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回,庄子又讲了一个故事↓🤗
四问四不知
啮缺问王倪“万物有共同之处吗?🤔”
王倪说:“我怎么知道!”
啮:“那你知道你不知道的原因吗?”
王:“我怎么知道!”
啮:“那我们就无法了解万物了吗!”
王:“我怎么知道!”
王:“既然你问到这,那我还是试着讲讲吧。我怎么知道我所谓的知道不是不知道呢,我怎么知道我所谓的不知道不是知道呢?我且问你,人长时间睡在潮湿的地方腰部就会患病甚至半身不遂,泥鳅难道也会吗?人呆在树上就会恐惧,猿猴难道也会吗?人、泥鳅、猿猴哪个是评判舒适的标准呢?人吃畜肉,鹿吃芳草,蜈蚣吃小蛇,猫头鹰吃老鼠,哪个是评判美味的标准呢?麋和鹿配对,泥鳅和鱼一起生活,毛嫱、丽姬是人眼中的美女,但鱼见了他们就赶紧躲进水里,鸟见了他们就赶紧飞走,麋鹿看见他们就奔跑躲避,哪个才是评判美的标准呢?在我看来,仁义道德,是非对错,错综杂乱,我怎么分得清楚呢。”
泥鳅、麋鹿、人对于各种事物的判断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叫“可不可知之”,“可不可知之”是无法避免的,之前说到人的各种偏爱导致了“成心”而人能止于自己的成心那就没关系。但是所有的“可不可只之”都有一种倾向——即把自己说的上升为普遍性。强调自己局部的偏高是普遍的,用这个声称为普遍性的东西去干扰影响他人,并以此作为绑架他人的借口。
啮缺听完说:“你不懂得世间的利害,难道至人也不懂吗?”
王倪回答道:“至人太神妙了,山林自焚他感受不到热,江河冰封他不觉得冷,即便雷霆劈山,飓风掀浪,至人仍然若无其事,这样的人,能乘云气,驾飞龙,遨游于四海之外,生死的变化,尚不能对至人产生丝毫影响,何况是利害呢?”
🤓庄子在这里,由“是非”说到“利害”。万物没有共同的标准,人之间的争论也如此。王倪止于自己所不知的境界,采取论而不议的态度,正是庄子提倡的。而啮缺则相反,非要出个是非判断来,正如所有的“物论者”一样。后面庄子又以“无己”的至人,引出关于生死的论述,他认为人如果能做到“无己”连生死都能坦然对待,就更不用说是非利害了。
丽之姬
庄子说:“我怎么知道贪生不是世人的困惑呢,我怎么知道怕死不是像自幼流落在外的孩子,不知道回家一样呢?”
丽姬嫁给晋国的晋献公,刚开始痛哭流涕,对家乡百般不舍,等她到了晋献公的王宫里,天天享受珍馐美味,睡在舒适豪华的大床上,她这才后悔当初哭泣。
所以“我”怎么知道人死后不会后悔当初贪生呢?
生与死就像梦与醒,无法确定哪个是梦,哪个是醒。她说,梦里饮酒作乐的人,醒来后可能痛哭流涕,梦里痛哭流涕的人,醒来后可能开心地去打猎。梦中人不知梦中是梦,而把梦当成了现实,有时然还会梦见自己在做梦,甚至请人占卜梦的凶吉,知道梦醒方知是梦。真正觉悟之人才明白人生不过大梦一场,而那些愚者,却自以为清醒,自以为洞察一切。我说你在做梦,何尝又不是在做梦呢?
辩无胜
如果我与人辩论,胜者就一定对吗,败者就一定错吗?谁来评判呢,如果评判者和其中一方意见相同,他又怎么能够评判呢,若评判者与双方意见都不同,他又拿什么评判呢?
从哲学角度讲,一万个人说对,一个人说不对,那一万个人就是对的吗?那一个人就是错的吗?一万个人说对就是真的对吗?所以民主制真的民主吗?人们不能超越“是非”的角度来对待,就会形成“沉默的螺旋”
“是”包含“不是”“然”中包含“不然”事物若只有绝对的一面,又何需辩论。化解对立的声音,用自然的天平去衡量万物,便能尽享天年。忘却生死与是非,遨游于无物的境域,便能置身于逍遥。
“何谓和之以天倪?”曰:“是不是,然不然。是若果是也,则是之异乎不是也亦无辩;然若果然也,则然之异乎不然也亦无辩。化声之相待,若其不相待。和之以天倪,因之以曼衍,所以穷年也。“忘年忘义,振于无竟,故寓诸无竟。”
庄子顶级的生死观:超越生死之对待则能够以最饱满的姿态以面对生命,超越是非的对待则能以最正确的姿态来面对“是”(忘年忘义,并非彻底的无,而是指“超越”)
延伸一下🧐:游戏是很多哲学家讨论的话题,但是游戏并不是简单的玩。反而游戏的态度是最认真的态度,用最认真的态度来对待生命就是游戏。假设跟别人对弈,但对方根本不在乎胜负,就会显得毫无意义,而只有两人都在乎胜负,并且其中一方,都有取得胜利的可能,这样的游戏才是生命的意义。
罔两问景
罔两问景曰:“曩子行,今子止;曩子坐,今子起。何其无特操与?”景曰:“吾有待而然者邪?吾所待又有待而然者邪?吾待蛇蚹蜩翼邪?恶识所以然?恶识所以不然?
影子依赖形体,万物的形体又依赖谁呢?
——“大道”
而以此类推大道是否又依赖于别的事物,或者更大的“道”呢?
这里可能也体现了庄子对立统一的思想。万物都是有所“待”的,就像影子依赖于形体层层推进的逻辑一样,至人能达到逍遥游的境界,而为什么真正的自由在生活中似乎并不存在呢?打个比方,手握住一把沙土,你越用力控制住沙子,它掉落的速度越快,而你越想控制住什么,就会被“想控制住什么”这个想法控制住,相反你不想控制什么也会被这个想法所控制。换个视角来看,倘若你是沙土,你越不想被控制,想要自由,同样也会被这个想法控制,沙土逃出手心,就是正真的自由吗?它同样会受到别的限制…
庄周梦蝶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从前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一只蝴蝶,在空中自由自在的翩翩起舞,他感到这就是他内心深处向往的境界,于是他觉得自己就是一只蝴蝶,完全忘记了自己是庄周。当从梦中醒来后,才惊讶的发现自己是庄周,这一刻庄周处于一种迷幻的状态,不知是庄周梦见了蝴蝶,还是蝴蝶梦见了庄周呢。他说“庄周和蝴蝶固然有分别,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万物可化而为一。”
总结
庄子讲齐物可以简单分为两个方面
1.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表面有限的个体内外包含了无限的差异,所以万物其一
2.恢诡谲怪,道通为一;成与毁
每个事物都关联其他事物,所以万物其一
《齐物论》中体现了很多庄子辩证统一的观点,并且很多观点能与《逍遥游》中的“无用之用”等观点相呼应,并且对其进行了延伸(个人认为这个是庄子思想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观点),同时还包含了很多宇宙观和认识论方面的问题。对如今的社会发展有重要的意义,但我们同时也要考虑到时代的局限性,辩证看待其中一些片面的观点。
往期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