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的校务会中赵校提到:真正的数学思维能力,是当你碰到一个没见过的问题时,能独立地想出解决方案。这是我听过的对数学思维最好的解释。我想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包括逻辑推理能力,还包括抽象概括抓重点的能力。
无论是逻辑推理能力,还是抽象概括的能力,都无法通过题海战术而获得。但是数学不做题是不可能的,做什么题就是我们老师需要思考的。我们知道开放性的题目更有利于训练孩子的思维。
每天早上都会听到奶奶问孙女:“可心,吃鸡蛋么?”这个问题的答案一般只有两种“吃或不吃”。这不是一个开放性问题,那我们如何把它变成一个开放性问题呢?比如:“你想吃煮鸡蛋、炒鸡蛋还是荷包蛋呢?”“你觉得鸡蛋有多少种做法呢,今天我们寻找一种最好吃的鸡蛋的做法好不好?”我们问问题的方式或者出题的方式直接影响孩子的思维方式。
之前在微信上看到张梅玲老师举的例子可以引发我们的思考:比如3+4=7这道简单的算术题,老师一般会问,3+4=?如果我们要训练孩子的思维,可以出这样的题:()+()=7。这时孩子们就会报出各种答案:1、6,2、5, 3、4……这是在训练孩子的多元思维。第二个层面,我们可以提问孩子,能否可以更快地把所有答案都报出来?如果孩子报出0、7,1、6,2、5,3、4……这样的答案,我们就要引导,挨着说就会又快又不会漏掉。这是在训练孩子的有序思维。第三个层面,我们又可以提问,能否用一句话来概括这道题的答案,孩子会说括号里的数字只要加起来是7都可以。这是在训练孩子的抽象思维。第四个层面,我们还可以提问,1+6=7,2+5=7,为什么第二个括号里第一次填6,第二次填5,孩子会说因为第二次前面括号里多了1,所以后面括号里就要减掉1。这是在训练孩子的互补性思维。
同样的内容不同的问法,可以锻炼孩子不同的思维,是不是有多少种数学思维我们就能够设计出多少种不同的问题呢?值得我们深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