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硬件的架构是什么?
通常意义上的智能硬件架构包括:硬件、软件、第三方接入、市场/推广。
其中硬件包括:
- 硬件/驱动设计
- ID 设计
- 供应链
- 生产管理
软件包括:
- 嵌入式开发
- App
- 业务后台
- 体验与服务
- 电商
第三方接入:
- Homekit / 微信 等第三方平台
- 第三方账号体系
- 阿里云/第三方服务
市场/推广
- 公关
- 社会化营销
- 产品体验与竞品研究
每个初创团队的配置都不一样,遇到的问题可能也不一样,我仅从我们自己的团队出发去阐述我们碰到过的问题。
固件管理与在线升级
硬件的产品一旦生产出来,几乎就做不了改变了。所以固件在线升级这个功能的优先级一定要高,我建议所有的硬件团队第一个要做的就是在线升级的功能。之前这方面的认识不够,觉得应该把应用功能做完之后再去考虑这个问题,在这上面吃了大亏。在产品研发过程中,对应用功能和硬件功能都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导致老版的固件不支持,而这时候需要去手动维护升级固件,有些硬件甚至要「破坏性」拆解才能升级,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人力。
另外在固件上踩的一个坑就是当时没有很好的做固件的版本管理。我们当时为了赶工期,一有新需求或者测试出来新的 BUG 便更新到了新的固件里头,而固件往往又跟生产是联动的,试产一多之后很快就追踪不到出问题的产品是哪一版本的固件,给工程师判断问题带来极大的干扰。当然这个问题也不仅仅是固件管理,又是跟生产关联在一起的。(可想而知做一个硬件有多难)
优秀的固件版本管理会让整个开发和问题溯源都更加的轻松愉悦。
App
智能硬件首要解决的问题是配置问题,而不是使用问题。我买过太多的智能硬件产品了,不说功能性问题,配置不上最让郁闷。我自认为是个资深的数码控了,连我都配置不上,更别说普通消费者了。无论是空调、电视机、音箱还是什么家电产品,用户心理负担最重的部分永远是这东西买回来我会不会接线?好不好安装?
我认为一个让用户愉悦、没有挫败感的配置过程,甚至比一个「杀手级功能」还要重要。毕竟如果连配置都做不好的话,你只能换来一个差评。
有很多团队会在 App 的界面设计上耗费过多的资源(我们自己就是,走了很多大坑)。在(1)里面我也提到过这个问题,这里我还是想再提一下。对于一个需要手机操控但不是像阅读、图片类那样的沉浸式体验的 App 产品,我认为最好的设计就是功能清晰、简洁明了,而不用额外的去追求设计风格。简单、好用永远是智能硬件配套 App 的首要需求。
体验与服务
说一点体验和服务相关的东西。曾经有朋友问我,你怎么看待智能硬件、智能家居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其实挺大的。我觉得目前的智能硬件产品,还真是小米生态链的东西做的最好。怎么说呢,跟我在(0)里面提到过的一样,现在的「智能硬件」并不「智能」,其实应该称之为「新硬件」。
我们回想一下我们原来买的一些小家电、小电器是什么样。包装简陋、设计糟糕,更别说服务了。而小米很好的抓到了这一点,在满足「旧硬件」原有功能之外,额外增加了一些「智能功能」,并且全面的提升了包装、设计与服务,最主要的是价格还不贵(米家这一点其实挺恐怖的)
这也是我对「新硬件」的认识以及对智能硬件的定义:在满足原有功能之外,额外增加一些低频、高显性、高价值的新功能,并且全面的提升相关的体验与服务。现在哪一个厂商出来说产品已经是智能了,那他肯定是骗纸。毕竟智能是 AI 的领域,而且我认为未来的 AI 会像云服务一样成为一种基础设施,到时候应用就是了。
市场和公关
公关重要吗?某种程度上,公关甚至跟产品一样重要。只是很少有团队的初始配置是自带公关属性的,比如专门就有一个「公关联合创始人」。公关在投融资、招人、供应商谈判上都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尤其是招人,当你没有一点名气时,招人太难了。
当然公关也不仅仅是在媒体上发发稿,还是要规划一个阶段的公关目的与执行方案,而这又关联到有没有靠谱的人选。
产品包装和认证
很多初创团队对包装和认证没什么概念(我们又是...真是一路走一路踩坑)。产品上市前,起码得提前 3 个月的时间去做相关的产品认证,这里包括提供非常多的资料、技术参数,而且很大概率会涉及到审厂,所以还得提前跟工厂沟通好。随便这一阶段把商品条形码也一并做了。
还有一个就是包装。包装以及内容物都是产品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包装本身还涉及到非常非常多的工艺和材质,建议可以找一个靠谱的工厂多多咨询,也是个需要很多提前量的工作。
其实问题还有很多,包括如何定价、生产、供应链一堆的问题,有些我自己都不知道如何解决,就不班门弄斧了。写到这越来越同期老罗,想做好一个优质的硬件产品真的非常不容易,这会子也更加佩服小米了。
创业维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