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在《黄帝内经》中听到这句“心安而不惧”,不禁深深叹服古人的智慧。哪怕千百年已过,却仍熠熠流光,并穿越唐宋风雨,指导着今人的思想。
何为“心安而不惧”?“心”指心神,包括我们的情绪以及所有能够让心安下来的东西。只要把它好好藏在心里,安定了。这样,人就不会有任何可怕的东西,为不惧。
何谓将心神藏在心里?中医学称,我们平常所说的心是指心胞,心神藏在心里其实是说藏在心胞里。心胞是臣使之官,是专门负责守卫心神安全的器官。如果一个人的心胞破碎了或者功能衰退了,这时候外邪就会长驱直入,人当然会感到害怕。
1
“心安而不惧”,不论古今,可谓时时绽放着哲学的光辉。上至国家大事,小至生活琐事,千百年来,所求的不过是一个心安。
想华夏多少王朝更替,“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如果那些所谓王者,能够以“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为己则,事事为百姓谋福祉,深知民安,国方安。又怎么会导致民不聊生,暴乱四起,以致王朝换代,悔则晚已?
千秋已过,不免唏嘘的同时,我们只能还看今朝。但愿社会主义时代下的泱泱华夏,能够永彪史册!
2
国尚且如此,我们直接生之安之的普通生活又怎能免之?“心安而不惧”在如今的社会生活中,其实更显得流光溢彩。工作,情感,学习,健康等无不彰显着“心安而不惧”的上古智慧。
工作中,我们难免受到委屈。老板猝不及防地责难,同事明里暗里的倾轧,客户不可理喻的谩骂,加上工作本身似乎永远没有尽头的疲累和繁琐,如一把逃脱不掉的枷锁,锁住我们的心神,痛苦至极。
但如果我们能保护好它,不接受外界所有委屈,不赋予事件任何消极的感情色彩,通透一切,看淡一切,不跟一切计较,让心神得安,就不会再害怕任何风吹雨打。正如杨绛所说“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无关”,虽然做上去很难,那也好过在委屈中痛苦挣扎。
情感上,失恋的苦总是让许多人痛不欲生。TA说来就来,说走就走,一点不过问你心有多难受。纵使苦苦挽留,也是徒劳。别再傻了,在爱任何一个人之前,请首先爱惜自己,自己好,才能对他人好。
保护好自己的一颗心,保护好其中所寄居的心神,别让任何外邪可以长驱直入,哪怕那个外邪来自你的最爱。只有好好爱自己,充分地武装自己,让心神有所安,才不会惧怕抛弃。你来,我们好好爱,你走,请恕不远送。
年轻时,我们总是作践自己,想尽办法找病。自恃身强体壮,认为熬夜伤神,喝酒伤肝,抽烟伤肺……根本不值得注意,我们尽一切所能放纵着自己。直到有一天,心无端就累了,器官无端就衰竭了,好多病就这样找来了。我们开始害怕,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纵使醒悟,也可能已徒劳。
如果年轻时,我们能够注意劳逸结合,修身养性,不自恃年轻作践自己,心神周全,又怎么会害怕百病缠身?所以从现在开始,爱惜身体吧,遵从自然之道,才能身健心康,也才不至于晚景凄凉。
漂泊在外,我们总会觉得心无归处,不管辗转多少城市,家始终只有远方。其实,真正漂泊的是我们那颗永远得不到安放的心。
如果我们能在沉浮世事中,得以心安,则天下处处可以为家。正如白居易《种桃杏》中所云,“无论海角与天涯,大抵心安即是家。”另有一首《初出城留别》中所说,“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便是如此。
生活中,“心安而不惧”的体现还不止以上这些。比如“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机会是留给有所准备的人”等,都散发着“心安而不惧”的哲学光辉。相信不管今后如何沧海桑田,它永会放光于历史的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