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SW背景转变工作表
也就是林教头说的15个问题表(对照了一下,应该是书里少了一个情绪或戏剧化的表达,所以变成14个问题了)
R: 这是一个神器,神奇
I: 查理说这个工具最神奇的地方在于它能在临时背景中转变人的注意力和心态,即AMBR中的AM。你对了,世界就对了
我记得樊登曾推荐一本书 关键对话 ,里面提及西方心理学的ABC认知模型
A(Activating events)--诱发性事件,
B(Beliefs)--对这件事的看法、解释、评价,
C(Consequences)--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结果。
eg:孩子成绩不好(A),你很生气(C),试图通过改变(A)来改变(C),但是没有意识到你生气来源于你对这件事的看法(B)。
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我们穷其一生总是试图通过改变A的方式来改变C,却很少想起去改变B,改变C重要的方法是改变B。明知道发脾气不会让孩子成绩变好反倒会更糟,还是忍不住,这就是社会惯性。学会打破社会惯性,不要认为不愉快是别人造成的,才能回归事情本质,而不是针对那个让你生气的人,让人发生改变,才能解决问题本身。
所以,我认为AMBR的关键点应该是AM,注意力和心态的调整才是CSW转换表的关键
D:实践出真知。碰上困难时,利用CSW,整理自已的目标,存在的困难,自身的红色情绪有哪些,转换为绿色情绪,再去努力实现目标。
举个践行的案例:4D逐步改变女儿晚睡的习惯
前阶段,因为困扰于小孩时间管理和晚睡的问题,向亲子专家张坤阳老师请教
1、我希望解决的问题:女儿磨磨蹭蹭做作业的习惯问题,每天能够按时睡觉
2、想实现的结果:有时间观念、按时睡觉(每晚10:00前)
3、红色故事情节:女儿就是每天磨磨蹭蹭,没有时间观念,每天都很晚睡觉,对身体健康很不利。
下面是当时发给张老师的内容
女孩,目前小学6年级。
5年级以前,下午放学后会被直接接到一家托管班,作业和晚饭,一般在晚上7点钟前都能做完全部作业和体育训练,她看会书或做点老师临时加的一些题目。8点钟回到家里,弹琴半小时,英语口语听力线上训练半小时,一般最晚晚上9点多到10点都能睡觉。
6年级,尊重她自己的意愿,不去托管班,每天放学后直接回家,一般4:30-5:00都能回到家。问题很快就出来了,由于我们回家都在6:00,按道理她每天的作业量在2个小时,最多不超过3个小时,然而她在这过程中一会儿拿着本书看看,一会儿拿爸爸的手机看一下学校的微信群 一会儿趴在沙发上……理由都是累了,要休息下,一个2小时的作业拖拖拉拉都要用上3个多小时甚至4个小时,再加上钢琴之类的时间,平均开始睡觉时间都在10:30以后。她还觉得晚睡觉并不影响第二天的精力,她觉得她挺好的。
A:我们的关注点希望她合理安排时间,按时睡觉。但目前的情况她对自己作业需要花的时间没有计划,经常说那个那个作业半小时能搞定,结果拖拖拉拉做了1个小时,跟她复盘为何这么长的时候,会说这个作业比较麻烦原先没考虑到;她根本不觉得晚睡是个问题
M:她一超过10点钟还在那里磨蹭作业我们就开始焦虑烦躁
B:我们很紧张她的计划安排,经常她从房间一出来我们就询问:作业做得咋样了 她会说快了快了。我们也沟通采用过番茄钟,问题她在钟点时间内就开始分心,等着钟的闹铃到来
R:情况依然没有改变
4、绿色故事情节:女儿喜欢自由空间,不受拘束,容易无聊,喜欢看书,对自己喜欢的作业会化很多时间比如小海报制作等等。只要她认真完成作业,睡觉时间不太晚,她自己开心最重要。
张老师不愧是专家,四两拨千斤,从A入手,我关注的应该是女儿的健康成长、快乐成长,既然现在晚睡没有影响她的成绩,也没影响她的心情,我为什么一定要把关注点放在她的时间管理放在晚上10:00睡?所谓的时间管理这些方法论并不一定适用在所有人身上,科学说不要太晚睡,但也没一定要求必须在10:00以前睡。所以A错了,一切就都不对了。
5、我的情绪: 如释重负 大为轻松 信心百倍
6、8B
1)欣赏和感激:对于他人和情境,我们有什么可以感激的
女儿在别人的眼里是个乐观开朗阳光美少女,成绩在班里也前列,多才多艺。女儿是绿色,很会自嗨,是家里的开心果。在家里两个大橙子的高压下,她依然保持她乐观的天性。我们要感激、欣赏她给家里带来的快乐,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她的成长,多鼓励多表扬
2)共同利益:什么是他们想要,同时也是我们能提供的
根据沟通,我们达成了家庭协议:女儿的健康快乐成长是我们共同需要的,20%是底线,必须要做的事情,80%以她开心为主
3)做这件事我们需要包融谁?
当她违反规则的时候,两个大橙子一定要用4D语言,一定要先包融她,要用同理心沟通,而不是呵斥她
习惯的养成是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要允许中间的岔子、往复。
4)你曾违反过什么协议,而现在必须要处理它的?
约定好她在10:00前睡觉我就晚上陪她睡觉,我因为有事爽约过好几次,马上要给她弥补,大家都要信守承诺
5)有哪些不愉快的现实?
我们自己也会经常不遵守协议 自己做事情也很会拖拉,比如吃完饭后不立即收拾桌子,而是要休息一段时间才去整理;我们自己经常晚睡;我们自己经常玩手机
希望孩子成长的同时家长也要不断修炼,孩子都是大人的投影,所以要改变孩子首先要改变家长自己
6)我们是否100%投入去实现结果
100%投入
7)受害者、拯救者、理智者、指责者
我们经常指责女儿
不要轻易指责,指责只会导致情绪的对立,而不是问题的沟通和解决
女儿经常陷入受害者状态,感觉自己尽力了,就这样了。
遇到这种情况我们要不断调整,走出戏剧状态。
8)角色 职责 授权
我们都是协议的制定者 又是执行者 而且互相监督提醒
7、我要采取的行动
调整关注点 调整心态
8、以上行动是否足够有效
有效。自从我们不再死盯她的睡觉问题,我们变得放松了以后,她现在反而会自己看好时间,差不多在10时左右都能上床了。偶尔有几次比较晚,我们也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跟她一起分析问题,她都表示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