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兰花草
济南的棋盘街,是个神奇所在。
因了在附近写字楼工作的关系,我租住到了棋盘小区,上下班走路也就5分钟,终于结束了赶公交车上下班,把好几个小时浪费在路上的日子。
因为离公司近,自然多了一些自由支配的时间。跟我同住的女孩子是个非常热爱生活讲究情调的小精灵。空闲我们经常会在小区溜达一圈,捎点小菜,买点红酒,偶尔三五好友摆个火锅,好不过瘾。
我一直以为自己没有那么容易迷路,咱当初地理学的还是不错的(自夸一下),但是刚住进来不久,我就因为不熟悉路况遭遇了迷路尴尬,并且有好几次,我转好大一圈都回不去家。我这才领略棋盘街的厉害。所以后来即便出来溜达,我却不敢独自走的很远。
正如老舍先生所讲“城内那么狭窄,城外那么宽敞……”,跟棋盘街平行的西边小街是佛山街,向南1000米左右衔接文化路,顺着文化路往东到历山路,方圆不过2里地,可就这小片地,却大有千秋。
棋盘街之所以得此名,都说是因为街巷深处的民居纵横如棋盘。
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历城县志•地域考》中最早出现了“棋盘街”的记载。
棋盘街社区改建前是由很多四通八达的小街小巷组成的,如龙凤街、太平街等,现在还能找到一些历史的痕迹。而这其中最有特色的,还要数主街道棋盘街。在棋盘街上,找不到一条死胡同,街道之间相互连通,并且每条都能通到外面的大路,因为街道房屋分布得太整齐,太相似,所以一不小心就要迷路。(确实不怪我路痴啊)。
如此平直整齐、排列有序的街道,像不像一个大大的棋盘?悲催的我,就是这样一次次迷乱在大棋盘里。
传说,以前棋盘街的东、南、西、北各有一个关帝庙,这四位关老爷闲来无事,就以这整齐的街道当作天然的棋盘,连着下了几天几夜的棋……
天作棋盘星作子,谁人敢下? 地作琵琶路当丝,哪个能弹?
棋盘街是济南的老街道,曾经遍布着古老建筑,有白衣庵、兴隆庵、乐善堂、太公庙、昭忠祠等,这些名字已然很陌生,古建筑也大多早已不在,留下的只是一段美好的回忆和传说供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老人们说,过去白衣庵中住的是道士,北面与它相对的还有一座尼姑庵,两庵之间有一堵影壁墙,构成“两庵一影”的景观。但是,尼姑庵已于数年前拆除,如今,在它的遗址上矗立着一座崭新的居民楼。
除了白衣庵与尼姑庵,棋盘街上还有一些早已消失且不为人知的古建筑,有个乐善堂,是专门救济穷人的地方,类似现在的慈善机构。民国时期,每到冬季都向穷人施舍米粥,许多穷苦百姓在棋盘街上排起长长的队伍,等待着喝上一碗热腾腾的米粥。
棋盘街上还有一座昭忠祠。1914年版的《济南指南》上曾记载,昭忠祠位于南关教场((如今的棋盘小区))以东。祠内祭祀的是清咸丰三年以后阵亡的将士,还有为阵亡将士守贞的妻子。昭忠祠是同治年间丁宝桢奏请朝廷所建,后来祠堂破败不堪,最终消失在这条老街上。
这些古建筑都在老街上没了痕迹,也在人们的记忆中渐渐远去,只留下一个个传奇和故事,偶尔被怀念棋盘街的人想起。不知道将来这里还会变换什么模样,我们期盼着老街的身影和历史能印在人们的心底,石基砖体,拱券门洞,悬山墙、顶覆小筒灰瓦,屋脊上有精美的砖雕,刻有二龙戏珠图案……
现在的棋盘街,已经不见旧时风光,只有纵横的街道依稀可见过去格局。偶尔路过,发现新修的街道两旁的街灯特意做成中国象棋棋子的模样,墙壁上装饰着中国象棋残局,明显地告诉游人这里就是棋盘街。
查阅资料才知道,在中国古代许多城市都有棋盘街,也大都以附近街道纵横交错,方格排列,形似棋盘而得名。现在北京的古玩一条街叫棋盘街,山东潍坊棋盘街在文庙前,短而宽南北走向长50米,形似棋盘;另外山西大同、山东济宁等地亦有棋盘街,恐怕都没了旧日模样,空留街名让人遐想。
不知道昔日那四位关老爷,看见如今这棋盘残局,会作何感想呢?
文|兰花草
不具繁华,惟凭淡雅与风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