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同侪教学法的判定树中,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知道“最好的问题,答对率应该介于30%-70%。”当答对率超过70%时,表示大多数学生都已经能掌握,无需再花过多时间停留,也没必要开展组员之间的彼此教学;当答对率低于30%时,则表示大多数学生都不太会,所以很难展开有效的教学。而只有介于30%-70%之间的问题,才能最好地激发学生之间互教互学,并最终自己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当学生的学习抵达一定阶段时,也就是新知识概念与他的旧经验相符,就呈现出认知平衡的状态。这时,老师抛出新问题,每个学生就可能听到来自班级里的不同想法,对学生而言,这就是新状态。新状态产生后,想法错误的学生就会出现认知冲突,或称认知失衡,于是自然而然地想要去恢复这种平衡。所以,他在认真听别人说的时候,就开始慢慢调适,吸收别人的东西,这就是同化的过程,而学会之后又会重新回到平衡状态。
“小组讨论”、“小组对话”、“小组合作”的异同点。第一是“小组讨论”比较类似“头脑风暴”,就是小组成员围绕老师提出的一个问题或话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说明理由。当完成讨论之后,学生要将本组形成的结论或答案,在全班进行汇报与交流。所以,如果从这个角度而言,针对开放性问题或探究型任务的研讨,便可以算是小组讨论。它的重点是集思广益,交流彼此的不同想法,而这些想法可以是发散的、拓展的,只要与主题有关即可。第二是小组对话。王博士认为,对话是所有参与者针对一个问题的深入交谈,它是聚焦的、深化的,适合用于针对概念进行深度探索的教学活动。这启发了我的思考:我们课堂上大部分的小组活动,应该都属于这种“对话”。比如,高一的物理课上,老师让学生们来研究图1中所显示的“动能定理”的问题。学生们在独立思考后作出自己的判断后,开启了组内对话。大家都针对同一个问题解释自己选择该答案的理由,从而推进对“动能定理”的深入理解,在碰撞中形成更有深度的思维交流。第三是小组合作。小组合作,顾名思义是要“合作”,而有合作必然有分工。也就是说,必须由小组所有成员在完成各自分工后,实现总任务的达成。这让我想起,我在学校与政治组老师们组织学生进行的“福州一日游线路设计”的活动。在活动的要求里,我们就明确指出:“成立旅行社:本班同学自由组合,每小组一般4-6人(至多不超过8个人)。为旅行社命名。每个旅行社都必须有明确具体的工作分工:总经理(统领本组的核心工作)、副总经理(配合总经理完成决策)、宣传策划(负责绘制线路图等)、文案处理(整理上交的文字材料)、摄像(负责拍摄照片等)、导游(向大家介绍具体线路特色等)……可根据所成立的旅行社的相关情况增减职位及人数。”明确的分工是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这个活动里贡献自己的力量,并能发挥自己的特长。而在整个活动的过程中,所有人都必须做好自己的分内工作,并相互协调组内的其他工作。最后在进行班级汇报时,不仅要展现每个人的工作,还要带领班级的其他同学领略这条旅游线路之美。
这三个小节学习完之后,对数据展示正确率的用法,对学习状态的理解,对小组学习的三种状态的理解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正确率高的完全可以让学生课下解决。学生的学习一定要制造冲突,形成学习状态的再平衡。小组学习不是很简单的大家讨论吧,需要根据任务,选择不同的小组学习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