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孤独,那就对了。
若是几年前的我,看到这句话,绝对第一时间举手抗议。但如今,它却成了我的人生信条,成为我与世界交流的一种方式。
现在的我,一个人在外工作。白日里为工作忙碌,下了班回到租来的小屋。在这座初来乍到的城市里,朋友不多,人家也都有各自的生活。大多数时间里,我都是窝在家中,或独自逛街、旅行,却也乐在其中。
要说孤独吗?是有点,可我并不为此沮丧。一个人的时光,莫不视为一段修行。
《岛上书店》加布瑞埃拉·泽文 著
最近枕边放着一本加布瑞埃拉的《岛上书店》,睡前总会看上一会。据说这本书之前上了豆瓣推荐的第一位,然而它吸引我的,是书封上的一句话:
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最艰难的那一年,将人生变得美好而辽阔。
书中的角色都是孤独的。不得志的出版社业务员、中年丧偶的书店老板……最艰难的日子里,他们与孤独作伴,一个人直面内心的伤痛,然后自我治愈,走出生命里的阴天。
以前遇到困难,我们总会理所当然的认为,会有父母、朋友陪我们一起面对。可人生漫漫,之后有很长一段路,都需要我们独自行走。但正是那份无人陪伴的孤独,才促使我们成长。
《少有人走的路》M·斯科特·派克 著
记得三年前第一次到外地上学,远离家人和朋友的我,在陌生的环境里格格不入。晚上躺在寝室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感到无比孤独。
直到在图书馆里翻到一本书,M·斯科特·派克的《少有人走的路》。
这本书对我影响很大。它不是鼓吹你封闭内心,无需和外界交流。而是强调,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随着年龄的增长,你得去适应一个人独处的时光。没有人会24小时围着你转,遇到问题了,得学会独自解决,心情不好时,要去尝试自我调节。
只有当一个人理解孤独,并享受孤独时,他才能真正成长。
《一个人到世界尽头》 托马斯·格拉维尼奇 著
《一个人到世界尽头》是个略带寓言色彩的故事。主人公约纳斯一觉醒来,发现所有人都不知去向。他走出家门,四下寻找,渐渐在旅途中接受全世界只剩下他一人的事实。
小说本身很荒诞,却带给我们一丝启迪。有时候,我们太依赖于他人,缺乏安全感,无法忍受独处,但换个角度一想,这样也没有什么不好。
一个人的时候,我们可以更冷静的思考,理清旧日里的思绪,给未来做更好的规划。
《你的孤独,比这个世界更动人》王云超 著
这本书选取了10个短篇故事,主人公和我们一样,在日复一日的生活里,试图理解孤独的含义。可是在故事之外,书本吸引我的,却是它的标题。
很多人提到孤独会感到害怕,其实这是对它最大的误解。适当的孤独,是我们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就像芭蕾舞演员,只有把自己一个人扔到房间里去练习,作家闭关一星期去创作,才能在来日收获鲜花和掌声。
阿桑在歌里唱:孤单,是一个人的狂欢。它搭了一座桥,让你与更好的自己相遇。
《质数的孤独》保罗·乔尔达诺 著
有时候,我们因不被他人理解而感到孤独。就像《质数的孤独》里的马蒂亚,无法拉近自己与他人的距离,不被认同,感觉被整个世界所抛弃。
然而,每个人生来都是孤独的,这由我们的个体性决定。你不能强求所有人理解你,认同你,和你秉持一样的生活态度。保持自己的与众不同,尊重他人的想法,换一个心态,一切都云淡风轻。
每个人都是孤岛,每座岛都有不一样的美丽。
《十一种孤独》理查德·耶茨 著
最后介绍的这本书,陪我度过了一段迷茫期,来自理查德·耶茨的《十一种孤独》。作者在这本书里用冷峻的笔触,再现了美国战后民众的情感生活,描绘出十一种孤独的人生。
他说:孤独是生命里必有的黑暗,它无法穿越。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与其和平共处。
现在,我享受一个人在电视台剪片的时光,可以在泡咖啡的间隙,思考当下的工作,给未来做个小规划。
我也喜欢周末一个人去郊外旅游,放空自己,静下心来看看这个世界。我更欣赏自己身上与众不同的一面,它就像是一个标签,是我个性的对外张扬。
如果现在看着这篇文章的你,也曾感到孤独,不要沮丧,学会与它握手言和。
享受一个人的旅途,你会发现,周身的世界,鲜花遍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