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被房东的小孩邀请参加童子军的一个募捐活动,五美元可以吃一顿早餐。据了解童子军是美国男孩子一个重要的经历,从五岁就可以参加,一直到高中。一年只需交100美元,每个月都有活动,期间会带领孩子参加各种活动,教会孩子包括野营、做饭、沟通和交流、个人管理、环境科学、救护、木雕、游泳等很多技能。是否参加童子军并取得相关的成绩也会对申请大学有影响,所以美国家庭的男孩子大多都会参加。除了每个人交的费用,还会用其他的方式来筹集经费,比如这次早餐活动每个小孩子需要卖出40美元的票,也就是八个人,对孩子来说并不困难。
活动当天是在教堂里举办的,刚走到院子门口,就看到有几个十几岁穿着童子军服装的小男孩站在两边向我们问好,大家热情的欢迎,拥抱或击掌。院子里搭了一个帐篷,几个孩子穿着白色的围裙正在忙着煎肉饼、烙面饼。有的搅面糊,有的倒油烙饼,看身手都不是生手。这时房东儿子迎过来,把我们带到大厅,告诉我们哪里是取餐区,哪里是饮品区。取餐区有几个孩子在给大家分餐,早餐虽然简单但味道还可以。吃完饭立刻会有孩子过来帮你收拾餐具。大家都在做着自己的事情,没有人拈轻怕重,偷奸耍滑。
如果说仅是这些,或许只是给我印象:美国的孩子很独立,很能干。这在房东家已经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了,房东家两个小孩,儿子十三岁,女儿十一岁。父母经常不在家,饿了两个孩子自己做饭,吃完饭再把锅碗洗净,周末自己洗衣服,学习成绩也很好,把自己的事情管理的很好。
最触动我的是,晚上我刚从卧室出来正好碰到房东的儿子要下楼,他立刻跟我打招呼,
“今天的早餐吃的怎么样?”
“很棒!尤其这些饭都是你们孩子自己做的。”
“是的,这些都是我们小孩做的,你们吃的不是我做的,后来我也去做了。非常感谢你能来参加这次活动。”
“我也很感谢你的邀请。”
“不客气。”
虽然只是简单的沟通,但整个过程那么自然,不是谁教孩子这么做的,而是一种自发行为。当初邀请的时候是孩子亲自来跟我沟通的,现在活动结束了,第一次见面立刻对参与者进行回访,这种贴心的沟通方式,令我对他刮目相看。这和商业上的营销有异曲同工之妙,只是商业上营销的是产品,生活中营销的是人。
首先,询问早餐吃的怎么样,说明不仅仅是把餐券卖给你,还要关心你的用餐感受,希望能给对方带来好的体验,从而实现双赢。其次,对于别人的夸赞真诚的接受,并突出自己的优点。最后,知道感恩,认可别人的付出,让对方有心理上的满足,从而增加对他的好感,如果以后有类似活动,还会鼎力支持。
看似很简单的对话,有多少中国的同龄小孩能做到。见过太多的孩子,在家长一句句的教导下,还说的磕磕巴巴,很多时候仅一句公式化的谢谢。生活中充满了营销,人作为群居生物,需要把自己推销出去,让别人认可和接纳,从房东儿子身上是不是可以学到些东西?中国在教育这方面除了学习成绩,沟通和交流也应该被重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