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泉州六日游


河边春意渐浓。绿柳依依,花树绚烂。一颗旅行的心,不停地跃动。

跟闺蜜聊天,一拍即合,自由行,说走就走。

闺蜜想去泉州,且机票正打折,很合适。

我赶紧百度。泉州人口800多万,GDP排名全省第二。泉州是联合国唯一认定的海上丝绸之路起点,首批国家历史

文化名城,世界遗产城市。哇,这些字眼,很吸引人。

闺蜜为人爽快,我们当晚订下机票酒店,来一场泉州六日游。

第一天

飞泉州。到晋江机场后,近晚上7点。坐k602路公交,约40分钟到培元中学(票价4元)。再坐小白车(票价2元)到舒曼酒店。一路所见跟其他城市大同小异,但毕竟初来乍到,陌生感中夹杂着一丝神秘。

安置好行李,出来吃了一碗卤面。黏黏糊糊,跟北方卤面大不相同,但味道不错。


第二天

酒店对面就是西湖公园。我们六点起床,笑着说去公园跑步。一进公园,哪还顾得上跑步,眼睛都不够用,手机拍起来。

西湖公园
榕树
榕树


晨曦微露,湖光山色,静谧恬淡,美不胜收。

最惹眼的的那些榕树,高大、葱郁,好像每一株都有上百年历史。每一条枝干和气根,都在诉说着过往的故事。

火红的木棉在蓝天中怒放,吸引着我们惊喜的眼神。


有了刺桐花的围环绕,才有了刺桐阁的由来吧。

刺桐
刺桐阁


古树,碧水,红灯笼,好一副雅韵美景。

出了公园,看到路边大榕树下,老人三五成群,打牌、闲聊,真觉世态安稳,岁月静好。

早餐去酒店附近小店吃了一碗面线糊。这是泉州特色小吃。是细如发丝的面线和番薯一起煮成的糊。里面可以加各种配料:大肠、小肠、炸醋肉、虾、海蛎、卤蛋等。非常美味,喜欢。

远记面线糊


早餐后,坐上小白去了钟楼。小白是泉州的一种小型旅游车,是一种小公交,在古城区内通行。票价两元,招手即停,非常方便。

小白行驶在中山路,两边都是中西合璧的联排骑楼,红砖古厝,很有特色。小白司机说,骑楼上的雕花,已有上百年历史。


中山路骑楼
西街的老记面线糊
泉州地标性建筑——钟楼


钟楼,东亚文化之都 泉州的中心地标,始建于民国23年(1934年),位于泉州中山路与东、西街交叉口的钟楼,钟楼高13.8米,由留英设计师设计,本体以西洋风格建造又融合闽南风格,是福建省首屈一指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钟楼以西就是著名的西街。


街上店铺林立,售卖各色特产和小吃。面线糊、手工麻糍、土笋冻、满煎糕,牛肉羹,咸饭、醋肉、海蛎煎、四果汤等。挑着吃了几样,除了土笋冻,其余都好吃。

走着走着,就到了开元寺。不要门票,随便进。

开元寺东塔
开元寺西塔

开元寺是泉州最大佛教寺庙,有1300年的历史。寺内有东西双塔,都是宋朝建筑。

开元寺双塔,中国古代佛塔。位于福建泉州市西街开元寺,东塔名镇国,西塔名仁寿,耸立于东西广场,相距约200米。东塔始建于唐咸通六年(865),为木塔,宋宝庆三年(1227)改建为砖塔,嘉熙二年至淳祐十年(1238~1250)重建,改为石塔。高48.24米, 塔基须弥座上有浮雕的释迦牟尼本生故事30多幅。塔身的每一门龛有浮雕的佛像,雕工精细,神态生动。西塔始建于五代后梁贞明二年 (916),初为木塔。北宋时改建为砖塔。南宋绍定元年至嘉熙元年(1228~1237)改建为石塔。高44.06米,双塔均仿楼阁式木塔结构,八角五级,巍峨壮丽,为石塔建筑的珍品。

最喜欢寺内绿树遮蔽的广场,有很多石桌石凳,供游人休息。望着眼前美景,吹着不冷不燥的微风,惬意的感觉无以复加。

特别喜欢寺内环境


有几棵樱花树,花开得粉嫩,有不少游人围观拍照。后来在路上,听到有女孩跟同伴说,要去开元寺看樱花。看来,寺里的樱花树也是一景。

绚烂樱花

看完了东塔就去看西塔。路标显示有弘一法师纪念馆。闺蜜不去,我不好自己去。于是就去看大雄宝殿。闺蜜是基督教徒,不进去。我出来后,还想去看弘一法师纪念馆,闺蜜原地等我,我速去速回。

弘一法师纪念馆
弘一法师自画像
弘一法师圆寂次日
徐悲鸿为弘一法师画像


逛完西街,已到饭点。沿街行走,看到阿山姜母鸭饭店门口有多人等座,于是加入等候的队伍。半小时后,开始用餐,姜母鸭没有半分,只卖一只,售价120元,味道特别赞。我俩又点了一个空心菜,基本没剩什么,吃得饱饱的。

饭后,坐上公交车,去了闽台缘博物馆。该馆主要是展示闽台文化渊源。

泉州闽台缘博物馆
泉州博物馆

出来后走一站地,就是泉州博物馆,当时已经4:40,博物馆4:30前可以进入观展。对面就是西湖公园北门,我们在湖边长椅上小憩,望远山朦胧,碧波荡漾,好不惬意。稍后沿着湖边,溜达着回了酒店(公交两站地)。

因为午饭吃得晚,又比较瓷实,就没吃晚饭。

第三天

公交车八站地,到达清源山。票价70元。进入景区,很快就到了老君岩。此处的老子塑像是中国最大的道教石雕。相传,老子骑着青牛西出函谷关,云游至此显圣成像。旁边一石刻字“老子天下第一”。

再往上到“无尘台”,这是清源山上道教与佛教的分界线,“无尘”二字为弘一法师所书。

无尘,寓意无欲无刚,超然度外的一种境界。

无尘台
俯瞰西湖、闽台缘博物馆


在无尘台,还可俯瞰泉州市景。闽台园博物馆和西湖,历历在目。

接下来就是弘一法师舍利塔。塔旁有弘一法师塑像,还有法师圆寂前所书“悲欣交集”墨宝石刻。


接着往上攀登,看到了一棵很大的莲雾树。树上花已开。据传,这棵树是施琅从台湾移植至此。


时至中午,到达半山腰。有一院落提供午饭。我们点了一笼小笼包,另每人一碗花生。包子极袖珍,花生汤非常好喝。

香甜的花生汤

饭后未做停留,直奔天湖。

湖水清幽,游鱼嬉戏,树色葱茏,长桥壁立。

与闺蜜湖边石凳小坐,享自在时光,聊闲话家常,人生一大乐事。

回程六站地,是泉州博物馆,下车一览,补上次遗憾。


泉州十八景(没照全))
欧阳詹
南音琴谱


回酒店拿上行李,坐上小白到下一个旅店——绿泉酒店。

第四天

乘19路公交去洛阳桥。

景区的路,在一条寻常小巷里延伸。离巷口不远,一处民房的墙壁上书写着余光中题字,一下子感觉小巷不寻常起来。

江水东流,海波倒灌


多少人走过了洛阳桥。


                  ——余光中

满满的一面墙

前又有炮仗花盘于一面墙上,美感瞬间拉满。一路前行,两侧民居门口,多有老人正在剥海蛎。突然间豁然开朗,一座石桥立于眼前。

洛阳桥




洛阳桥,曾用名“万安桥”,是现存最早的跨海梁式石桥,是中国福建省泉州市境内连接台商投资区和洛江区的一座桥梁,位于洛阳江水道之上,也是著名的跨海梁式大石桥,素有“海内第一桥”之誉,是古代“四大名桥”之一。

洛阳桥长731米,宽4.5米。桥的南北立有护桥石将军,面目均已模糊,这是千年的时光和沧桑的印记。

与闺蜜漫步古桥之上,凹凸不平的石板条间,偶有缝隙,可见桥下悠悠碧水。

南边桥头,便是民居巷陌。路边有指示牌,说前方两百米有千年古庙。我一听千年古庙,来了精神。闺蜜说200米也够远,不愿去。于是,她转街,我去寻找古庙。

沿路都是农家屋舍,路边种着时令蔬菜。有的人家门口种的是鲜花,还有一片黄灿灿的油菜花。有几个老妇在自家菜园儿里收拾。有一个一铲子下去,拔起一根生菜。还有一个正在拔一根胡萝卜,身后等着两个三四岁穿着一样裙子的小女孩儿。日常生活,此时看来,满是静好。

民屋多为石筑,有新有旧。有一家,门前是四四方方的小菜园。门内一棵大树覆盖了整个院落。

约200米后,一转弯,义波祠呈现眼前。门口对面,有一中年男子正坐在小板凳上写生。我问他可以进否,他点头说可以。

进门后,大厅正中尊塑像,从左到右,分别是:关公、朱熹和义波和尚。

我拍下了关公和一波和尚的文字说明。

《義波和尚肉身塑像傳世千年


北宋皇裕五年(1053年)郡守蔡襄主持在万安古渡上建洛阳桥。洛阳江畔的奄边村有一所白沙寺,里有一位名叫義波的和尚,竭尽心力为建桥募集资金,受到不少朱门豪富的刻薄嘲笑。他辛辛苦苦地把俯首讨来的每一个铜钱都用在造桥事业上。

无论严冬酷暑,这位僧人总是不辞辛劳四处奔波,热心为民工烧茶、送饭,还时常上芒鞋山采集草药,为患病的工匠治疗。

有一回,由于连日风雨,伙房里的柴草都烧光了。临时从山上砍下的柴草,湿漉漉的也烧不着。为了照常施工,早日建成长桥,義波僧悄悄地掩上了伙房的门,毅然把自己的双脚伸入灶膛中,代替柴禾烧饭。说也奇怪,義波和尚的双脚顿时象两根熊熊燃烧的薪木,升腾起炽烈的火焰。当他的双脚烧成灰烬时,伙房里一大锅、一大锅的饭都煮熟了。造桥工匠无不感动得流下热泪。

義波和尚后来在洛阳桥旁坐化升天,当时就将他的肉身塑成佛,持续千年供奉在洛阳桥畔的義波祠里。(称真身庵)

从庙里出来,去跟闺蜜汇合。彼时闺蜜正在一家小店,看人家给顾客往头上簪花,那是泉州蟳蜅女的一种装饰,配着花衣花裙,非常漂亮。

店家的广告


从桥上往回走时,望向水面,总觉得有些异样。突然间恍然大悟,刚才的盈盈绿水少了很多,露出了水底的桥墩和泥土。原来是江水落潮了。庆幸我们来得很是时候。


回去的路上,在一家小店吃了午饭。咸饭加丸子汤。咸饭凑合着吃了,丸子汤有股怪味儿,没喝。饭后去了菜市场,看看这里都卖些什么。各式绿菜很新鲜,还有各式海鲜。在门口水果店,买了西梅、杨桃和耙耙柑。然后仍坐19路公交回酒店。

第五天

闺蜜要去基督堂做礼拜,我准备在附近随便逛逛。我俩一起步行导航前往,闹市中看到教堂的尖顶时,我俩各奔东西。刚走两步,发现承天寺竟在眼前,我为这意外的巧合感到惊喜。寺院也在闹市区,南边紧邻一所中学,对面是基督堂,各安其事,互不干扰,自然和谐。

承天寺

进得门来,首先看到一个侧院——月台别院,弘一大师曾在此居住。展室整洁,墙上挂有书法条幅,墙角花架上有兰花一盆,屋正中,有大师伏案书写的蜡像,给人一种室雅兰馨之感。

寺内两座庙舍之间的一块草地,是弘一法师的化身之地。大师已去,瞻仰此地,令人唏嘘。

寺庙建筑风格依然是闽南风格,飞檐如船。长廊风格各异,每一进院落都不同。



寺内榕树参天,院落幽静,是洗耳静心的好地方。

闺蜜去的那家基督堂昨日已做礼拜,所以她又去了中山路上的泉南堂。

我则去了几百米外涂门街的清净寺。期间路过铜佛寺,泉州的寺庙可真多啊!


清净寺是全国十大寺庙之一,且是唯一上榜的伊斯兰教古寺,是中国人民和阿拉伯人民历史文化交流的见证。

墙边树旁是千年古井


离清净寺不远,就是关岳庙,很想一看。恰在此时,接到闺蜜电话,她做完礼拜出来了,去钟楼得我。

关岳庙门口,烧香的人群熙熙攘攘,好不容易挤到入口。门内的人也不少,抽签的人特别多,摩肩擦踵。我未做停留,直接从出口出来。

坐上小白车,直奔钟楼,与闺蜜汇合。

因是周日,西街上的游人,比我们上次来时多了几倍。各种店铺前,都很热闹。尤其是上过央视的“吴氏手工麻糍”,门前排队的就有二十几人。令我们瞠目结舌。前次从此经过,游人寥寥,并未觉得怎样,只品尝了对面的黄氏麻糍,如今这般情景,顿时令我们感觉错过了天下美味。

吃了一碗肉燕,22元,数量不多。貌似北方的馄饨,但外皮非常有韧劲。

因上次逛完开元寺就从西门出去了,没看到白岩松力挺泉州的一句名言题字,回去后还引为遗憾。这次重游,正好可以一觅芳踪。

整条西街逛完,也没有看到。问了很多人,都说不知道。于是问百度,才知在裴巷的小西埕。


当我看到那面白墙上的题字时,感觉这次出行已经圆满了。


剩下的就是随意打发时间了。我们在中山路上闲逛,走累了,招手“小白”,要去中山公园。到站时,对司机说,并不想去公园,只想在附近转转,到前面哪里热闹,就在哪里下车。司机师傅也很好,开了几分钟后,到一巷口,叫都督巷。司机说,巷里有个景点,叫小山竹丛,朱熹曾在此讲学。我一听有朱熹遗迹,又来了精神,一定要去看看。


于是二人下车,信步进入小巷。走了约100多米,就见一溜店铺之间有一小道,道旁有一小景:绿竹,假山,红砖下的白墙上,四块圆形木片上,刻有“小山叢竹”四字,其中“叢”字,不认识,百度后,方知是“丛”的繁体字。

小巷两旁是民居,楼下种着矮竹,看上去并无非凡之处,实则曲径通幽,别有洞天。绿竹,鲜花,草地,凉亭,屋舍,恬静,淡然,似花园,似书院,俨然一个远离尘嚣的清净之地。

看了宣传栏介绍,才知此地是泉州名胜旧八景之首,因欧阳詹(泉州第一进士)、朱熹及弘一法师再此留下足迹,成为名闻遐迩之地。

欧阳詹(759-800),字行周,泉州晋江(今晋江池店潘湖村欧厝)人,唐代文学家,博罗县丞欧阳昌之子。唐代福建文化崛起的代表性人物,唐代古文运动早期的参与者,儒学复兴思潮的积极推动者,与韩愈、柳宗元等人有交往。

三十岁以前求学、生活在家乡泉州,此后北上开始宦游生涯。经多番试举,于公元792年登进士第,与韩愈、李观、崔群等二十二人同登金榜、时称"龙虎榜"。贞元十五年(799年)担任国子监四门助教,在任上全力支持和参与韩愈、柳宗元等人共同倡导的古文运动。卒时四十余。欧阳詹逝后,韩愈为作《欧阳生哀辞》有云:"生不显荣于前,又惧其泯灭于后。"

泉州人为欧阳詹在此处建了“不二祠”。


"不二祠"为泉人对欧阳詹祠堂的尊称。不二堂原供奉欧阳詹塑像,高丈余,衣冠庄严。龛额上之"不二"木匾为后人特地搜集欧阳先生墨宝之"不"与"二"两个字镌刻制成。所谓"不二"是指专心不二的意思;另有欧阳詹系泉州人第一个登进士第,堪称独一无二的说法。

此地还有诚正堂,实乃一图书室,室中是木桌木椅,供人看书。

其中一面墙的书架上,全是与泉州有关的书籍,对面书架上现代的各类书籍。两个书架之间,则是存放弘一法师有关资料的书柜。

这里的图书,只可室内阅读,不可带出室外。

翻阅了一本印刷质量极好的福建建筑画册,摄影师把福建诸多城市的特色建筑,一一精美地呈现,真是大饱眼福。

出得堂来,是一幽静小院。三面长廊,正前和右手边的长廊连着长排木椅,左侧则是两个石桌,每桌配有四个石凳。

我和闺蜜坐在石凳上,拿出在西街上买的水果和蛋糕,安心享受下午茶时光。

旁边坐着一个附近幼师学校的学生,正在画色卡,本是江西人,父母在此做生意,跟随至此。我们问她泉州好不好,她答“好”,很习惯这里的生活。

此处闹中取静,鸟鸣声声,碧草青青,绿竹环绕,微风不燥,与友人共享美景,神爽气清,意平心定。耽于享受,停留许久,以至忘了参观“晚晴室”。“晚晴室”有弘一法师的生平介绍,还有再现的他曾住锡的寝室,没有看到,有点遗憾。来前的旅游攻略里,并没有这个景点。因小白司机的推荐,已是意外收获,虽有小小遗憾,也可释然。


兴未尽,不得不返,恋恋不舍,步出小园。乘公交回酒店,为了方便倒车,路过舒曼酒店。想想这几日,好多地方已经看了好几遍,好似我们在原地转圈,唯一的好处就是,熟悉中透露出亲切感。

晚餐点了外卖。一份花生汤,一个银包金(似菜团子,外皮颇劲道,馅料没吃出什么菜)。

第六天

返程,回家。一切顺利。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6,378评论 6 481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8,356评论 2 38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2,702评论 0 342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5,259评论 1 279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4,263评论 5 371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036评论 1 28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349评论 3 40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979评论 0 259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3,469评论 1 30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938评论 2 323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059评论 1 333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703评论 4 32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257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262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485评论 1 262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501评论 2 354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792评论 2 34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