寅八、無障(分四科) 卯一、徵
【云何無障?】
這「二道資糧」分十一科,前七科解釋完了。現在是第八科是「無障」,就是你想要修出世間的聖道,或者是修世間的禪定,你都須要準備這麼多的條件的。說智者大師講這「二十五方便」,有些人問我:那麼麻煩呢?現在看《瑜伽師地論》,比「二十五方便」還是多、更多。這是第八,是「無障」,分四科,第一科是「徵」。
「云何無障」?怎麼叫做沒有障礙呢?下邊第二科是「標」。
卯二、標
【謂此無障略有二種。】
卯三、列
【一者依內,二者依外。】
一者是依內無障,二者是依外無障;內無障、外無障這是標、列出來。
下邊第四科解釋,先「標說」,第二科是「別辨」。
卯四、釋(分二科) 辰一、標說
【我當先說依內外障。與彼相違,當知即是二種無障。】
這個本論的作者說:「我當先說」,先告你這個依內障和外障。和彼相違的,當知就是二種無障。先這樣告訴你。
下面第二科是「別辨」、分兩科,第一科是先說明「有障」、分三科,第一科是「廣辨」又分兩科,第一科「依內障」分三科,第一科「徵」。
辰二、別辨(分二科) 巳一、有障(分三科) 午一、廣辨(分二科) 未一、依內障(分三科) 申一、徵
【云何名依內障?】
這依內障是什麼意思?這是「徵」。下面第二科解釋,先解釋這個「加行障攝」。
申二、釋(分三科) 酉一、加行障攝(分五科) 戌一、資具缺乏
【謂如有一,於其先世不曾修福;不修福故,不能時時獲得隨順資生眾具,所謂衣食、諸坐臥具、病緣醫藥、及餘什具。】
「謂如有一」,譬如、例如有一個人。「於其先世」,在過去的時候,在過去世,就是現在這一剎那以前,這也叫做「先世」;或者這個生命體以前的生命,這一生以前都叫做「先世」。「不曾修福」,他曾經、他不願意修福。「不修福故,不能時時獲得隨順資生眾具」,這個修福這個事應該是很現前的事情,就是修福應該分三方面,身、口、意。在心裡頭的修福就是希望別人都好,希望別人安樂自在、身體健康沒有病,我希望別人心情快樂,你心裡作如是想,那就是福。若別人有病了、你心裡快樂,你就沒有福了。你心裡老存著好心腸,別人有高興的事情,你也隨著歡喜,這也是修福。但是說話不要說得那麼刻薄,然後你能夠做種種的事情幫助別人,幫助別人去解決一切的困難,那都叫做「修福」。
現在說「不曾修福」,這個身口意不願意做這種事情。「不修福故,不能時時獲得隨順資生眾具」,因為你沒修這個福;佛法的意思,什麼事情都是因緣有的,沒有因緣就沒有這件事。這個福是一種因緣,就是什麼因緣呢?是你歡喜的事情成就的因緣,成就你歡喜的事情的因緣,你就是要修福。因為你沒有修福,所以「不能夠時時地獲得隨順資生眾具」,說這一種東西是隨順你「資生」,能幫助你生命的安樂的生活,這種東西有這種作用,幫助你安樂的生活,那就叫「資生眾具」。它「隨順」、它順於這件事的這樣的資生眾具,你不能時時地得到;究竟什麼東西呢?「所謂衣食」,衣服飲食「諸坐臥具」,這些「病緣」的醫藥「及餘什具」,其他的眾多的東西,這就是「隨順資生」的「眾具」。
下面第二科,前面是「資具缺乏」。這個「加行障」,什麼叫做「加行」?就是你努力地修學聖道叫做「加行」。「加行障」就是障礙你用功修行,你想要修行有困難,屬於這一方面的事情;第一個就是「資具缺乏」也是不行,這是不能修行;第二個是「煩惱猛盛」。
戌二、煩惱猛盛
【有猛利貪及長時貪,有猛利瞋及長時瞋,有猛利癡及長時癡。】
「有猛利貪及長時貪」,這也是「加行障」,這個貪著世間的塵勞的事情,你若貪著這個資生具也是有問題。而這個貪不是輕微的;很嚴重的、猛利的貪,這個貪心若來了,不得了!「及長時貪」,短時間這個障道的功能還不是那麼嚴重,「長時貪」就是你長時不能用功修行。「有猛利瞋」,他有瞋心,還有猛利的瞋心及長時的瞋心,有猛利的愚癡及長時的愚癡,這貪瞋癡三毒。
我們學習唯識,對於這件事容易明白;你越貪、貪心越重;你常常地憤怒,憤怒就是越來越厲害,就是這個熏習、熏習的關係;這個愚痴,不明白道理也是一樣,也是由熏習來的。
戌三、多諸疾病
【或於先世積集造作多疾病業,由彼為因多諸疾病。】
這下面第三個障礙是「多諸疾病」,為什麼會多病呢?
「或」者是因為「先世積集造作」,你原來沒有造作,第一次是「造作」,第二次造作就是「積集」了,「積集造作」。造作什麼?「多疾病」的業力,多病。「由彼為因多諸疾病」。由於你造作了得病的那個因緣,所以你現在多病。其實,這個瞋心、貪瞋痴都容易令人有病。慈悲心、無貪瞋痴就是令人無病,若常發慈悲心,這個病痛就會減少。
《披尋記》八七頁:
《或於先世積集造作多疾病業等者:〈菩薩地〉說:菩薩異熟大力具足,謂性少疾,或全無病、有大堪能。又說:於諸眾生以身供事,乃至廣說用能增長身心勢力餅飯糜等種種飲食施諸眾生,是名菩薩大力具足因。(陵本三十六卷二頁)此說先世多疾病業為因。翻彼應知。》
「或於先世積集造作多疾病業等者:〈菩薩地〉說」。我們現在這是〈聲聞地〉,下邊是〈菩薩地〉。「〈菩薩地〉說:菩薩異熟大力具足」,就是菩薩的那個果報,他那個身體果報具足大力量,他的力量非常大。「謂性少疾」,他為什麼力量怎麼那麼大呢?就是他那個色受想行識少病、少病痛,或者完全沒有病。因為就是慈悲心,常常救護眾生,這個功德所以得這種果報。「或全」、完全「無病」。「有大堪能」,他那個身體有大的能力,能作種種的事情。
「又說」,這個〈菩薩地〉又說:「於諸眾生以身供事」,這個菩薩對於一切人,他的身體去侍奉你,給你做事、來為你服務,這個菩薩是這樣子,「以身供事」。「乃至廣說用能增長身心勢力,餅飯糜等種種飲食施諸眾生」,「乃至」到廣說,中間還有很多事;就是這位菩薩在因地的時候,他能「用」,用什麼呢?就是用這個餅飯糜等種種的飲食,布施給一切人、一切的眾生、乃至畜生,他也是布施惡鬼、畜生、一切眾生。這些東西能夠增長身心的力量;你若不吃飯,還那有力量呢?菩薩能這樣做,使令眾生增長身心的力量。「是名菩薩大力具足」,他因地的時候做這種事情,令眾生增長力量,所以他的果報,他身體也就有力量;有力量呢?氣血充足了就沒有病痛,是這麼事情。
「此說先世多疾病業為因」,現在這一段文上說,「或於先世積集造作多疾病業,由彼為因多諸疾病」,這個文是說這個話;現在引這個菩薩地的菩薩沒有病,就是這麼回事。「翻彼應知」,你反過來就是這樣子;所以你想沒有病,多供齋好一點。我看在廚房裡燒飯也容易令人沒有病,你燒飯燒得好,人吃下去身體有氣力,那麼也就容易沒有病;有病也容易好。所以這個輪組這件事,是有意思的。
這是第三個「多諸疾病」,也是加行的障。第四個「風熱痰廕數數發動」。
戌四、風熱痰廕數數發動
【或由現在行不平等,由是因緣風熱痰廕數數發動。】
「或由現在行不平等」;前面是說過去你造作了一些錯誤的事情,使令你現在有病。現在這第四個是「由現在」,過去屬於過去,現在呢?「行不平等」,你身口意發出來的「行」不合道理,不合道理也會令你有病,這個「行不平等」前面文解釋過,那段文解釋很多。「由是因緣風熱」,這個風病,風病還有熱病,「痰」也是病,「廕」、就是心臟病叫「廕」。「數數發動」,因為你行不平等了,你對身體就有傷害。傷害了呢,就不對了,這個四大就不平衡了,就各式各樣的病就出來了;「數數」地「發動」,這是一樣。
現在第五科「宿食住身」。
戌五、宿食住身
【或有宿食住在身中。】
你前幾天吃的東西還沒消化,還住在你身體裡面,也會令你有病,這些事情。
酉二、遠離障攝
【或食麤重,多事多業、多有所作、多與眾會。樂著事業、樂著語言、樂著睡眠、樂著諠眾、樂相雜住、樂著戲論。】
現在是「遠離障」,前面是「加行障」;現在這是「遠離障攝」。
「或食麤重」,你吃的東西、吃得不對勁,就使令你也是身體有問題,下邊有解釋。「多事多業」,這個「多業」,「業」就是你這件事辦成功了,你有很多的財富,這叫做「業」;這個「事」呢、正在處理,正在處理的事情。正在處理的事情,你要做這個事;很多的財富你也要處理、你要去管理它,也很多事。「多有所作」,所以「事」也令你「多有所作」,「業」也令你「多有所作」,你要去做很多事。「多與眾會」,很多的參與、很多的集會,這些事情。「樂著事業」,他歡喜這些事業的事情。「樂著語言」,他歡喜語言,這下面文有解釋什麼叫做「語言」。「樂著睡眠」,「樂著諠眾」,就是這個諠鬧的事情。「樂相雜住」,人與人總歡喜在一起住。「樂著戲論」,這下面都有解釋。
這叫做「遠離障攝」,就障礙你不能遠離,你歡喜這個事情、你不能遠離這些事情,而這些事情就是障礙你用功的,你要遠離這個事情你才能用功。
這是第二科,下面第三個「寂靜障」,一個「加行障」、一個「遠離障」、一個「寂靜障」。
酉三、寂靜障攝
【樂自恃舉、掉亂放逸、居止非處。】
「樂自恃舉」,就是歡喜自己有所恃,就高起來了、高慢,高慢這也是一個問題。「掉亂」,就是心裡面掉舉,心裡面掉舉散亂,這也障礙你修行。「放逸」,心裡面歡喜在那休息一會兒,而提不起勁來修行。「居止非處」,你居住的地方不是適合修行的地方,這也都是「寂靜障」。這些文下面都有解釋。
申三、結
【如是等類、應知一切名依內障。】
這是結束這一段,這個內障說完了。
(201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