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分的标题是“激活心灵,定制特殊荣誉”,好像显得特别不一样。一起来看看,这些荣誉到底有多么不一样。
1. 与喜欢的老师合影
这个话题,对于有些孩子来说是奖励,有些孩子来说,并不喜欢拍照,所以要因人而异。
2. 与老师一起共进午餐
这个话题,在我们学校的话,与老师共进午餐,显得非常稀疏平常。因为我们和学生吃的都是一样的,也就没有什么分别。可以改为:受邀到老师家里共进午餐。这样的奖励,的确是定制的。
3. 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给家长打电话表扬一次
表扬要当着全班同学,变成了刻意的行为,是否有培养学生虚荣心之嫌呢?
4. 获得一封老师亲手写的表扬信
这个可以有,且完全可以有。还可以大加赞赏的写,被更多人看到的写。
5. 获得一次校长的摸摸头奖励
这个“摸摸头”,是不是有些不礼貌呢?且:为什么是校长呢?平时我们会写“他摸着我的头”,那是在要说比较重要的事情时候,要拉近彼此的距离,才会干的事情。当当做奖励时,可能还是不妥。
6. 允许将自己的照片设置为班级电脑桌面一周
这个奖励,也需要因人而异。有的孩子很在意自己的照片的。
7. 在班级群内获得一次老师的公开表扬
这条与上面的第3、第4是不是一个意思呢?
8. 作为班级小明星,将照片张贴在班级宣传栏
这条不能说是奖励,这是本应可以做的事情。不能说是奖励。
9. 周末将班级的动物或植物带回家一次
这种带有服务性质的奖励,是可以的。给予学生为班级服务的机会。
10. 用老师的手机和好朋友在校园内合影
这一条,也应该是变得很普通平常的举动,算不上奖励。
12. 和老师一起挑选班级小礼品
这一条可以执行,但也只是一个参与者。
13. 指定一位好朋友接受奖励
这一条,在前面的第二部分“送好朋友一次获得老师表扬的机会”,好像大同小异。
14. 去老师家里做客
此条,与上面的第2条可以合并。
15. 获得老师手绘或特别定制的奖状
这个奖励也可以有,但前提是老师需要做好准备。和手写表扬信差不多。
16. 借阅老师的书籍一周
这个可以有,也可以换一下:参观老师的书房等。
17. 奖励一次看老师旧照片的机会
这个机会可以有,前提是老师愿意。
18. 和老师一起快乐地分享零食
也要因人而异,零食管理本身就是一个话题。
19. 替老师选一张微信头像,并要求至少保留一周
这个有些狠,不算奖励,因为有可能是整蛊老师吧。
20. 和老师一起看电影
这个可以有,前提也是老师愿意。
21. 选一项自己擅长的运动,和老师一起比赛
这个也可以有。
22. 老师打电话给父母,满足你的一个小小心愿
一个心愿,父母没有满足,自有父母的道理。如果通过老师的关系满足,是不是会让家长对老师产生看法呢?
23. 和老师一起批阅班级同学的日记/小练笔
这个老师,就特指语文老师了。机会是可以的。
24. 代替班级参加学校活动一次
这个也可以有,但需要看什么活动。
这一部分,其实有相当一部分属于学生和老师的互动,是比较费老师的奖励,需要老师愿意和学生分享,和学生互动,才能实现。
纵观这份非物质奖励清单,商榷的地方颇多,且用且修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