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一位新教师的课,整个课堂她很少有与学生眼神的交流,一只沉浸在自己的“教学”中。
我知道她这是对教学内容和自己的教学流程还不熟悉,一直在思考接下来“我”想做什么,“我”需要讲哪些内容。她可能还不理解教和学是双方的问题,离开了和学生的互动,离开了学生的参与,教学根本就不成立。
或许在备课的时候只注重了自己教的内容和过程,而对于学生的情况却丝毫没有考虑;或许是经验的不足,课堂上没有精力和时间去关注学生。对一个刚刚走进课堂教师而言,这是非常正常的。
但还有一些工作很久的教师,课堂教学效果也特别的差。我认为不是她们知识的欠缺,而是她们对学生的关注度不够,她们只注重了教,学的问题却没有注重到。
课下我对这位新教师说:作为一个刚走上岗位的老师来说,她做的已经非常好了,因为她的课堂流程设计的还是比较合理的;因为她需要肯定和鼓励;因为她需要走下去的勇气。
但我还告诉她,她上课前应该对流程和内容“胸有成竹”、熟记于心,上课时候老师大部分的精力,都应该用来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关注学生思考,关注学生的眼神,关注学生的情绪……总而言之就是做到心中有学生,眼里有学生。
我知道这对她来说要求有点高,但我觉得我应该引领她一个方向,一个努力的方向。不是像自己刚走入教学岗位时的茫茫然,摸不到头绪,有力气不知道往哪用;自己刚走入教学岗位时的无数次跌倒站起来后的无助;自己刚走入教学岗位时面对精心准备的教案和乱糟糟的课堂的无奈……
其实捕捉学生的即时反馈,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这个教师在教学生涯中一直应该做到的,也是一直努力的方向……自己是经历了多少次失败才明白的道理。
但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对教师自身的素质要求特别高,这需要教育的智慧。教育的智慧从哪里来?从教师的不断学习,从海量的阅读中来。
“巧夫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米”,哪来的“粥”,没有学习,哪来的智慧。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不学习将成为一潭死水,学生从老师这里获取的又将是什么呢?在这样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又会有怎样的将来。
于漪老师说:“一辈子做老师,一辈子学做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