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夜,刷微博。看到一句鸡汤:
你感觉累,是因为既无法忍受目前的状态,又没能力改变这一切。
真正是说到心底去了。(我们总是习惯将合符自己心意的东西轻易的接受。不管是人、事、抑或文字。)
因着这样的情绪,想起暑假看得断断续续,却又印象深刻的那本《无声告白》,顺手抽出来重翻。
习惯在别人的故事中注释情绪,通过文字获得逃离和安宁。
这本书是美国华裔作家伍绮诗著,虽然封腰上注着“2014美国年度图书第1名”,但开始几章并不是特别吸引人。所以前面几天,我都是翻一阵就放下,没事又抓起来看几页。没有那种爱不释手、一气呵成的激情。
作者是以玛丽琳女儿莉迪亚的失踪、死亡为引子展开的。虽然这可以一下子吸引住喜欢看故事读者的眼球,也使整本书的情节设计精巧精密。但,对于我这种看故事只喜欢看直白《故事会》的读者来说,未免有点故弄玄虚的累。
直到第四章,玛丽琳的母亲过世,她处理完母亲留下的房子,想着母亲的一生。“她难过吗?是的。她难过。为鸡蛋难过。为一切难过。”她在雨中驾车离开:决不。她对自己发誓,我决不能活得像她那样。
于是,那个夏天,她离家出走,去大学继续学习,去追寻自己的梦想——做一名医生。。。直到这时候,故事背后支撑人物的精神状况,才真正吸引住我。当天就迫不及待地追看完了。
长叹。
如果光看前面的故事,詹姆斯是一个勤奋、腼腆的教授。唯一特别之处,在于他是华人,一个华人在美国通过努力奋斗,最终成为教授的成功故事。但随着情节的推进,作者深入地挖掘出这种努力背后,作为一个异族人所忍受的害怕和担忧。他用尽全力,一心想融入他所生存的社会,但肤色、种族的不同,人类本身先天的差异,是他无论如何努力,也无法改变的现实。
而玛丽琳,一心想摆脱母亲对于她的期待,不想做一个只“掌握蛋的六种基本烹饪方式”的主妇,她的愿望是做一名医生。所以当婚后多年的她发现,自己竟然不知不觉中,过着她年轻时一心想逃离的主妇生活时,特别难过。她用最后的力气逃离,却因为现实的限制,不得不重新回到家庭。于是,她只能把自己的愿望,寄托在女儿莉迪亚身上。
莉迪亚因母亲离家出走而害怕,以为是因自己和哥哥做错了事没有满足母亲的期待引起的。随着母亲的回归,莉迪亚发誓再也不惹母亲生气:“她要实现母亲的每一个愿望”。开始背负起母亲期待的莉迪亚,按照母亲的愿望,过着没有自己的生活,最终,带着无法负荷的重压,走向湖中自杀身亡,从此解脱。
很沉重的一本书。歪果仁也许更欣赏其中关于种族、性别的主题揭示,而作为一个华人读者,或多或少,我们会在书中,找到类似的情结:关于父母的期待、关于努力背后的恐惧、关于对担负着无力改变的事情所感到的累。。。
当时就想感叹几句,一时静不下,加上久不打字,怕自己会半途而废,拖着。然后,在这样的某个夜晚,从心底浮上来。
当你用心去思考别人的故事时,可以暂时从自己的困顿中逃离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