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听歌这件事碰上了社交,大众的小众情结就展露在我们面前。
我们也会发现,小众情结并不仅仅只会出现在一首真正的小众歌曲下。
给每一首歌添上一个评论区这件事,也许网易云音乐不是开先河者,但做到如此深入人心的,它或许是第一个。
音乐对情绪的激发作用不言而喻。用户们携着或激昂或沉郁的情绪,在评论区写出一条条可能是迄今为止感到最为满意的句子。而后接受点赞,评论,更多交互行为的发生。
同样的音乐,必然带来相似的共鸣。在这个世界上,心声协鸣,也许是为数不多的能让人们不禁欣喜的事情。因而人群得以汇聚,因而社交开始延伸。
在这样的背景下,就开始有一些耐人寻味的现象出现。
如果一首歌评论较少的时候,几乎无一例外的,你会发现这样的两类评论:
“这么好的歌为什么不红?”
“希望永远不要红。”
第一句其实是某种程度上的确认小众,而第二句则希望维持小众状态。
由此我们提出疑问:
此时人们心中的小众情结意味着什么?特别是,当这种小众情结发生在一首其实并不真的那么“小众”的音乐下——即这首歌明显是面向大众制作生产的,它显得小众,仅仅只是因为评论稀少而已。
王朔说,人活着总要给自己找些优越感,实在没有什么好优越的时候,就只好搞性别歧视。
择前半句来说,与其说人离不开优越感,不如说,人更离不开的是认同感。仔细想,优越感这东西,本身就是强烈自我认同的产物。
或多或少,每个人都有对国家的认同感,但我们不可能每天都把祖国放在嘴边。满心满嘴国家,民族的的人,绝不是处在一个正常的状态,除非他生在朝鲜或者恰好是个时政评论员。作为一个普通人,这样的认同太宏大,太抽象,一切基于一个想象中的共同体,而不基于真实具体的社交。
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还过着自给自足的群居生活,百人左右的群落已是极限。小社会,人少,于是大家都熟,大哥大嫂,外甥小舅,再不济也是个邻居。可现在不一样了,社会大了,离得远了,但我们对亲密关系的需求从来没有被遗忘。
所以我们费劲心机寻找小。小才不失控,小才安全,小才符合人性。无论是一间气氛和谐的办公室,一个兴趣俱乐部,或是一个小小的微信群,甚至是一首歌稀疏的评论区,都让我们体会到难得的安稳和亲密感。
虽然我们仍习惯把网络称为虚拟世界,但不可否认的是,其中发生的社交体验是真实的。我们在亲密的,规模有限的群体中得到真实的认同感,就像是对自我一次又一次的印证和肯定。也正是在这一次又一次的认同中,我们确认了自己到底是谁。
为什么不希望那首歌红起来?
——当“小”被冲散,我们就要再次面临在“大”中独自流浪的危险。
写这篇并没有提出具体的方法论,只是试图开启思考:
当我们运营一款面向大众产品的产品的时候,能否利用这种小众情结背后的东西?一个社群产品的增长过程中,我们要不要考虑考虑“大”的劣势?精确分割用户会不会更好,又能否验证一些更多的“大中存小”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