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意识形态和乌托邦
第七部分,由非评估性概念向评估性概念的转变
因此,看起来,始于吾人主要用于掌握不断变化现实之意识形态之非评估性概念,吾人已经不经意间引导至一评估性认识论,并且终至形而上学之本体论。在吾人目前之论证中是非评估性、动态之观点,也在不经意间,变为针对某一思想地位之武器。原本仅为简单之方法论技巧最终呈现为一世界观,以及使非评估性世界观产生之工具。在此众多例子中,唯有在行为结束之后,吾人最终才意识到其根源頍,这些动机最初驱使吾人将每一既定价值付诸行动,并将其视为普遍历史过程一部分。
至此可知,吾人已经引入曾经未察觉之形而上学之本体论式价值判断。但是,唯有那些作为上一代受害于实证主义偏见之人,以及那些相信完全摆脱认知论,形而上学,和伦理中仍存在可能性之人,才对此种认知感到震惊。事实上,真正从事经验研究之人,越是察觉到其思想中的先入为主之见,越能清晰的认知到,此经验过程也仅能在某些经验式、本体论式及形而上式的判断,以及由其推导出的假设之基础上进行。从不做决定之人,也从来不会有疑惑,甚至没有建立一种使其可以寻找问题并从历史寻求答案之猜想之能力。幸运的是,实证主义的确致力于某些形而上式、本体论式的判断,尽管带有反形而上式的偏见,并自称持相反观点。其对于进程及朴素实在论之信仰,恰是这类本体论判断之案例。正是这些先入为主之见,使得实证主义带来诸多贡献,部分内容未来还可能被提起。而先入为主之见之危害不仅在于,事实上他们确实存在,或者存在于经验知识之前。其根本在于,自传统以下之本体论阻碍了新的发展,尤其是基础思维模式,并且,只要传统理论框架之特性在不容质疑之情况下,吾人将一直处于静态思维模式之下,而该模式已经不适用于如今历史及思维发展阶段。因此,真正需要的是,时刻不停的意识到每种观点皆是某种特定情境,以及通过分析找到这些特质之构成。清晰明白的承认,经验知识之构成及实现基础,其实暗含了形而上的假定,相较对于一方面对该假设之存在之口头抵赖,另一方面又在内心暗自认可的情况而言,对于研究之阐明及发展有着更多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