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嵩,字惟中,大明南直隶袁州府分宜县人。
大明嘉靖年间,严嵩两度出任内阁首辅,前后二十一年,可谓权侵朝野。关于世人对严嵩的大致印象,基本来源于《明史•奸臣传》,王世贞的小说《凤鸣记》,在既成的舆论和人心的铺垫下,现代媒体又产生了《海瑞斗严嵩》,《怪侠一枝梅》,《大明王朝1566》等电视剧,又将严嵩的形象刻画的面目全非并传播给更多的观众。严嵩其子严世蕃更是在多重力量的组合拳下显得臭名昭著,恶贯满盈。
说起严嵩就不能抛开严世蕃,那么,我们不妨穿越时间,回到大明嘉靖年间,通过一些现象来解读一下这父子二人。
严嵩是南直隶江西分宜人,六岁便在父亲的的教导下读书,严嵩的聪明和勤奋是分宜当地家喻户晓的,至今分宜县东北的狐仙洞,又称严嵩洞,便是当年严嵩刻苦勤奋之所。十九岁中举,二十五岁,严嵩高中进士,出而为官,适逢大太监刘瑾乱政,加之不久严嵩大病,严嵩就辞官回乡读书,这一读便是十年。十年后,严嵩返京,出任翰林学士,国子监祭酒等值,类似于现在中央大学校长。
世宗皇帝由藩王继承大统,而且一心想给自己的父母兴献王,兴献王妃封帝封后,所以就引发的大明著名的大礼议事件。这个事件带来的影响不在多说,单说几个人,反对大礼仪的三朝元老,武宗皇帝的顾命大臣,内阁首辅,将嘉靖帝扶上帝位的杨廷和,被罢免,削职为民,杨廷和的儿子杨慎,状元之才却永不叙用,探花之才的徐阶贬到福建,并留下“徐阶小人”的标签,八十多官员在左顺门被毒打,打死官员十二人。反之,一味逢迎大礼仪的官员,四十六岁中进士,经历官场不足六年的张孚敬却出任内阁首辅。这一切虽远在北京发生,却给时任南京礼部尚书的严嵩送来一阵又一阵的冲击。
终于,嘉靖帝召见严嵩论礼,你表个态吧!严嵩也从此迎来了人生和官场最大的转折,毫无意外的,严嵩在论礼上选择投诚嘉靖帝。
且不说大礼仪本身是非对错,这个过程中少年天子明世宗嘉靖皇帝朱厚熜展现出来的权力手腕,丝丝入扣,拿捏到分毫不差的地步,这时候的嘉靖帝才二十岁出头。嘉靖帝为便于对朝局的掌控,他会经常敲打官僚集团的领袖内阁首辅,而且会安排年轻的优秀的官员放到内阁首辅后面许以重任,时刻提醒内阁首辅必须小心翼翼,否则就会危险。
好了,言归正传,严嵩也开始在官场上平步青云了,不过,在他前面还有一位大咖,夏言。夏言这个人,厉害,很厉害,官场厉害,人也厉害,长的还帅,可是最终因为对皇帝修道的不满失去皇帝信任,夏言在嘉靖帝和嘉靖帝安排的严嵩的联合进攻下,身首异处,可怜可怜。
严嵩可以说是给嘉靖皇帝这个史上最难伺候的皇帝把脉把的最准的大臣,两位真可谓心灵息息相通,当然后期也有严世蕃的功劳。
严嵩当上内阁首辅之后,六十多岁,精神焕发,上班勤勤恳恳,连皇帝都觉得不好意思,恩赐“ 忠勤敏达 ”银印。严嵩的政治能力是很好的,同时严嵩也是一个有权力欲望的人,他深知,只要伺候好嘉靖帝这个主子,荣华富贵,权侵朝野就是皇帝给予的回报,但是,同时,暗地里皇帝给他下套,引他上钩时,他又屡次见招拆招,机敏的躲过。嘉靖和严嵩也算是棋逢对手。为了让自己不失皇帝信任,巩固自身的权力,地位,打击异己这些把戏都自然顺理成章。《走向共和》李鸿章一句话说的好,不任人唯亲难道任人唯疏,难道让下属都不听自己的?所以这些把戏都不足以让后人罪则严嵩。小心翼翼才能长长久久,严嵩小心翼翼的伺候了二十多年,要是一般人恐怕早已疯了。还好,严嵩有严世蕃的帮助。
嘉靖皇帝有个偏好,而且非常非常喜欢用,就是喜欢在寸长的纸条上写几个逻辑关系非常隐晦甚至容易误解的几个字,以此来考验大臣是否知道自己在想什么。譬如严嵩推荐胡宗宪任浙直总督兼浙江巡抚,嘉靖帝递出个纸条,写着“宪似速,宜如何”。严嵩绞尽脑汁也想不通该“如何”,逻辑上严嵩将皇帝的意思理解为问答题,而聪明绝顶的严世蕃一看就知道皇帝出的是选择题:“胡宗宪升的是不是太快了,你觉得南京兵部侍郎杨宜出任怎么样?”严嵩遂推荐杨宜担任浙直总督,嘉靖帝很高兴,龙心大悦。在严世蕃的聪明绝顶之下,严嵩的地位稳固异常。
嘉靖以来,历任内阁首辅的下场都不好,很简单,皇帝难伺候,疑心病非常重,权力手腕又毒辣。杨廷和三朝元老,居功至伟,却被罢黜并削职为民。翟銮几个月被罢免,为皇帝大礼仪摇旗呐喊充当打手,不惜与文官集团为敌的张孚敬也很快被罢黜,夏言被杀。严嵩的前任,前前任,前前前任,没有一个得以善终。试问任何一个人在严嵩这个内阁首辅的位子上当如何自处?从六十一岁到八十二岁,二十多年严嵩始终提心吊胆。
再说严世蕃,严世蕃是个独眼龙,很胖,也很好色,但是就这么一个人,却非常聪明,聪明到一眼就能拿准远在深宫的皇帝在想什么,而这个本事却是徐阶和严嵩都不具备的。严世蕃的本事,成了严嵩首辅生涯的一个保障。可惜,严嵩父子碰到了“小人徐阶”。
徐阶这个人,很厉害,年纪轻轻就高中探花,读书,做官,据说还是阳明心学传人。嘉靖帝把徐阶放在严嵩后面,目的只有一条,弄他父子两!当然,为了考验徐阶,嘉靖的也给了徐阶一张字条:“尔齿与德,何如?”接到字条的徐阶满头大汗:皇帝是骂我年龄与德行不配?我德行太差?当然,徐阶也是聪明人,经过深思熟虑之后豁然开朗:原来皇帝是问我和礼部左侍郎欧阳德的年龄谁大谁小。皇帝很满意没有选错人,为了报答皇帝,徐阶隐隐秘密不遗余力的构陷严嵩父子。终于,功夫不负有心的小人,严世蕃被杀。严嵩失去爱子加左膀右臂。
关于严世蕃被杀,或许严世蕃也是作恶多端,但是,徐阶亲自操刀构陷严世蕃的罪名是说严世蕃勾结倭寇,建房子占了王气,意图谋反。不愧是探花之才,徐阶刀刀见血,都捅在嘉靖帝的心上,严世蕃被徐阶一剑封喉。世人都知道大英雄岳飞死的罪名“莫须有”,岂不知独眼龙大胖子严大才子也是死的莫须有。仅五六年后,朝廷部分官员就表态严世蕃不该被杀,罪不至死。严世蕃死后,严嵩退休。嘉靖皇帝原本对严嵩本人还是不错的,毕竟伺候了二十多年,还是有感情的。可是新的内阁首辅徐阶可不答应,不弄死你我首辅的位子就坐不稳。所以徐阶报告皇帝严嵩贪污受贿,有好多钱。那就抄家吧!抄家的结果,皇帝不满意,你不是说有很多钱吗?钱呢?事实证明严嵩没那么多钱,《明史》《明实录》等诸多明史资料都没有记载严嵩抄家的结果,显然连史官都不好意思记载。而抄家之后,严嵩沦为乞丐,八十二岁的严嵩靠乞讨,睡墓舍,吃供品为生,十个月后,严嵩逝世。
关于严嵩的翻案文章,最著名,也最有说服力的是[美]苏均炜的《大学士严嵩新论》,苏先生从各个纬度解读严嵩父子,并且都具备充足的史料作证,主证引证旁证样样俱全。此次受长夏未央之托,经三天思考才写成此文。关于严嵩,我有一个论点,一个人的性格弱点,越不明显,待这个人的位子越高,能力越大,这个不明显的性格弱点给这个人带来的结局反而越具有决定性。试想韩信若听取蒯通之言与刘项三足鼎立,结果也不至于丧命妇人之手,原因就是他从来没想过。严嵩也是一样,从投靠嘉靖帝,担任首辅的那一刻就注定了他的悲剧,更可惜的是在徐阶,王世贞,何心隐等各方努力之下,严嵩父子的声名狼藉不堪。可惜可惜。
江左梅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