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人才蔚起,国运方兴。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之一。同时,新修订的党章中也增加了“充分发挥人才作为第一资源的作用”的表述和内容。放眼神州大地,无论是提高科技创新水平、加快高质量发展,还是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方方面面都离不开人才的有力支撑。人才工作无小事,面对日益白热化的“抢人大战”,引才、育才、用才等人才工作的各个环节都应该多些“小题大做”。
针对引才堵点“小题大做”,构建“强力磁场”
一条欢迎短信、一通解答电话、一晚免费住宿……这些看似很小的事情,对于广大求职者和人才来说却是离不开的关键事、暖心事。各地政府和组织部门开展人才工作时,不仅要考虑到人才在就业创业过程中普遍关注的工资待遇、生活环境等“大题”,更要下大气力解答好本地区吸引人才的那些个性化“小题”。多去本地企业招聘会看一看,多找各类人才聊一聊,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建议,摸清他们的所需所盼所求,确保推出的引才政策接地气、合实际。要看到,人才招引不是“一锤子买卖”,必须重视引才过程中出现的每个问题,始终把桩桩件件都当作关键大事来办,不能嫌麻烦,不要想当然。从细节入手,从点滴做起,拿出求才若渴的真心诚意,方能疏通引才堵点,产生“近悦远来”的磁场效应。
围绕育才难点“小题大做”,厚植“成长沃土”
引进人才固然重要,但人才的自主培养同样必不可少。不难发现,凡是人才资源丰富、发展动能强劲的地区,无不是人才培养的高地。不仅要从地区发展全局和工作实际出发,也要着眼于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等重点任务,结合新时代的人才特点,为自己“量身定做”本土化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路线。另外,人才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长期工程,涉及政策环境、学校教育、家庭引导等社会的方方方面。做好人才培养,重点在细处,难点也在细处。需要坚持问题导向,将工作重心下移,找准当地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弱点难点,主动从日常的、细小的、具体的育才问题中“小题大做”“小题细作”,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厚植人才发展沃土,让各级各类人才充分涌现、各得其所、尽展其能、竞相成长。
紧盯用才痛点“小题大做”,激活“一池春水”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对于人才而言,最怕的是无用武之地。当他们缺少施展拳脚、建功立业的舞台,很可能会毫不犹豫地“远走他乡”。毫无疑问,用好人才对于党和国家的事业来说非常关键。一方面,立足自身特色,把人才工作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为他们提供足够多的合适岗位和历练机会。另一方面,对于人才使用过程中的项目申请、职称评定、补贴激励、子女教育、户口落地等每道“附加小题”,都应该认认真真做一篇“大文章”。要建立起人才专项服务队,尽可能地当好贴心“娘家人”,想人才所想,急人才所急,在关键小事上多琢磨、多下功夫,精准解决人才后顾之忧,打造良好的用才生态环境,不断开创人人渴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生动局面。
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迈入新征程,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要把人才摆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善于把人才工作的各个环节“小题大做”“精耕细作”,做实做细人才有感的关键小事,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唯有如此,才能让五湖四海的有志之士心向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