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是如何构建信赖社群并以此影响了中国上千年的政治、文化呢?我们在书中寻求答案。
这一节文本核心阐述孝,对此,郝晓东提出四个问题供大家思考、讨论。
1. 为什么要强调孝?(why)
2. 如何做才算孝?(What)
3. 怎么才能做到孝?(how)
4. 为什么述比作更困难?(difference)
问题1 为什么要强调孝?
岳俐霞: 君子要实现其终极意义就不能忽视人际关系,而这个人际关系的基础就是孝。比方说同事关系,夫妻关系,等等都是人际关系,就像一棵大树一样,但孝是这棵大树的根。
郝晓东问道:为什么根是孝而非其它人际关系?
李民:因为它源于人类本能,具有强烈的生物学纽带。
郝晓东继续追问:说到生物学意义,其实比父子关系更天然的是母子关系,为什么不把母子关系当作根?
(这一追问让大家瞬间明白了儒家为什么把孝放到一个如此重要的位置,因为它不仅具备稳定的生物学意义,而且在维护社群稳定,构建彼此信赖等社会意义上极其重要。儒家率先提出来孝,他不是为了单纯的孩子孝敬父母,而更重要的是朝向群体,是以构建群体为目标而不单单是家庭当中的一种个人关系。)
问题2 如何才算孝?
张庆瑞:我觉得对于孝而言,最重要的是继父之事与述父之志。述,不仅包含着继的内容,而且在此基础上,包含对先父先祖理想和志向的继承,把他们未尽之事发扬光大。
郝晓东:这是述内容的一部分,但还不是述完全的表达。
瑞哥继续补充。
张庆瑞:述还包含着担当起对既定遗业加以发扬光大的责任。
郝晓东:这仍然表达与刚才相同的意思,更重要的是下面一句话。
瑞哥立刻读出了这句话。
瑞哥:为了担当这种责任,一个人就必须对所继承的遗产的优势和局限性有一种周密的认识。
郝晓东:怎么理解这句话?
瑞哥:它应该带有一种批判性的意识。
郝晓东:为什么要有批判性?如何理解这个“周密的认识“?
瑞哥:这个很难理解的。
郝晓东不断地追问将思考一再深入,利刃挥舞,杂草纷飞,通往真理之路藉此而逐步显现。
王小龙:或许可以借助原文中的这句话来理解。“当孝被理解为继承父亲的遗志甚或续成父亲的事业时,它就不仅包含就对其父亲的存在处境的理解,而且包含着对其理想中自我形象的理解。”
利刃继续挥舞。
郝晓东:谁的自我形象?
王小龙:是父亲的自我形象。他父亲肯定想成为某种人,然后孩子要继承他的父亲,就要朝着他父亲想要成为的那个理想形象继续努力。
郝晓东:什么是“存在处境的理解”?
王小龙:他父亲当时在那样一个处境当中,肯定有些理想实现了,有些没有。他在继承时就需要去考虑未实现的理想哪些是处境造成的,哪些是父亲没有做到的,是由于个人问题没有做到的。孝就应该继续完成父亲未尽之事。
讨论到这里,所要表达的意思仍然是说哪些事情是父亲要去做并且当时实现了的,又有哪些事是当时没有实现的,需要继续把它发扬光大的。转了一圈又回了原点,思考出现停滞。
这时,郝晓东利刃入鞘,书卷展开。
郝晓东:这里对“存在处境”的理解,还应包含着这样一层意思:有些东西在父亲那个时候做就是对的,因为是符合那个处境的,而今天的处境发生变化,仍然那样做就不一定是对的,就不能再僵化的机械的去那样去做。
(那么做与不做,选择的标准是什么?)
问题4 为什么述比作更困难?
郝晓东:这里边就涉及到两个领会。第一个领会,就是领会父亲所说的这种“自我形象”,以及他的事业;第二个领会,是对父亲的处境与今天处境之间差别的一个判断。如何能够在不同的处境当中把心中所憧憬的那种理想活出来,这就是述。所述比作更难。这里的述,它已经包含这两层领会,一是领会父亲的理想,二是领会父亲的处境与今天的处境。
(有了这样的领会,才有下一步的扬弃,那么这种态度其实就是我们今天学习传统文化的态度。)
今天我们学习传统文化,不是让孩子们穿着汉服,打坐在蒲团上,然后人与人见了面去行汉礼,那是在那个处境当中一种理想的显现,但今天的时代处境与过去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当时这样的文化是使人自由的,是积极的,而今天处境发生变化,要对之进行扬弃。
我们今天学习中庸也就是要领会中华民族的先人在当时处境中如何让人得以自由的这种精神与智慧,而要把这种本质性的东西要传承下来,就需要思考在今天的处境当中如何让人去得以自由。或者说,儒家文化在当时是用一种什么方式使人得以自我实现,或者说,得以成为一个君子,得以成为一个圣人。而在今天的处境当中,又该如何去使人得以自我实现,成为一个儒家所说的君子。这就是述而不作。
问题3 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
郝晓东:这个孝是很灵活的。有的时候继承父亲的遗志,就是孝,但有的时候反对也是孝;结婚要跟父亲商量,是孝,不商量也是孝。面对如此灵活变化的情形,该如何做到孝呢?
郭良锁:对孝的一个重要衡量在于“利他人”,即尽孝要为父辈着想。
郝晓东:后面要提到的三个关键是仁智勇。我们刚才所描述的这样也对那样也对就是其中的“智”。通常看来,小人比君子更智,好像是小人更能够在处境当中灵活变化,但是为什么我们仍评价他是小人而不是君子?
(这样看来,“智”并不是儒家评价体系中最核心的价值,一定有比它更被看重的存在。)
郝晓东:小人之所以成为小人,他很智,但是缺乏仁。仁正是利己与利他的重要区别。
这时候当我们去分析孝的时候我们已经不单单是分析孝了,而是通过孝去理解中庸。中庸核心在于恪守中道不偏不倚。孝,就是一个中道,不偏不倚,既不完全盲从,也不绝对叛逆。我们对孝的体会,让我们感觉到“哦,原来中庸就是这样子啊!”恪守中道又源于何处?阳明会说源于良知,而良知正是那颗辨别是非善恶之心啊。
王小龙:那怎么才能做到孝?
(本来已经解决的问题,又被重新提了出来,或许还有不明之处,大家便继续讨论。)
任丽婵:这个问题是基于这个文本呢还是基于日常生活的诉求?
王小龙:是这样子的。在刚才我们理解了如何做才算孝之后,现在的问题转向如何实现我们所认为的那种孝。因为现在好像有一些困难,出现了我们无法把握的情况。这样做是孝,那样做也是孝;这样做是孝,不这样做也可能是孝。
孙彩萍:第55页提到一点是“今之孝者,是为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所以,做到孝的关键在于敬。
(或许这就是所谓孝敬吧!)
郝晓东:阳明也一直在说敬的。所以,对于这个问题,阳明会认为很简单。他说,你不要去学那些温清之礼节,如果那样的话戏子学得最周全,对待父母关键就是要敬,要有一颗孝敬父母的心,那样你自然而然到冬天就会感觉到他很可能会冷,夏天就会觉得热。你要没有这种心,你外在的行为总是与内心世界相脱离,只是做样子而已。
王小龙:真正的孝,它不仅是生物学意义,更在于承担责任。比如说,舜那样做了我们也仍觉得他是孝,那就是因为他承担了更大的责任。你比如说,53页提到养口体,是一个责任,但是继承父亲的遗志这个责任就更大,所以二者相比,儒家就更在意承担更大的的责任。
孙彩萍:其实对于孝是无法用仅仅某一方面来评价的。
任丽婵:一直如此思考这个孝与不孝的问题已经脱离了儒家的中庸之道的本源,已经掉到了具象的事物中,而非一种道的存在。当中庸在说这个孝的时候,它其实想锻造出了一种社会架构最核心的人际关系的纽带,并没有想到要去承担责任了,或者以礼为主要依据,这些都是根上结出来的果实。孝,是在处理人际关系中达成了与自身相融合,而非外在的某些依据。
郝晓东:孝,本身是基于个人之间原始的一种情感,也就是说,谁给了我生命,谁抚养了我,我就应该去感恩,这个对于大多数就很好接受,几乎是不会有人反对的。但是如果仅仅去强调这一点,就又会带来问题。一套价值观的成立一定需要给这个群体发展带来理论的支撑,如果仅仅是人人都去维护自己的父亲,人人都局限于个人的伦理层面,那整个外在群体就无法兼顾。
比如说,你这个冬天应该回去伺候父亲,但是你还教书,在这两者之间如何取舍,如果我们不能回去伺候好父亲。心中会充满愧疚感,但儒家会说你在那教好书,也是一种孝,因为你是承担着整体来说更大的一种责任,给你这样一个理论支撑。这个理论是有意义的。
(这时任丽婵对我们讨论有可能出现的偏离产生了警惕和反省。)
任丽婵:我感觉小龙一直是想在今天处境之下去理解当时的这个孝,这已经脱离开了中庸当中孝的本意。包括刚才我们讨论的过程当中,我感觉已经把中庸的孝和封建统治阶级所利用的孝混到了一个范畴,两者之间已经是无法拨离开来了。我感觉中庸中的孝更像是构造一个团体最基本的社会根基和价值认识。
郝晓东:这的确是书中本章的中心话题,即如何构建信赖社区。它之所以这样是强调孝,是因为孝是重要理由之一,却非唯一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