅没有动摇,反而因为他的诚恳和敞开心扉,变得更加的丰满且美好。我甚至在心里默默地感谢他,感谢他没有让我失望。
07
我们聊起毕业季,汪锴一脸的惆怅。他谈到出国,谈到在这座小城的日子,那语气仿佛永远不会再回来了。
有一个短暂的间隙,我们都不再说话。然后汪锴开了口:
“你知道吗,我觉得我这四年最美好的时光,就是在520的那段日子。”
“为什么?”一瞬间我的心几乎提到了嗓子眼。
“因为那段时间,我最拼。我没有任何遗憾。”他说。
回去的路上,我一直在想,如果刚刚汪锴跟我说,“因为那段日子有你和我一起自习,即使我们并不相识”,又会怎样呢?
我们在学校门口下了公交车,一起向我的宿舍走去,宿舍旁边就是通向汪锴宿舍的隧道。路上我们有说有笑,提起要互相留手机号的时候,发现其实我们都有对方的联系方式。
路很快就走完了,在宿舍门口,我们一时间都有些犹豫。然后汪锴朝我说了声“再见”,便低头走进了隧道里。望着他的背影,我觉得我大概一辈子都不会再见到他了。
PART3
社会学毕业答辩现场,李沁的精彩答辩获得了众多评委老师的认可和赞赏。在学术答辩部分结束后,照惯例要感谢老师和学校,但除此之外,她还有最后一段发言:
“最后,我还要感谢520自习室。不知道是因为读书才会有踏踏实实的存在感,还是活着的寥寥数年都只是在读书,这些感觉早已经分不清了,剩下的唯有希望在520自习室时那样宁静美好、只谈书墨的生活能无限延展下去。在这间自习室里,我看过很多书、做过很多事、遇到了一些有趣的朋友、有一直在努力学习并超越的榜样、也开始有最初的学术梦想。
如今我就要走向人生下一站,希望那时在520萌芽的愿力能够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在坚持、精进中结成奇花妙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