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从没有见过鲎,你能从名字想象它是什么样的吗?如果从没有听说过它的名字,你会如何为它赋名呢?
古籍中的鲎(《鲎的史诗》)
有学问的鱼
海边的鲎(徐建/IBE)
如果你生活在南中国的海边,漫步在海滩上,也许就能发现它。它有着大大的硬硬的壳,像脸盆一样的壳,还有一个长长的而且带着小刺的尾巴,看起来像个铁甲武士,从正面看又像是士兵的钢盔。这就是鲎了。不知道你知道这个字如何读吗?音同“后”。
鲎的上半部分同“学”,下半部分是“鱼”,难道是“有学问的鱼”?
与“鲎”类似的字
鸴,读“学”。鸴是一种小型鸣禽,体形似雀,头部黑色,背青灰色,胸腹赤色。吃昆虫、果实等。
蛍,同“萤”,常见汉字,指一种昆虫,也就是萤火虫了。(百度百科)
其实非也。古人因为鲎繁殖于海岸,而生活于海中,以为鲎是一种鱼类,而著书者居于内陆。所以以讹传讹,以鱼为鲎定类。其实,鲎更类似于它的英文名(horseshoe crab),也就是马蹄蟹了,本质也是节肢动物门的。不过不同于蟹属甲壳纲,而是肢口纲。(注:鲎和甲壳纲之间仍隔着蛛形纲)
肢口纲动物最大的特征就是,身体分前体部(头胸部)和腹部,前体部被以头胸甲,前体部的附肢在口的周围,辅助进食,而腹部最后有尾刺。
鲎的解剖结构(编者译)
黄皮鲎、蓝皮鲎、黑皮鲎以及鬼仔鲎
现存于世的鲎分为4种,分别是生活在美国东海岸的美洲鲎(Limulus polyphemus),以及生活在亚洲东南岸和东岸的中国鲎(Tachypleus tridentatus )、南方鲎(T. gigas)以及圆尾鲎(Carcinoscorpius rotundicauda)了。
其中生活在中国区域范围内的是,中国鲎和圆尾鲎。
中国鲎,亦称东方鲎、三棘鲎或者日本鲎。从日本的懒户内海、九州岛北岸到我国东南沿海、海南省直至越南、马来西亚的婆罗洲和加里曼丹东海岸都有分布。
而圆尾鲎又叫东南亚鲎,它与其他三种不同的是,其剑尾的横截面是圆形,而不是三角形。主要分布于北部湾和雷州半岛,周围海岸也有分布。
四种鲎类的分布(翁朝红和洪水根,2001)
过去还有黄皮鲎、蓝皮鲎、黑皮鲎以及鬼仔鲎的称谓。经过廖永岩博士等多年研究,指出“黄皮鲎”、“蓝皮鲎”都是中国鲎发展的不同阶段的幼体。由于中国鲎的幼体和成体分布在不同的生态区域里,为了适应不同的生态环境,形成了黄色或蓝色等不同保护体色。所以“黄皮鲎”、“蓝皮鲎”不是一个新种,而是中国鲎的同物异名而已。
“黑皮鲎”则是中国鲎或者圆尾鲎更早期的幼体,它们为了适应滩涂的环境而具有黑色的保护色。“鬼仔鲎”,又叫“鬼鲎”,其实是指圆尾鲎的成体,只是因为这种鲎有剧毒,一旦误食,有性命之虞。
过去梁广耀等人报道在广西的北部湾和香港有南方鲎,但经过廖永岩的分析和调查,北部湾的“南方鲎”实际是中国鲎的幼体,而香港的分布则是以讹传讹。
大若鲎,小若豆
中国的南方海岸线是鲎类主要的生存地,尤其福建是盛产鲎的区域。因此闽南的人,对这类动物最不陌生,有非常多的俗语和鲎有关。比如“大若鲎,小若豆”。这句俗语的大意是指:大的太大,小的太小,不均匀。因为鲎的体积与一粒豆相比,差距太大,不相匹配。
中国的两种鲎中中国鲎是最大体型的鲎类,雌鲎全长65cm,最大可达85cm,而雄鲎约为55cm。闽南的俗语中就是指的这个。
而另一种圆尾鲎,则属4种鲎类中最小型的,雌性全长大约为30cm,雄性大约为28cm。
一对中国鲎大小和一对圆尾鲎大小的比较(《中国鲎生物学研究》)
鲎角鲎蛲(音同挠)
因为鲎形态怪异,但在海滩上又慢吞吞,因此,闽南俗语中比喻有的人办事不利索、迟钝就叫做“鲎角鲎蛲”。
但鲎的生存方式远远比这个复杂。每年冬天成年鲎生活于沿海、海口及浅海等20-30m深的沙质海域中过冬。春天水温升高时,成鲎迁往浅海域觅食和产卵。每年6-9月成鲎会成对爬至潮间带高潮线附近沙滩掘沙产卵,体外受精。鲎卵大约需要50d左右孵化成1龄幼鲎。幼鲎则栖息在潮间带的泥滩内。
鲎的生境示意图(吴松霖《鲎的史诗》)
不同发育阶段的鲎(《鲎的史诗》)
鲎的运动(图片来源于网络)
不同年龄阶段的鲎体长比较(《鲎的史诗》)
双鲎无一偶
每年6-9月是鲎的繁殖季节,雄鲎趴在雌鲎的背上,成对地爬上沙滩挖穴产卵。雄鲎周围海水因扰动而产生气泡(称为“鲎沫”),这成为渔民寻找鲎的最好的指标。捉鲎的人,迅速潜入水中,准确的抓住雌鲎的尾巴,这样能双双抓住,否则只能抓到一只雄鲎,雌鲎则乘机溜走。所以,“双鲎无一偶”是比喻有人办事不好、不完整。
我国宋代罗愿在《尔雅·翼》中已有描述:“雌常负雄,虽风涛终不解,故号鱼媚,失雄则不能独活,渔者取之必取双,故吴都赋云乘鲎鼋鼉”。沿海居民誉为“海底鸳鸯”、“夫妻鱼”,以此赞扬鲎的爱情。
时至今日,经过对鲎的生活史长期的研究,台湾大学陈章波教授等指出,雌雄鲎只是在繁殖季节才会抱在一起,这样从海中爬到潮间带产卵的时候,才能既省时又省力。而且,雄鲎为了紧紧抱住雌鲎,还特化出两对钩状的步足,可以把雌鲎牢牢的抱住。而回到海里时,雄鲎和雌鲎则会分开,看起来像是雄鲎浮起来而雌鲎沉下去。
做草笠毋惊日曝,做鲎瓢毋惊汤烫
这是说,斗笠是用来防晒的,鲎勺是用来舀热汤的。这句话是鼓励人遇到困难时要坚韧,不断的激发潜能以对抗恶劣环境。
鲎的壳类似于昆虫,是几丁质的,非常结实,。而鲎在成年之前,每生长一龄,便会蜕一次壳。过去渔民将鲎壳捡回来作为盛水的器具,称为“鲎靴”、“鲎杓”之类。
台湾金门的居民则会把鲎的腹部画成老虎的样子,悬挂在门楣上以怯邪镇宅,称为“虎头牌”。
金门地区的虎头牌(《中国鲎生物学研究》)
厦门大学洪水根教授从事鲎的研究30余年,他形容“鲎全身是宝”。
鲎的血液由于有血青素,是蓝色的,其中的血细胞99%是由变形细胞组成。鲎的血液中变形细胞溶解物经过无菌冷冻干燥能够制成鲎试剂,能够准确、快速地定性或定量检测样品中是否含有细菌内毒素和(1,3)-β-葡聚糖激,判断人体内部组织是否因细菌感染而致病。而从鲎血液中提取的化学物质也同样具有很高的医学价值。
鲎的特殊眼睛结构和外壳结构是重要的仿生学素材。鲎的眼睛是研究大脑调控视网膜敏感度的最佳模型。1967年,美国科学家Hartline等人,因此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奖。鲎的外壳能够经受风浪,又不沉于柔软的海涂,建筑学家据此设计出“鲎式轻型水坝”,应用于堤坝建设。
鲎出现在4亿5000万年前的古生代奥陶纪,恐龙尚未出现,鱼类亦未崛起。现生种与2亿年前的化石之间少有变化,是当之无愧的活化石。
4亿年来鲎经历了五次生物大灭绝,凭借极强的生存方式度过了环境巨变,又何其幸运的从沧海桑田中剩余的一支又演化成4个类群。我们可以从DNA、从生态去追溯鲎类种群的过往,追溯古代的环境变迁。但如今,种种研究表明,这个物种的种群数量在过去的20年里,迅速下降到难以开展种群调查了。
鲎的未来毫无疑问,同整个地球的命运一起,都掌握在人的手中。如果,我们再不做点什么,连活化石都不能延续,下一个会是谁呢?
依以下文献节选编辑:
张志雄(编),2012,鲎的史诗——台湾三棘鲎保育特展.国立海洋生物博物馆,中国台湾。
洪水根,2011,中国鲎生物学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中国厦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