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雍三吟之内丹学内涵
卢理湘
邵雍(1011- 1077)字尧夫,号安乐先生,史称康节先生,为北宋著名的道学大师,易学大家,与周敦颐、张载、程颐、程颢并称“北宋五子”。南宋朝廷于淳熙年初,诏谥其“配享孔庙”,康熙皇帝赞之曰:“学达性天”。其道学师承,据《宋史•朱震传》记载:“陈抟以先天图传种放,放传穆修,穆修传李之才,之才传邵雍。” 可见,邵雍还承传了陈抟祖师之内丹学。
邵雍先生“俯仰天地间,浩然独无愧”,奠理学基础,倡“三教合一”, 学者多有论述。今以其《宇宙吟》、《冬至吟》、《观物吟》为例,略析其内丹学理论成就。因学识浅陋,敬请方家赐教!
一,《宇宙吟》
《宇宙吟》云:“宇宙在乎手,万物在乎身,绵绵而若存,用之岂有勤!”
《阴符经》曰:“宇宙在乎手,万化在乎身”。《道德经》曰:“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可见,《宇宙吟》上承黄老之学,为仙学之正脉。
内丹学推崇天人合一,丹法自然。白玉蟾祖师慈悲,于《修道真言》中开示说:“自一身推之,吾一身即天地,天地即吾一身”。后世学者将之发展为天人同源、同构、同机、同运。丹道以后天炁所居绛宫为天,先天元精所居真炁穴为地,绛宫、真炁穴相距八寸四分,喻自然界之天地八万四千里。以后天炁为日,先天元精为月。天地之间日月于黄道之循环,如后天炁、先天元精于任督二脉之转运。以居于紫微垣之斗柄为真意,指挥后天炁、先天元精之运转。因为古人认为“乾坤〔天地〕日月本不运,皆因斗柄转其机”。
可见,内丹术是修炼自身的真阴真阳,真阴为后天炁,真阳为先天元精,而不是采自然界之日精月华,有此错误观点的读者速改之,归于正道,因为“离了己身不是道”。
至于“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正确理解是一、采药下手之功,必待二候,正如军事家用兵作战,必待时机一样,“用之岂有勤” ?二,温养之功,下手得药后,如鸡抱卵,如龙养珠,“绵绵若存”。岂不闻《参同契》所言“心专不纵橫” 乎?
二,《冬至吟》
《冬至吟》云:“冬至子之半,天心无改移。一阳初起处,万物未生时。玄酒味方淡,大音声正希。此言如不信,更请问庖羲。”
在天文上来说,冬至白昼最短,夜晚最长。自冬至后,白昼延长,所以人们说冬至阳生。二十四节气中,因夏至白昼最长,冬至白昼极短,故古人又分别称夏至、冬至为“日长至”和“日短至”。 《左传》中又称冬至为“日南至”, 这一天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丹家以冬至一阳生,喻为一阳来复,为采药之正子时。先天元精隐于混沌之时,正是“万物未生时” 。然一阳来复,二候至,龙吟虎啸,“虽然不见龙之吟,波浪高涌千万寻,虽然不见虎之啸,夜深风声吼万林”,采时双目上视泥丸,先天真精自会似海潮一般朝泥丸,如自然界中海潮涌来,惊涛拍岸,乱石穿空。此即为真正的还精补脑,先天元精于泥丸化为甘露,白玉蟾祖师《万法归一歌》云:“若要还精补脑时,除非一盏醍醐饮。”
“一盏醍醐”,为《冬至吟》中的玄酒,即甘露,甘露甜如蜜,张三丰真人《参禅歌》云:“口饮甘露比蜜甜”。 但邵雍先生说“玄酒味方淡,大音声正希” ,这又是什么意思呢?宇宙天地之“大音” ,为地雷震动。吕祖说“地雷震动山头雨”, 地下雷震,为一阳来复,丹家下手采取。“山头雨” 之“山头” 为泥丸宫,因泥丸为人体最高处,故喻为 “山头” ,而“雨” 喻为甘露。邵雍之说,是正话反说,反衬“地雷震动” 之时“山头雨” 降,“甘露比蜜甜”。
三,《观物吟》
《观物吟》云:“耳目聪明男子身,洪钧赋与不为贫。因探月窟方知物,未蹑天根岂识人?乾遇巽时观月窟,地逢雷处看天根。天根月窟闲来往,三十六宫都是春。”
天根、月窟,丹经中含义颇多,今略析之:
一,指会阴、泥丸。如张紫阳祖师在《八脉经》中说:“而阴跷一脉,散在丹经,其名颇多,曰天根”。 祖师明示天根为会阴,明确指出了会阴穴在修炼关窍中的重要性。又如黄元吉真人说:“人身之月窟安在?在乎泥丸。” 祖师明示月窟为泥丸。
二,天根为天之根,亦即天之中心,在内丹天文学中,天之中心为北辰,北辰为一,称为太极。对应人体之中心——中宫。
三,黄元吉真人说:“天根者,天一生水之根也。得之一数,生于水,盖坎中之一阳也。此一阳乃先天之炁,于人为命,于天为太极,在天为发生万物之根本,在人为百体资生之根本。其炁在人,其原出于天,是以谓之根,而推本于天也。” 可见,“天根”为“坎中之一阳” ,而“坎中之一阳”为先天元精。而先天元精可化为先天之炁——甘露,故天根还可喻为先天元精、甘露。
所以,天根在关窍上一指会阴,二为中宫;在天文上对应北辰;内丹药物中喻为先天元精、甘露。月窟为泥丸,泥丸为移炉换鼎养神之所,元神所居之地,也是元精化为甘露之地。
天根有如此多的喻义,是不是有点不可思议?其实不然。吾道一以贯之。薛道光祖师《还丹复命篇》云:“人有最灵物,依稀在北辰。” 人身最灵之物,为先天真一之炁,祖师明示居于天之中心——北辰。而北辰为天一、太一、太乙、太极等,白玉蟾祖师《修道真言》云:“先天一炁,本属无形,妙能生诸有形,所以为生天、生地、生人、生物之根本也,而道之源头在是矣。” 明示了吾教祖师对先天真一之炁的尊崇,认为其为天地之源,人生之肇始者。修道修的也是它,成道成的也是它,故道即天根,一即天根。
“乾遇巽时” 为午时一阴生,在卦为姤,于二十四节气为夏至,夏至又称为“日北至”, 这一天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地逢雷处” 为子时一阳生,为冬至,于卦为复。朱云阳真人《参同契阐幽》说:“当其阳极阴生……其卦属姤,其月在午〔五月〕。及其阴极阳生……其卦属复,其月在子〔十一月〕。” 复姤,通指采药火候, 张伯端祖师以一年之火候攒簇于活子时之功中,其《读〈周易参同契〉》曰:“复姤昭二炁之归奔。”学士须觅得取火、运火之秘诀,方能以真意领真精上朝泥丸。“复”为一阳来复,采药之时,宜进阳火。“姤”为一阴生,药归中宫,宜退阴符。
其实,“乾遇巽时”、 “地逢雷处” 源于先天八卦,薛道光祖师《西江月》云:“八卦循回循绕,推排九窍追奔”,“八卦”为什么是先天,而非后天?如何“循回循绕”?与天根月窟有何关系?吾一并释疑。“八卦”为先天八卦,因为元精为先天,出于混沌杳冥之中,所化之炁为先天之炁——甘露。
先天八卦循回循绕图:
陈泥丸祖师说:“震卦行归西兑乡,三阳姹女弄明铛,巽风吹动珊瑚树,入艮归坤又一场。”祖师诗中有“震”、“兑”、“巽”、“艮”、“坤”五卦,又以三阳喻乾卦,明示河车运行之路,即督任二脉!“震”、“兑”、乾为督脉,采药时从会阴穴〔天根〕进阳火。“巽”、“艮”、“坤”为任脉,复从泥丸〔月窟〕退阴符。进阳退阴,天人合发。巽风为采药之要件,为后天武火之呼吸,珊瑚树为男子之外阳,即男根。 “又一场”,指要多次采药之,直至精尽化炁,下身马阴藏相。
坤震二卦之间为天根,因为其间为一阳所生之处也,乾巽二卦之间为月窟,以其间为一阴所生之处。“地逢雷处”二候时,先天元精从会阴穴撞出,称为“华岳山头雄虎啸”。此时一下手,后天炁下至会阴穴〔天根〕,擒制先天元精〔天根〕从督脉上行,化为甘露。甘露至于中宫,中宫与天之中心对应,是归于天地之根。甘露一得,丹家称为得一,可重返童年之精神。修道之人如“未谙月窟擒铅汞”, 则“休向人前说坎离”。
邵雍先生明达天与人合机、合发,知晓先天元精于泥丸化为甘露,“因探月窟〔泥丸〕方知物〔甘露〕”,又告诫后贤于采药时要“蹑天根”,“蹑”有追踪,跟随之意,先天元精出动,后天炁随之而从,如表动影随。如果不能明达此理,则非明师。“未蹑天根岂识人”?“乾遇巽时”,退阴符,此时“观月窟”,即目视泥丸,“地逢雷处看天根”,进阳火,后天炁擒制先天元精上行,“青龙逐虎虎随龙”,化为甘露。如此周天运转,“天根月窟闲来往,三十六宫〔喻指全身〕都是春。”
结语
《宋史》评价先生:“雍高明英迈,迥出千古” 。 白玉蟾祖师于《修道真言》中概叹:“今之文人,只因理障,难以入道,不知道即孔孟之道”。又举邵雍先生为例子,认为其儒道合一,“濂溪〔周敦颐〕尧夫非此乎,不可专作道家看。要知儒与道是合一的。” 可见邵雍先生受到白玉蟾祖师之推崇。不仅在儒学上承前启后,易学上成就卓越,还是真正的内丹理论家。
内丹家“天根月窟闲来往,三十六宫总是春。收拾蟾光归月窟,从此有路到蓬莱。拔取天根并地髓,白雪黄芽自长成。” “闲来往”为下手得药,如此得性光“白雪”,继续采炼,得命光“黄芽”,内视时点点金光。如学者有超凡入圣之志,痛下苦功,可得大片金光,即“蟾光”,将“蟾光”归于泥丸宫,待时飞升,此时正如白玉蟾祖师所说“青霄万里,蟾光一轮”。
如是,道成矣!不负汝访道之志,侍师之勤,修道之难!“我辈何人,生于中华,诞于良家,六根既圆,性识聪慧,宜生勤苦之念,早臻太上之阶。” 吾教志士,当努力之!
〔载于腾讯道学·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