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是分享者,而不是评判者
常常有家长和我说,他们的孩子上初中开始就不爱和他们说话了。家长想关心孩子,了解孩子在学校的事情,孩子总是会用这几个字来打发他们——“嗯,还行,凑合”。
对此,家长抱怨说,孩子一回家就躲进自己屋里,不到吃饭的时候不出来,吃饭的时候也是低着头不说话。这让家长们既觉得伤心,又有点害怕。伤心的是,孩子不愿意和他们亲近了;害怕的是,和孩子越来越疏远,对孩子的情况会变得一无所知。
首先,和父母的适度疏远是青春期孩子的正常成长现象。对此,不必大惊小怪。但是,家长也需要及时进行自我反省——是不是一直在扮演“评判者”角色,导致孩子不愿意搭理自己了?不用问孩子,问问自己,我们这些成年人喜欢和什么样的人交往聊天呢?
我们喜欢这样的人:与我们有共同的兴趣、乐于分享,喜欢听我们说话、不会瞎提意见、不会胡乱评判。
家长和孩子的沟通是什么样的呢?对孩子的兴趣要么一无所知,要么无比轻视,和孩子交谈只有一个话题:成绩,成绩,成绩!从来不愿意听孩子分享感受,动不动就批评、论断孩子,还特爱给孩子提意见,总想显得自己比孩子懂得更多、道德水准更高。
试想,如果家长以这样的面目出现在成人世界,谁会和你交朋友啊!
唯独在孩子面前,我们不愿当一个平等的“分享者”,想成为一个居高临下的“评判者”。面对孩子,我们总觉得:“我是你爹你妈,当然有权力评判你!”
这样的角色错位自然会让孩子远离、逃避,谁想和一个动不动就教训指责人,还特爱讲大道理的人多说话呢?
成为一个好的“分享者”并不容易,既要有耐心倾听对方的感受,做到无分别心地接纳;也要有敞开心扉的勇气,告诉孩子你的真情实感,敢于让孩子知道你崎岖坎坷的心路历程。要真诚地与孩子交流,像面对知心朋友那样,跟孩子分享你自己从失败和挫折中学到的人生功课。
只有内心强大的家长才愿意成为和孩子平等的“分享者”,这样做的前提是我们已经与自己和解,内心那个批判的声音不再搅扰我们,对于发生在孩子身上的一切才有接受的胸怀。因为,你对孩子的种种不满,其实是你不满意自己的折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