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是一种主观自觉与他人或社会隔离与疏远的感觉和体验,而非客观状态。孤独是一个人生存空间和生存状态的自我封闭,孤独的人会脱离社会群体而生活在一种消极的状态之中。简而言之,孤独乃是一种主观上的社交孤立。孤独感是一种封闭心理的反映,是个体感到自身和外界隔绝或受到外界排斥所产生出来的孤伶苦闷的情感。孤独感状态,伴有个人知觉到自己与他人隔离或缺乏接触而产生的不被接纳的痛苦体验。Lttitia Anne Peplau 和Daniel Perlnen对孤独特征的定义,孤独是一种不愉快的,令人痛苦的主观体验或心理感,大多数人都体验过孤独的痛苦。 一般而言,短暂的或偶然的孤独不会造成心理行为紊乱,但长期或严重的孤独感可引发某些情绪障碍,降低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孤独感还会增加与他人和社会的隔膜与疏离,而隔膜与疏离又会强化人的孤独感,久之势必导致疏离的个人体格失常。从此处可以发现,孤独感对于个体而言是一种消极的情感。
归属感,又称为隶属感,是指个体与所属群体间的一种内在联系,是某一个体对特殊群体及其从属关系的划定、认同和维系,归属感则是这种划定、认同、和维系的心理表现。可见,归属感是孤独感的对立面。于是便产生以下问题:孤独感从何而来?其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孤独感与归属感是否同时存在与个体中?
仅从上文为孤独与孤独感的分析我们可以认为孤独感对个体而言没有积极意义,而且从心理健康发展的角度上看,个体应当尽量减少孤独感,寻求归属感。孤独感归根到底就是个体被集体排斥,那么为何会被排斥?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自身的表现。我们将目光投射到具有社会性动物身上,如:蚂蚁、蜜蜂、猴子、大猩猩等,从它们的群体中可以看到利他、协作、依赖等特点,甚至更加高级的自觉。利他指给予他人方便和利益不求回报;协作指不同个体之间的相互帮助与工作。结合这两者,在一个集体中个体通过利他与协作,为集体提供利益,并从集体那里获得个人所需利益。而长期从集体那里获得个人所需的利益后便形成依赖,以使得个体自身继续存在与该集体之中,而这些都是归属感的表现。假设在一个集体中,某一个体遭到集体的排斥,那会是一副什么样的情景。仅仅从动物的角度上看,一旦某一只被排斥离开所在的群体,那么它将面临的只有死亡,只不过死亡的方式多种多样。设想,在动物的群体中,为什么某一只会被排斥?我推测有三个原因,分别是:疾病、衰老、群内斗争失败。疾病与衰老说明这个个体已经无法像以往一样为这个集体提供利益,换句话说,它所创造的财富少于或远少于自己消耗的财富,那么它对于集体而言就如果肿瘤。群内斗争失败也是如此,失败说明其力量不如他人,那个胜利者能够创造出比它更多的财富,自然集体会选择胜利者。
人类社会而是如此,但要比以上说的复杂得多。首先,在人类社会中,财富不仅仅是物质,也包含精神。其次,不能忽视人类所具备的道德属性。虽然我们的道德与文化教育我们不能歧视那些生病、受伤的人或犯罪者,以及照顾老人。但不能否认人内心存在排斥这些人的潜意识。从个体发展角度上看,这种潜意识是对个体自身有利的,它在引导我们远离消极的东西,例如,远离生病的人避免自身被传染、远离犯罪者避免自身被伤害。心理上也是如此,当你的团队人员说你不懂合作,你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综上所述,孤独感是因为个体自身的缺陷,包括生理与心理,导致个体被集体排斥。既然如此,每当个体产生孤独感的时,说明个体需要需要调整自身,否则孤独感会膨胀,从而给自身带来消极影响,甚至直接导致个体走向消亡。不过在《集体心理学和自我的分析》于《乌合之众》说明了集体的特点,即冲动与愚蠢,详细的论证可以参照这两本书。假设真的如此,那试问,集体真的对个体有利吗?而从进化角度上看,高级的物种都存在集体,简单一个例子,地球目前真正的主宰不正是社会复杂的人类吗?
对于孤独感与归属感是否同时存在与个体中的问题,我认为,孤独感与归属感同时存在个体中,仅仅是两者呈现的量不同,每当其中一者的量达到一定程度,便会有质的显现,即外表的凸显,但两者不会消失。因为,从孤独感与归属感的产生上看,两者踏入本能领域,因此人无法消除这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