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两周时间慢慢的读完这本书,读的过程带给我很多宁静。
作者是克里斯托夫•安德烈:是法国著名心理学家及精神科医生。他乐于在艺术家的作品中寻找帮助病人解脱痛苦的工具以及康复的答案。他的著作好评如潮,特别是《不完美,却自由和快乐着》荣获2006年《心理学》杂志“帮助人活得更好”散文奖,其他作品有:《自我评估》、《感情的力量》、《活得幸福》等。
读完这本《冥想》,是很想去找作者其他的书来读,特别是那本《快乐的艺术》。这本书最独到的地方是将艺术作品引入,每一小篇文章的开头都有一副名画,还附带几段文字描述,在描述中引入这篇文章的主题,而作者选的作品,也恰恰是非常符合主题的。不得不佩服作者的文学素养。
看完想写出读书笔记,有点难。特别是冥想这个完全是需要实践,和体会非常个人化的东西而言。作者的文字非常细腻,润物细无声。每一篇文章只是阐述,没有很多研究结论,也没有很多案例,只是静静的阐述,甚至都没有劝说读者要这么做的意图。这样的书读的过程非常舒服,没有压力。放在沙发上,得空的时候读上十分钟,或者读上一篇文章。
本书的主要内容有四个部分
- 一、主动感知--一种精神态度
- 二、睁大思想的眼睛来生活--日常生活的哲学
- 三、穿越风暴--此时此刻的避难所
- 四、敞开与觉醒
光看大标题,是不是否给人不啰嗦,但逻辑又很清晰,一步步深入的感觉呢?
摘抄一些对我个人比较有感触的段落来跟大家分享吧。
1
特别喜欢作者关于冥想的解释。他说“冥想,就是停下来,平息躁动,开始看的更清楚,全意识的存在”。停下手中的一切事情,坐下来,闭上眼睛。这么做不是为了睡觉,也不是为了休息,而是为了领悟自身感受到的东西,从而理清外在世界反映在我们内心的纷乱。领悟有两条不同的道路:一条是智力的,体现为介入和行动,将现实与意愿、思虑和努力掺和在一起;另一条是体验的,通过迎接毫无遮掩的现实,在彻底放松却又全神贯注的状态下,任由其将我们覆庇、占据和浸透。第一条道路被称为哲学的反思,而第二条道路,即敞开心胸接受世界而不刻意去思考,或只是无言的或超越语言的进行思考,这就是全意识的道路。
2
作者介绍完呼吸冥想后,提到了身体冥想,称身体是思想的入口。“我们要尽可能的经常停下来,体验此时此刻子啊我们身体上发送的一切,并与之建立联系。无拘无束、细致入微、毕恭毕敬的去体会它、感受它,而不仅仅在它给我们带来痛苦或者享受的时候才关注它。”要学会读懂感觉并关注它。这些感觉就像仪表板,见证了我们灵魂的起伏。
3
作者倡导我们要经常打开意识的开关,看见日常普通之事。他说,当我们面对美丽、变故、震惊时,我们的意识总能被唤醒,但在除此以外的时间里,我们常常只是一个活跃而游离于外的机器人。热爱平常而平凡的东西、观察它、尊敬它,为此我们势必要磨砺我们的思想,向平凡中蕴含丰富内容的事物敞开胸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