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与拾得,是佛教史上著名的诗僧。相传曾经是唐代天台山国清寺隐僧,行迹怪诞,言语非常,据说是文殊菩萨与普贤菩萨的化身。
最著名的是那一段问答录,摘记如下:
昔日寒山问拾得曰: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
拾得云: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寒山云:还有甚诀可以躲得? 拾得云:我曾看过弥勒菩萨偈,你且听我念偈曰:
有人骂老拙,老拙只说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
涕唾在面上,随它自干了,我也省气力,他也无烦恼。
这样波罗密,便是妙中宝。若知这消息,何愁道不了?
人弱心不弱,人贫道不贫,一心要修行,常在道中办。
世人爱荣华,我不争场面;名利总成空,贪心无足厌。
金银积如山,难买无常限;古今多少人,那个活几千。
这个逞英雄,那个做好汉,看看两发白,年年容颜变,
日月像抛梭,光阴如射箭,不久病来侵,低头暗嗟叹,
自想年少时,不把修行办,得病想回头,阎王无转限。
马上放下手,回头未为晚;也不论是非,也不把家办,
也不争人我,也不做好汉,骂着也不觉,问着如哑汉,
打着也不理,推着混身转,也不怕人笑,也不做脸面,
几年儿女债,抛开不再见。好个争名利,转眼荒郊伴。
我看世上人,都是精扯淡。劝君即回头,单把修行干。
做个大丈夫,一刀截两段;跳出红火坑,做个清凉汉。 悟得真常理,日月为邻伴。”
细细读来,感触颇多,哲理性极强。
我数次前往天台,当场名胜基本都已看过,看到了寒山子隐居地,也曾数次去苏州寒山寺,体验枫桥夜泊的浪漫,而且初闻寒山二字,当在寒山寺,所以对寒山的故事感兴趣起来。
寒山寺位于苏州城西古运河畔枫桥古镇,始建于南朝萧梁天监年间(公元502~519年),初名“妙利普明塔院”。相传唐代高僧寒山自天台山国清寺来此住持,唐代贞观年间改名为寒山寺,成为吴中名刹。唐代诗人张继举棹归里,夜泊枫桥,一首《枫桥夜泊》脍炙人口,寒山钟声传播中外。但也有人说寒山并未来过寺院当住持,有另外一段故事:这与当年的台州刺史闾丘胤有关,闾丘胤受封干禅师指点到天台山“记谒文殊”,而在寒山面前却是屡次碰壁。虽然是屡遭碰壁,其并没有灰心,反而是更加相信寒山乃文殊之化身。一直以来,其都在寻找寒山的踪迹。几年之后,闾丘胤因有公务经过苏州,在城外封镇看到路边有个卖草鞋的老人,衣衫褴褛,头发蓬松,但面相好熟。再细看,发现是寒山,不觉五体投地,叫一声:“师父在上,弟子闾丘胤顶礼了!”那老人说一声:“使君看错了,谁是你的师父?”话未说完,拔腿就跑,草鞋也不要了,消失在通往狮子山的道中。
闾丘胤一抬头,不见了老人,便慌忙起身追寻。可是才走了三五步,就见那老人已经过了江桥,一眨眼的功夫,便消失在通往狮子山的途中。
再一次与寒山失之交臂,闾丘胤神情沮丧来到了到滨河的一座寺院——妙利普明塔院。于是就向寺僧打听有关情况,但大家回答却是不甚了了。寺僧说:那位卖草鞋的老人住东庙里廓下,至于他的来历,无人知道,我们也从来不过问他。 闾丘胤告诉寺僧,此是文殊菩萨化身,不可轻慢;并道出了自己的心事,同时提出要求,希望能借此寺来纪念那位老人。不知是出于对官员的尊重还是出于对文殊菩萨的崇拜,抑或是兼而有之,没有费什么口舌,闾丘胤的提议就被接受了。很快一座原来已经破落的塔院修整一新,光彩夺目,并改名为寒山寺出现在世人面前。
寒山,一位没有住持过但却深深的影响了妙利普明塔院——寒山寺的人,直至今日,在寒山寺仍然供奉着他的石刻圣像,这不仅仅是对这位圣人的纪念,更是一种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