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喜欢和聪明人打交道,简单、直接,不需要反复解释和兜圈子,所谓“宁愿和聪明人打一架,也不愿和蠢人说一句话”,就是这个道理。不过,如果一个人聪明盖世,性格又非常执拗,那他肯定是越到后面,越会有点飘飘然,难免刚愎自用,利令智昏。如果不幸再遇上同样聪明的上司和下属后,被摆一道、吃大亏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
大明相国夏言就是这么一个人,他的聪明、能力,是朝廷上下公认的一流,却在人生巅峰的时候,遭遇了灭顶之灾,让人不胜唏嘘。
明朝嘉靖二十七年(西元1548年)11月1日,相国夏言被下属严嵩构陷,以近臣结交封疆之罪,被明世宗肃皇帝朱厚熜[cōng](也就是后世的“嘉靖帝”)下诏,处以弃市之刑。
何谓“弃市”,《礼记》有言:“刑人于市,与众弃之。”就是说在车水马龙的闹市,对犯人执行死刑,以示他被大众所抛弃的刑罚。
听听,真是惨!
要知道,夏言可是聪明一世,官做到了一人之下、亿人之上的相国,而且多年来一直兢兢业业,怎么会在468年前,落得如此悲惨的下场呢?悦史君觉得,这正与他的过人才智有关,而且,他的上司嘉靖帝朱厚熜是公认的“虐臣狂魔”,驾驭群臣的手段层出不穷,特别琢磨不透的人精;陷害他的下属严嵩,则是有明一代最“出众”的奸臣,夹在这么两个人中间,霉运躲都躲不掉啊!
生性机警敢于直谏 巧合上意受到宠信
明朝成化十八年(西元1482年)7月14日,夏言出生在贵溪(今江西贵溪)的一个官宦家庭,父亲是曾任临清知州的夏鼎。夏言小时候就非常聪明,而且读书特别努力,周围比他大好几岁的人都比不过他。
明朝正德十二年(西元1517年),夏言考中进士,授职行人,很快又升任兵科给事中。夏言生性机警,对周围环境的观察特别灵敏,而且写得一手好文章。
嘉靖帝朱厚熜继位后,时任谏官的夏言意识到,新皇登基,肯定要与先帝有所不同,就上书直言:“自正德(西元1506年—1521年)年间以来,上下消息不通已达极点。现在陛下刚开始办理各项政务,请于每日早朝以后,亲自到文华殿批阅奏章,召内阁大臣当面商量决定,如有关重大利害的事情,则下达给全体大臣集中商议,不应和身边宦官商量后就直接从宫中发出圣旨。即使陛下所做出的取舍,也一定要下到内阁,经讨论然后实施,以杜绝为人蒙骗或弄虚作假的弊病。”嘉靖帝满意地接纳了他的意见,对这个眉目清朗、口齿宏亮的年轻官员,也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后来,嘉靖帝又命夏言和御史郑本公、主事汪文盛等人一起考核宫廷侍卫及京城卫队的冗员,裁汰了三千二百人。随后夏言又上书陈述了九条整顿意见,京城的治安秩序也因此得到明显改善。
嘉靖七年(西元1528年),夏言调入吏部。这时,嘉靖帝正着迷于修改礼制,他认为天地合在一起祭祀不对,想分别建立两个郊祀台,再加上日月,共设四个祭坛。时任相国张璁[cōng]不敢做决定,而嘉靖帝占卜得出的结论也不吉利,朝廷上下都犹豫不决。夏言果断上书,请嘉靖帝亲耕于京城南郊,皇后亲蚕于京城北郊,为天下人示范。由于夏言关于南北郊的提法,与嘉靖帝想分别建立两个郊祀台的主意不谋而合,嘉靖帝一下又兴奋起来,追问夏言具体的实施手段,夏言便请嘉靖帝分别祭祀天、地。结果,这一言论触怒了先前畏畏缩缩的朝臣,他们群起攻击夏言,其中詹事霍韬尤其火力全开。可这样实际上是打了嘉靖帝的脸,皇帝怒不可遏,立即下令将霍韬关进监狱,同时专门颁发诏书奖励夏言,还赐给他四品官的官服和俸禄,采纳了他的意见。此后,夏言开始受到嘉靖帝的宠信。
硬碰相国受人拥护 天子信赖扶摇直上
当时,相国张璁由于在嘉靖初年的“大礼议”中,坚定地支持了嘉靖帝,得到皇帝的特别恩宠,因此对其他大臣一点都不客气,也没人敢和他计较。可夏言不是一般人,他看不起张璁那副不可一世的嘴脸,特立独行,也不肯卖张璁面子。两人自此有了嫌隙。
嘉靖十年(西元1531年)三月,夏言升任少詹事,兼翰林学士,并与以前一样任直讲。每次到经筵讲论时,嘉靖帝都盯着夏言看,一副特别欣赏的模样。这么一来,张璁对夏言就更加忌恨了。很快,张璁利用行人司司正薛侃擅议皇储、触怒嘉靖帝一案,把夏言也强行插入其中,关进监狱。不久,嘉靖帝消气之后调查,发现是张璁故意做假害人,就罢免了他,同时释放了夏言。八月,嘉靖帝一直期待的四郊祭坛竣工,提升夏言任礼部左侍郎,同时还掌管翰林院事务。一个月后,夏言又升任礼部尚书。这么快的升迁速度,是前朝从来没有过的事,可见嘉靖帝对夏言的特别看重。
由于朝臣们都恨张璁太嚣张,就支持夏言来与之抗衡。这时的夏言,既深得嘉靖帝的信任,又能礼贤下士,笼络群臣,甚至为了维护大臣的利益,不惜有分寸地得罪嘉靖帝。这样一来,夏言就更得到朝臣们的拥护了。
夏言也特别留意嘉靖帝的动向,很会揣摩他的心意。当时,嘉靖帝经常写了诗,就赐给夏言,而夏言和诗后,还特别刻石记录,然后再进呈给嘉靖帝,这样就更让皇帝高兴了。夏言人聪明、反应快,每次写奏章或是应诏写诗,只需要几分钟就能完成,让嘉靖帝非常满意,特意下诏说他“学问博大,才识优裕”。
虽然当时内阁首辅先后是张璁、方献夫等人,但他们知道夏言有皇帝罩着,根本不敢拿他开涮,还得让着他。不久,他们都辞官回乡了,由此夏言的气势更加傲慢,郎中张元孝、李遂稍稍违了他的意,他就奏请嘉靖帝,将他们贬官。
嘉靖十五年(西元1536年),夏言先是晋升为太子太保,接着又提升为少傅兼太子太傅。同年闰十二月,夏言就兼任武英殿大学士,入内阁参与机务。同年冬,内阁首辅大臣李时逝世,夏言接替他,成为内阁首辅,即大明相国。
嘉靖十八年(西元1539年),夏言因进献祭祀皇天上帝的诏书,深到嘉靖帝的欢心,再次晋阶为少师、特进光禄大夫、上柱国。要知道,虽然在唐朝以前,“上柱国”这个名号有不少人得过,但在明朝,夏言可是独一份。
不过,荣誉第一次到达顶峰的夏言还没来得及高兴,打击就一个接一个来了。
勋贵同乡暗中攻击 圣意反复恩宠渐衰
夏言的迅速崛起,让一直深得嘉靖帝信任的武定侯郭勋非常不满,决定破坏他和嘉靖帝的和睦关系。而此时,夏言的身边也出现了一个白眼狼严嵩,严嵩心里也很忌妒夏言。可怕的是,严嵩既夏言他的亲密下属,也是他的老乡(严嵩是江西分宜人),而且同样特别聪明。
一次,相国夏言和时任礼部尚书的严嵩,一起陪着嘉靖帝,去拜访他的亲生父亲、明睿宗献皇帝朱祐杬(也称兴献王)和母亲慈孝献皇后蒋氏的显陵。仪式结束后,严嵩摸透了嘉靖帝的心思,两次奏请准许大臣上表称贺,可夏言却坚持,要等到回京后再称贺。嘉靖帝虽然同意了夏言的意见,但心里很不舒服。严嵩再次坚持请求,嘉靖帝就顺水推舟:“礼乐之事,当然可以出自天子。”命大臣们上表祝贺。从此,嘉靖帝对夏言有了看法。
嘉靖帝巡幸大峪山时,夏言来得稍迟了一点,嘉靖帝就批评了他。夏言害怕得赶紧认罪,嘉靖帝大为恼火地说:“夏言本是一个卑微的小官,因为张璁倡议郊礼一事得到提升,竟敢怠慢无礼,上机密奏章不使用朕赐给他的银章,现在朕命令他归还前前后后朕发给他的亲笔敕令。”夏言更加害怕,赶忙上书认罪,请求皇帝不要追索银章和亲笔敕令,让他留给子孙后代,说得非常可怜。可这却让嘉靖帝怀疑,夏言私自把御赐的亲笔敕令毁坏了,命令礼部催讨,并剥夺了他少师的勋位,让他以少保、尚书、大学士的身份退休。夏言没办法,只好把四百多幅嘉靖帝的亲笔敕令和银章一枚缴还礼部。
几天后,嘉靖帝气消了,又让人阻止夏言还乡,并以少傅、太子太傅入内阁值勤。夏言上书感谢,嘉靖帝指示他要尽忠职守,不要惹人怨恨。夏言明白,怨恨他的人就是郭勋、严嵩等人。就再次上书,说自己不敢自处于别人的后边,孤立无援,所以才被人怨恨。嘉靖帝又不高兴了,下诏责问夏言,他惶恐认罪后,这件事才算过去了。
没多久,雷电震坏了奉天殿,嘉靖帝召见内阁大臣,夏言又没有按时赶到。嘉靖帝又一次训斥了他,并让礼部揭发他的罪状,夏言主动认错。之后,嘉靖帝才归还了夏言以前追讨出来的银章和墨宝。陕西传来捷报,嘉靖帝恢复了夏言少师、太子太师的职位,升为吏部尚书,值勤于华盖殿。江、淮一带的叛乱得到平定后,嘉靖帝又下诏奖励夏言,赐他金币,并兼领大学士俸禄。
不过,郭勋还是看夏言不顺眼,四处结交看不惯夏言的人,双方一直勾心斗角,相互争斗。
嘉靖二十年(西元1541年)八月,嘉靖帝的伯母孝康敬皇后张氏去世,皇帝下诏询问太子丧服的礼数,夏言的奏疏里出现了错字。嘉靖帝严厉批评了夏言,夏言表示认错,同时又请求告老还乡治病。嘉靖帝更生气了,再次命令夏言以少保、尚书、大学士的待遇退休。夏言想得到嘉靖帝的谅解,就进呈了十四篇有关边境防御的策论。对此,嘉靖帝哭笑不得,他说:“夏言既然对国事有忠诚的谋划,为什么那样坚决地自我爱惜,辜负朕对他的信赖呢?姑且不治他的罪吧。”离开京城前,夏言去嘉靖帝居住的西苑斋宫磕头谢恩,嘉靖帝心软了,让他先别回老家,就在京城治病,等待以后的任命。虽然夏言这么倒霉,但老对头郭勋也高兴不起来,因为谏官接连弹劾他,势头很足,他也只能称病在假。
这时,京山侯崔元得到嘉靖帝的宠信,在西苑值勤,而他恰恰忌恨郭勋。
一次,嘉靖帝闲聊时问崔元:“夏言、郭勋是我的左膀右臂,他们相互攻击是什么原因?”崔元没有回答。
嘉靖帝又问夏言准备什么时候回老家,崔元说:“等圣诞(嘉靖帝的生日)过后他才敢请放行。”
嘉靖帝又问郭勋得了什么病不来上班,崔元说:“郭勋根本就没病,他就等着夏言退休了,他就会出来。”嘉靖帝点头同意。
谏官们知道嘉靖帝再次宠信夏言,而厌恶郭勋,就一起揭发郭勋的罪证。郭勋也是作死,不会写文章也不知道找个枪手,写个辩护词狂悖错乱,让嘉靖帝更加生气了。给事中高时是夏言的知己,这时揭发了郭勋十几件贪污、放纵、不守法度的事情,嘉靖帝最终把郭勋关进了监狱,恢复了夏言少傅、太子太师、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的官职,等病好了入内值勤。夏言虽然在病假中,内阁的事务却多由他裁定。
嘉靖二十一年(西元1542年)春,夏言担任一品官已经满九年,嘉靖帝颁赐银币、宝钞、羊酒和宫廷食品,全部恢复了他的官职,用下诏奖励、赞美他。这个时候,虽然嘉靖帝仍然优待、礼遇夏言,但宠信程度已远不如当初了。
多拂君意奸人得利 龙颜盛怒再遭贬斥
嘉靖帝的亲生母亲慈孝献皇后蒋氏和伯母孝康敬皇后张氏去世后,郭勋曾经请求将其中一个宫殿改由太子居住,夏言以为不合适,让嘉靖帝很满意。可此时嘉靖帝突然又问起太子的居所问题时,夏言因想到再造宫殿所费颇多,就忘记了自己先前的话,做出了和郭勋一样的回答。嘉靖帝心里很不高兴,开始怀疑谏官弹劾郭勋,是出于夏言的指使。
建造大享殿时,嘉靖帝命令宦官监视,夏言却不替嘉靖帝写敕令进呈,又是错事一桩。
嘉靖帝崇奉道教,夏言、严嵩等到西苑值勤的几个大臣,嘉靖帝都命令他们骑马,赐给他们束发用的香叶巾,让他们用皮绵做鞋子。其他大臣都照办了,严嵩更是每天24小时坚持那副装扮,赢得皇帝的好感。可夏言却认为这不合礼制,不肯接受,还独自一人乘坐轿子。积累了这么几桩不满,嘉靖帝想要一个发泄的出口,善于察言观色的严嵩也得到了排挤夏言的机会。
夏言失去嘉靖帝的信任后,严嵩却因为谄言媚语,得到皇帝欢心。夏言担心被罢官,就叫严嵩过去商量,严嵩却私下里偷偷谋划着怎么陷害夏言,以便取而代之。夏言得知后,对这个下属兼老乡非常不满,便示意谏官一次次弹劾严嵩。正在宠信严嵩嘉靖帝没有当回事,夏、严二人则就此结下梁子。
严嵩得到嘉靖帝召见时,立即磕头下跪,诉说夏言怎么欺辱他,泪如雨下。嘉靖帝让他把夏言的罪状全说出来,严嵩马上添油加醋大揭其短。嘉靖帝积累多日的愤怒爆发了,下诏数落夏言的罪过,还说:“郭勋已关入监狱,夏言还千方百计罗织罪名。谏官本是朝廷的耳目,却专听他夏言指使。我不早朝,他夏言就不入阁办事。军国大事,能在他家里裁决;天子说的机密话,他也敢把做儿戏玩。谏官对此不发一言,就这样欺骗君上,使得鬼神怨怒,下大雨伤害了庄稼。”
夏言很害怕,赶紧上书认错,并请求皇帝准他老病还乡,话说得很哀伤。几天后,嘉靖帝亲写诏令,剥夺夏言的官职,让他回家闲住。于是,严嵩取代夏言步入内阁。
夏言担任相国多年,习惯了车来送往、众人逢迎,罢官时间长了,心里闷闷不乐。每遇元旦、嘉靖帝生日,他必定上表祝贺,自称为“草土臣”。嘉靖帝也渐渐怜悯夏言,就恢复了他尚书、大学士的官衔。
东山再起骄狂失策 反遭构陷弃市屈死
嘉靖二十四年(西元1545年),嘉靖帝觉察到严嵩的贪婪和放纵,又想到了夏言,下诏召他回朝,恢复了他的全部官职。夏言东山再起后,气不过严嵩曾背叛自己,所有的政务都不征求严嵩的意见,严嵩也不敢说一句话。严嵩私自提拔的人,夏言大加罢斥、放逐,严嵩也不敢帮忙,但对他恨入骨髓。当时朝臣们都痛恨严嵩,认为夏言能压服严嵩,制其死命。而夏言一心要扩大权势,抓住一点小问题就贬斥朝臣,有些事情做得也不恰当,因而士大夫们对他也开始畏惧了。最后御史陈其学因盐法的事情,弹劾嘉靖帝的宠臣京山侯崔元及锦衣都督陆炳,夏言准备收拾他们,两人都到夏言跟前认死罪,陆炳甚至下跪请求才得到谅解。后来他俩与严嵩勾结准备陷害夏言,夏言却麻痹大意了。
而嘉靖帝每次派宦官到夏府时,夏言都气势凌人,把他们看作奴才。严嵩则恭恭敬敬,还偷偷给他们袖管里塞金银。因此,这些宦官迎合严嵩的意愿,天天在嘉靖帝面前说夏言的坏话。夏言也渐渐失去了皇帝的宠信,接二连三地遭受斥责,如"稽缓敕之洁,不遵用印记之,人阁晏晚以及禁内扛舆(坐轿子)之洁。"小有过失即蒙申斥。
嘉靖二十七年(西元1548年),陕西总督曾铣提出要收复河套,夏言自以为有经世济用的才能,想建立百代功勋,就赞成了此事。严嵩和崔元、陆炳等人却利用此事,大做文章。原来,夏言后妻的父亲苏纲,与曾铣关系很好。曾铣请求收复河套时,苏纲对夏言极力称赞他。夏言也想借此成就功勋,就秘密上书,向嘉靖帝推荐曾铣。可嘉靖帝对此事的态度却反复无常,一会儿赞扬曾铣忠勇可嘉,一会儿又又下诏责备,语气很严厉。
严嵩揣测到嘉靖帝并不是真的想出兵,就尽力说河套不可能收复,把夏言也牵扯进来。夏言赶忙称罪认错,也极力辩解严嵩下黑手,两人开始互相攻击。然而,这时嘉靖帝已被严嵩的诬告蒙蔽,最终剥夺了夏言的全部官衔,让他以尚书的名义退休,但仍没有杀他的意思。
夏言心不甘情不愿地准备回老家,可严嵩等人仍不罢休,安排亲信在京城、宫中放出谣言,说夏言临走时愤愤不平,大骂嘉靖帝出尔反尔。还让谏官上书,攻击夏言收了曾铣的贿赂,插手关市,谋取暴利。于是,曾铣、苏纲等人都被抓了起来。严嵩和崔元、陆炳等人秘商,决定置夏言于死地,就用“结交近侍(夏言)”的罪名,将曾铣斩首,苏纲到边远地区充军。明朝皇帝最怕什么?就是武将和中枢大臣勾结,这可是谋反大罪啊!嘉靖帝中计,派人飞马逮捕夏言。
夏言被抓后,本以为还有机会翻本,一听曾铣的罪名,他立马大呼:“我恐怕非死不可了!”
夏言上书辩解,但嘉靖帝根本不信他的话;刑部尚书喻茂坚、左都御史屠侨等人奏请,看在夏言多年功劳的份上减免死刑。嘉靖帝不仅不听,还严厉批评求情的大臣,并再次提到夏言之前的多种忤逆行为。
明朝嘉靖二十七年(西元1548年)11月1日,聪明一世的夏言被斩首街头,时年六十七岁。妻子苏氏、侄子侄孙都受牵连。
直到嘉靖帝去世、明穆宗庄皇帝朱载垕[hòu]登基,柄政祸国二十多年的严嵩父子败死后,夏言的家人上书伸冤,夏言的冤屈才得到昭雪。隆庆帝朱载垕下诏复其官爵,重祭安葬并追谥文愍。
悦史君点评:夏言之才,可以说是聪明盖世,既斗得了相国、勋贵,还能让皇帝老子不得不依赖;然而,长期独孤求败的情况下,他难免飘飘然,听不进下属的意见,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该心狠的时候却软弱了。不过,他最可悲的就是,遇到了两个和他一样的人精:喜怒无常的“虐臣狂魔”嘉靖帝和口蜜腹剑的善妒下属严嵩。随着年纪增大,利欲熏心,夏言渐渐失去了年轻时候的稳扎稳打,小心谨慎,怠慢皇帝,苛责太监,滥罚群臣,把自己放在一个“孤家寡人”的高位。终于被奸诈的严嵩等人所趁,加上嘉靖帝早已消磨殆尽的耐心,悲惨结局就已经是注定的了。纵是如此,夏言的一生也无愧于大明,是一位值得敬仰的相国;老对手严嵩父子的败死,和之后400多年的臭名昭著,也算是对他最好的祭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