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牙,亦作姜尚,商末周初人。因先祖辅佐大禹平水土有功被封于吕,故以吕为氏,也称吕尚。
其出生时“家境已经败落了,所以姜子牙年轻的时候干过宰牛卖肉的屠夫, 也开过酒店卖过酒,聊补无米之炊。”商末的时候,是否做生意非常的简单呢?
商朝时期,由于生产力的提高,畜牧业、农业和手工业者已经分开。商品货物的丰富,奴隶制度的完善,使得“殷人重价”开始追逐利益。于是社会上慢慢出现了一批不事生产,而专门从事交换的人。当然商朝人频繁的进行交易,这与商朝各方面的政策也有关系。
首先,商朝有着发达的道路设施和交通工具。“王道平平,王道荡荡”,“服牛驾马,以达陵陆,致远穷深,所以交庶物而便百姓”。商朝以王邑为中心,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建立了交通大通道。同时在道路上设立了“枼陮”和“羁”,为商王和贵族提供食宿。这也为商贸活动提供了方便。
其次,商朝出现了商品交换的媒介——“贝”,贝承担起了货币的作用。“贝”以“朋”为单位,五个一系,二系为一朋。这使得交换从以物易物变成了真正的买卖关系。
当时商朝城邑已经开始固定化,比之夏的居有所,简单的建筑而言,已经发展为城,都邑里设有九市,有着各种各样的手工作坊,市里又设肆,市肆都是货物交换之处。而且商朝对于铜矿利用也胜于夏。生产工具的改进,又促进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社会产品增加,使得商业从农牧、手工业里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行业。
商末期,商都朝歌人口达到了五万多,而之前一个城市的人口多也不过一万而已。如此多了流动人口,说明了当时商业的繁荣。可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为什么作为"百家宗师"的姜子牙没有了聪明才智,做生意总是失败呢?
这是因为当时的商业活动,主要还是为大大小小的奴隶主服务的,各种交换和买卖是在奴隶主贵族之间进行的。他们之间主要交换各种的珍奇异宝,牛马奴隶,大宗的粮食、工具、盐铜等物资。
因而这种交换也是奴隶主贵族组织的,但此时,已经和夏朝有了不同之处,奴隶主们已经开始坐享其成,指使手下的奴隶们进行长途的贩卖活动。
在长期的贩运过程中,这些大商人不仅仅只为奴隶主收集奇珍异宝,也为平民生产生活提供所需要的货物。同时手工业者和农民的个人之间也有可以交换的产品,这样就出现了坐店的肆贾。但这些人用于交换的并不是自己生产的物品,而是集中采购的其他人的产品,就就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所以这些商贾必然是社会中的中产阶级。
而我们的太公老人家在山上修道四十年,下山后既无多的本钱,有无门路,而且没有社会所需的技能,只能像小商小贩一样做点小小的生意了,如卖笊篱和面粉、宰牛卖肉、酒店卖酒。可是就是这点小事,学富五车、满腹经纶、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太公也没有做好,这到底为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