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年轻时不是应多行吗,读那么多书做什么?
二问曾跌倒之人,是否会越发的不信他人,会更多的陷入自我思维中,不善交流,也听不进去。
三问当一人总想战胜自身之外的种种时,反而是迷茫且虚荣的,真正成长之人是战胜自身?
首先,年轻时是否应多行,反思了这一个多月的经历,如今要求工作了,有点慌,但是另一种思维,又认为多读不如多行。后来想了下,多行多读都不矛盾,且一味的行也浅显,但一味的读,进步也难,故行到一定程度去读书是可行的。或许你会说,年轻时读那么多哲理做什么?年轻时不是应多去行动感受生命的活力吗!这好像也没错,只是都哲理,并非变学究,而是修身养性,特别是在实践中遭遇不适时,情绪也比一般人不稳定,若是所读是所行,那么便会胸有成竹的稳扎稳打,而不是总情绪、碰壁,容易受挫。谁不怕失败!若不能很好的调理,是难以成长的,读书却可以弥补。故年少时,多读书是可行的,并非不实践,三思而后行。
这第二问嘛,是最近一些所见之人的所问,怎么说呢,过往有不良经历,又总是在纠结,每每遇事不顺,又暗自神伤,逐渐不与身边熟悉人交流,嗯,变的特立独行,并非贴标签,只是得有个形容。平时什么都无所谓,有时又突然因小事而有情绪,或平时嬉皮笑脸的,深入交流没有,有事说上一事,又总强调自己会做有想法,总之不用你管,也说不上管,就是说一些各自想法,提一些建议,都不可以,也听不进去。此类人又不善言,一多说又带有情绪,语言又表达不通顺,可能是平时接触外界少,独自又不学习,每天最多的字词是重复的一些话语,或许最能代表语言即一切。不能否认,过往有失误之举,但能否不总在其中纠缠!反而对身边人带有偏见、多疑,缺乏信任,但这不正是大多数人吗?时而在错误方面纠结,且总想战胜外界种种,这不就应多读书多实践吗?多出去交流,而不是总在伤口中停滞,多经历,很多东西真实的明白些,如此,方能走过以往的错误,重新塑造。还有什么放不开的?
这第三问,是自身反思的,不难发现,总有相较,总为表象刺激而掀起要比所见更强更好,也就产生此问,即一强大之人想战胜的是自身,还是他人、外界?这战胜他人、外界是难有确定目标,因为总被刺激而行,总是在换目标,总是带有虚荣、名利,更多时根本不知要什么,自身是什么,只是总把他人、外界当做假想敌,好像战胜一切所见便是快乐、幸福。现实是,根本难以实现,知道要什么,才能得到什么,但一不自知之人,又如何确定得到什么呢!漫无边际的目标是虚无的。而一个强大之人或有知之人,为何要战胜自身,因为自身相对于他人、外界是具体的,也是可自知不足的,可以一天比一天好,是可行的,是真实的成长,故一有知之人,断然不会把虚幻的假想敌当做目标,而是真实的超越自身。
其实这三问皆有其内在的联系,是相互关联的,若想做好自身,这些是必不可少要理解或要去做的,多读书多实践,使人不唯我,不唯我则不会把自身之外当做假想敌,会真正的审视自身,方能更好进步。
是否这些也是人成长的某个阶段需经历的!心态放好,既然发现了,唯有走过,方能更进一步。不是明白道理就有自以为的一条顺路,每个人皆有自身经历,不能一概而论,不然就真的是对号入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