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九月二十号,上海外国语大学新传学院研究生校友周煜辉于回上海途中遭遇车祸,失血过多并昏迷不醒。当时,在校同学大多靠网络信息得以了解学长的情况。
九月二十六号,由微松江公众号推出的一篇宣称周煜辉学长死亡的文章,迅速在朋友圈刷屏。消息发出一小时后,经联系核实,周煜辉仍处于昏迷当中,由此可见微松江发送的信息是谣传。
然而,微松江公众号的简介赫然写着“上海松江最具影响力的微信公众号”,不禁令人心寒。
在新网络时代,每个人都可以发声。创建自媒体的成本达到前所未有的低,一个公众号,一个电台,或是直接作为个体于社交网络述以观点,伪以事实,都能于秒计的速度传播成百上千人。
网络已改变了过去电视新闻或纸质新闻的信息落后,从益处看似乎的确可以于危难时救性命万千,而随之而来的危害却藏于生活的各个角落,其中之一便是谣言惑众。
谣言从何处来?从对谣言发布者的统计来看,一般可分为以猎奇和以利益为目的。一方面是学生、打工者等出于玩乐心理而发布,一方面是媒体为点击率、商家为打击对手而造。
都言谣言止于智者,然实际是谣言难止于智者,且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网络谣言的自身特点。####
传播方式的便捷性,范围的广泛性,源头的隐蔽性,途径的多样性等等,无一不对控制的难度加码。对谣言的实证是困难的,过去还可用搜索引擎查找相关资料,如今搜索结果仅为满目相同的所谓新闻,而稍有技术含量的搜索也不能苛求于众。再者,网络端的谣言发生于地理位置数百公里的远方,孰真孰假,难以为辨。
第二,公民科学知识的欠缺。####
一度造成恐慌的“滴血食物传播艾滋病”消息,以及造成板蓝根被疯抢的“板蓝根预防埃博拉病毒”传闻等,本可因学识而不攻自破。然而据统计2014年我国具有科学素养的民众仅为4%,在许多谣言蛊惑下,人们大多选择跟风,“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好在如今官方或民间的团体都开始致力于“谣言粉碎机”,传播知识,望谣言能止于众。
第三,社会责任感与道德自律的淡薄。####
坐在电脑前,敲下键盘,其产生的影响在虚拟空间、网络另一端,与在现实生活的作为是不一样的体验。而躲在屏幕背后,便以为躲在了大数据的角落,更是错误的看法。每个人都从自身做起是必要的,将“慎独”的自律准则牢记于心,并将网络也视为另一种社会、承担起守一片净土的责任感,不传谣不信谣。谣言止于智者,更止于道德自律。
第四,政府形象渐衰及防范意识薄弱。####
关乎重大事项的谣言如地震、疫情、爆炸、法律改革等之后,一方面是政府或有责任方辟谣方式落后、局限性大,一方面政府出面解释原因时已难以获得民众信任。在微博进入各家各户的当下,政府等部门还选择到所谓官网发布辟谣消息,效果可想而知;而大灾背后对事故的避而不谈,只会让人们更倾向于轻信所谓专家、谣言。天津爆炸案发生后,谣言遍布网端,而政府辟谣的节奏太缓;在开新闻发布会,各方求问原因与事故细节时,发言人规避躲闪或直言“我不清楚”的姿态,令人失望。谣言止于智者,更止于信息公开透明。
第五,法律空缺与处罚过轻。####
谣言散毕,多数以“未查清事实”“实感抱歉”等字句表达歉意,而直接删除记录,保持沉默者也云云众矣。2013年,关于谣言的惩罚措施初次面世。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5000次以上,或被转发次数达500次以上的,可构成诽谤罪。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因源头难觅,办案成本高,且处罚较轻,还是有不少人人铤而走险,甚至声称“不过是五日拘留与五百元罚款罢了”。谣言止于智者,更止于法律完善。
然而,现实的骨感不妨碍我们期待理想的完美。当人人均有辨识之力,则人人为智,也就不需智者;当社会各方各面均担起责任,则源头为塞,谣言不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