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星期五早自习,我针对学生星期天所写日记做了一个交流,其中科代表小涵描述上上个星期小阳在讲台上读自己日记时的情景,真是惟妙惟肖啊!调侃与幽默之中不缺细腻与透彻,那是一种基于对小阳性格了解基础上的事件呈现啊!我颇有几分得意地等着孩子们的共鸣,特别是文中的主人公,大大咧咧的小阳会有怎样的反应呢?
“只是一个简单的戴耳麦的过程,他却笨拙地摆弄了半天,仿佛一个婴儿在吮吸手指头”此处的观察是细致的,联想更是奇妙而合理的。孩子们顿时像平静的水面突然投了一块巨石,再忍俊不住,笑声猛地爆发出来,为小涵独特而形象的联想吧?反正我预设此处应该有掌声。
“太夸张了吧?老师,我抗议”小阳带了几分疑惑与无辜,用手捋了捋袖子“我要报复,下次我写她”,看着他个性而可爱的样子,我与同学们大笑起来,“好,欢迎文字PK”,我用双手捧着已躁动不安的小阳的双肩,对他激将道。
下课了,小阳还在“愤愤不平”,并且与我理论:“老师,这也太有损我的形象吧?她居然说我是短粗的手指,你看是吗?”小阳边说边摊开两手让我看个仔细,我更乐了,那两只手肥肥厚厚,似为照应小涵的观察与描述,“我这是用来弹钢琴要当钢琴家的手呀”小阳竭力向我夸赞道。我看出来了,小阳不全为了幽默,他是真没有这样反观过自己啊,我借助学生的文字将这孩子推到了风口浪尖上,逼着他真实地去敞开自己,不带仼何掩饰,到别人的文字中去认识一个真实的自己,从而去矫正自己。瞬间我感受到文字的力量,它能促成每个人对自己行为的主动规范,它能帮助每个人真正强大自己的内心。
我想起了去年328班的小乐,一次她写自己受委屈时的心理写得极好,我不想放过这么好的教学资源,但文中又的确涉及她的隐私,于是我试探地问道:“你那篇日记能不能在班上读读?”没想到她毫不在意地爽快答应了,对比之下,我自惭形秽于自己内心的软弱。
还记得2012年毕业的247班小柳,曾在日记中写母亲对陌生人离谱的信仼,不露声色的描述中有对母亲的担心,有内心的疑惑与不满,还有对别人的警醒。因为涉及家事,我有几分犹豫,沒想到她竟果断地给我一颗定心丸:“没事,能读”,当下面同学笑得满地找牙,她却立于讲台上岿然不动,这是基于冷静背后的大幽默,这是对世事智慧认识基础上的真正强大。
我真心佩服这些孩子们,“教学相长”说得一点不错,我与他们站在不同起点真实展现着不同的时代特点,不同的成长背景,不同的生活阅历,古圣贤教育家孔子曾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生亦是我的老师,当然我也乐意成为他们写作的素材,在他们的关注与调侃中,看见自己的真面目。在坦然互为素材的同时,锻炼的是感知外在的敏锐性,壮大的是承受评论的内心,提升的是我们修行的主动性,锻造的是看世界眼光的温暖与包容。
孩子们,让我们放开手脚写起来,不带仼何负担地读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