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陪学时看到哪种力量,强化哪种力量,哪种力量就会成长,就会赢。”
前段时间我陷入深深的困扰中,原因是家里那头二年级的神兽学习成绩下降很多,被老师点名批评,而且表现出轻微的厌学情绪,每天早上起床都哭着大叫“我不要上学”。我焦虑到差点头秃。
直到我遇见《不咆哮让孩子爱上学习》这本书,我开始对如何帮助他走出这种糟糕的学习状态有了新的思路。
这本书的作者田宏杰,是北京师范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博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20年专攻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和教学工作,被誉为“最了解儿童心理的人”之一。
这本书的序里讲了一个令我醍醐灌顶的故事,让我一下子决定精读这本书:
从前,有一个印第安年轻人问智者:我心中有两匹狼一直在争斗,一匹狼凶恶,另一匹狼友善,它们每天都会争斗不休,您觉得哪匹狼会赢?智者说:你喂养的那匹会赢。
怎么理解这个故事呢?
每个孩子心里都有2种力量:逃避学习的力量和想要学习的力量。作为父母,一定要强化他想要学习的力量,这部分力量得到强化后,它就会成长,就会赢。
这个故事像一束光照亮了我的心。我反省之前对他的教育,很多时候是唠叨、责备、惩罚,显然无意间强化了他逃避学习的力量。所以,他心里那头逃避学习的狼暂时赢了。多么可怕!
这本书的理论知识丰富,操作性也很强,常见的孩子在学习道路上遇到问题该怎么解决,都会给到思路。于我来说它就是救命稻草了。
01 强化学习的好处,让孩子主动学习
一个有内驱力的孩子, 和一个被老师家长催着、拖着走的孩子,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是天差地别的。
每个家长都想培养自驱力满满的孩子,但孩子是生性贪玩的,尤其是男孩子,要想让他们静下心来好好学习是有很大难度的。
心理学的行为主义理论认为:一种行为只有让人得到好处,这种行为才能够得到强化而保持下来;没有好处的行为是很难保持的。而家长就要在日常进行陪伴和指引,让孩子看到学习行为的短期和长远好处。
在学习到这点后,在陪学时,我尽量多给予表扬和鼓励,给孩子制造愉快的情绪:
在他倦怠于阅读时,我告诉他,坚持阅读可以让自己知识面更广,语言更加丰富,更加受别人的喜欢;
在他做口算满分时,我鼓励他,坚持做口算能有效提高计算正确率,轻轻松松当数学学霸;
我还想了一个办法让孩子看到学习对于将来选择职业的意义。我给他看了一部介绍硅谷人创业的通识课,来自全球各地各种肤色的年轻人在硅谷优越的办公环境下努力工作,实现自己的梦想。我告诉他:好好学习,长大了你也能去硅谷工作!因为一直以来,孩子对电子工程方面很有兴趣。听到这,他眼睛都亮了。
我看到,自从我懂得去强化学习的好处后,一切慢慢往好的方向发展,孩子对学习不再那么抗拒了。
02 给孩子充分的自主权
孩子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作为家长,要看到他的内在需求。
以前我对孩子期望很高,在孩子完成学校作业回到家后,我还会给他额外安排作业并盯着他完成,美其名曰巩固知识;孩子周末的时间也都要服从我的安排,学完这个学那个,生怕他闲着浪费时间,从不给孩子自主安排的时间。
孩子长期处于高压环境下,心理处于疲惫厌倦状态,每天都是做不完的作业,想玩的不能玩,生活永无“盼头”,渐渐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
书里告诉我们,自主安排自己的时间其实是孩子最基本的一个内在需求。其次,完成作业之后让他有安排自己时间的权利,也是在强化学习的好处,让他对学习更有动力。
在明白这点后,我告诉孩子,每天在托管高效完成作业,回到家就可以自己安排时间,做点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事。他果然兴致很高,三下五除二把作业完成后,回到家玩10分钟游戏(定时),或楼下打会羽毛球,或看看纪录片、阅读等,自己把晚上的时间安排得丰富又有意义。
03 在孩子心里根植成长性思维
孩子不爱学习,有可能是学习遇到了困难,在困难面前有了畏难情绪。当孩子对你说:我做不到时,该怎么做?
答案是要先认同孩子的情绪,然后帮助孩子分析,聚焦在孩子具体做不到哪些方面?接下来在孩子心里根植成长性思维,告诉孩子只是暂未获得解决这个问题的能力,但通过学习、通过努力可以获得。
我家孩子在遇到难题时,经常是习惯性把笔一扔,大叫:这题太难了,我不会!就准备跑掉,好像因为不会而不写作业就是最有道理的。每次这个时候我总是又好气又好笑地把他拉回书桌前,耐心给他讲解。
现在明白了,重要的不是孩子懂不懂得那道题的解决方法,而是家长要抓住这个机会,在他心里根植成长性思维。
固定性思维的孩子,认定自己能力达不到,放弃努力,也就放弃了成长的机会。有了成长性思维的孩子,在遇到困境时,不会将时间花费在担心和焦虑上,而是把问题聚焦到:我要怎样做才能获得解决这个问题的能力?这就会促使他去寻找解决方法,去学习,去升级自己的能力,最终将问题解决。
《不咆哮让孩子爱上学习》这本书,在我最困惑的时候给了我陪学的新思路,推荐给陪学的家长们,希望给你们也带来一些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