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建莉说过,一个从小被古诗滋养的孩子,得到的不仅仅是诗情和文才,实际上也成为被生活和命运多一份垂青的人。在平凡的生活之外,他更有一个“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的世界。让孩子多读些诗吧!
偶然间,我看到书柜里有一本《唐诗三百首》,暂新暂新的,好像从来没看过。记得那是怀孕的时候,我和老公去买了一大箱启蒙书籍。那时,对于将要出生的孩子充满了教育热情。可五年过去了,书还是书,孩子还是孩子。想来,多么讽刺!生活中,我们常常怀揣梦想,然而前行路上缺乏行动力,结果梦想遗落在起点。我想,孩子的成长不等人,对孩子的教育不能等。
0一13岁,孩子成长的黄金时段。尤其0一3岁,其次,4一6岁,最后7一13岁,效果依次递减。过去的,已经错过;现在的,需要行动;将来的,就在现在的行动里。
5岁开始,我每天教孩子背一首唐诗。没有功力,没有急切,就是顺其自然。孩子从幼儿园放学回来,我就把《唐诗三百首》拿出来,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两个小宝贝很兴奋,其实孩子是对图画很感兴趣。当一个人觉得这是自己挑选的,自豪感就油然而生了。我有感情地朗读着,孩子天真地看着妈妈。那么甜蜜,足以融化任何心灵。他们就会跟着妈妈读,争先恐后地。小孩子地记忆力是很强大的。一般几遍下来,宝贝们就可以背下来了。南怀瑾说过,“小孩子背东西是不痛苦,是很快乐的。”背诗就像唱歌,有节奏、有韵律感。背的过程,孩子的心很专一、很安定。孩子的心安定了,思维和行为都会发生变化。
我生了一对龙凤胎,哥哥和妹妹性格、兴趣、爱好都有很大差异。哥哥好动、调皮,除了看动画片,基本坐不住。妹妹喜欢布娃娃,围着妈妈撒娇。带他们读唐诗,哥哥一会儿趴在地上,一会儿跳到沙发上,一会儿倒立……总之,不肯安静超过一分钟。妹妹就会让妈妈抱着,很乖巧地跟着妈妈读。然而,我发现,哥哥看似乎心不在焉,却能很快把唐诗背出来。后来,我就用提问、表扬、抱抱、亲亲等方式吸引哥哥来到我身边坐下。妹妹,在刚开始的时候能够乖巧地跟着妈妈读诗,记忆的速度没有哥哥快。当然,妹妹的认真态度是很好的。慢慢地,哥哥也能和妹妹一起排排坐,虽然只是短暂的一两分钟。
不知不觉,一个月过去了。我数了数背过的唐诗,竟然60首。这个数字,让我很惊喜。每天都会重复背过唐诗,然后再学新诗。因此,他们都背的滚瓜烂熟,兴趣极高。三个月之后,更大的惊喜让我前所未有地幸福着。唐诗,启迪了孩子的智慧。
(一)中秋夜背诗
中秋夜,赏月背诗。妈妈说:“今晚中秋夜,背首唐诗吧!”兄妹齐背:“《中秋夜》李峤。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妈妈说:“这是秋天,菊花盛开的季节。"兄妹齐背:“《菊花》元稹。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湖南卫视正在播“中秋夜吟诗”节目,主持人说出《富贵曲》《凉州词》的题目,兄妹就流畅地背出来了。我回房间找东西,隐约听到客厅有读书声。然后,我看到兄妹在读《唐诗三百首》。电视声很大,兄妹仍很专心读书。不觉时间已晚,反复催他们去睡觉都不肯。直到兄妹各选了两首唐诗待明再读,两人才回房。我讲了睡前小故事《被相信是一种幸福》。两个小宝贝睡了,静静的,甜甜的。明月当空,今夜无眠!
(二)游云溪生态园
游白云山云溪生态公园,走着走着,听女儿道:“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抬头望去,妈妈才发现正走在一条幽静小路上,两边竹树林立,隔篁竹,闻水声人声鸟鸣声。此诗正合意境。云溪生态公园,水清鱼美,孩子们喜欢玩水网鱼。儿子由钓鱼想到《小儿垂钓》“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湖中鱼肥,儿子想到"桃花流水鳜鱼肥”。看到远处一重重山,女儿想到李煜《长相思》“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带兴而去,乘兴而归,意犹未尽。大红花园,云溪湖,游鱼,乌龟,蝌蚪,田螺……
(三)白云山秋行
清晨,我们伴蒙蒙细雨登白云山。秋风清爽,烟雨微润,一条石子路,幽静深邃。道边竹林,苍翠茂盛。走走行行,雨已停歇。
忽然,女儿说:“妈妈,我想到两句诗‘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妈妈正心喜意境相合,女儿说,"我想起看到的瀑布岩石,不正是‘清泉石上流’吗?"“游云山,祈安康”,正值“郑仙诞”。白云山上,一番热闹场景。山顶广场,人头攒动,罗鼓振天。歌声舞曲,精致工艺,美食一街……粗壮繁茂的榕树,挂满祈福语。绿叶红带,还有万条垂下的根须。无不承载世人祈祷安康的心愿。
常来白云山,心境常不同!兄妹二人,从怀中襁褓到而今活泼健康。时光带走我的青春,送我一对璧玉。
(四)满城细雨润
兄妹玩着,天空下起毛毛细雨,儿子说:“东边日出西边雨,道似无晴却有晴。我们这里下雨,也许别处还是晴天呢。好雨,好雨。我们一起奔跑吧。”
雨天不能出门,兄妹在阳台上玩。女儿望着远方说:“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我觉得雨天不能出门,很寂寞,在这阳台上看看雨吧。"儿子说:“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从七楼阳台望去,四面楼房相合,仿如深院。近处一排排高大绿意的棕榈树,还真有李煜的寂寞。这春的季节,南国细雨绵绵,借用杜甫春夜喜雨,可也,可也。不用上学的日子,兄妹体会快乐,自由,幸福。收获了知识,还有体味淡淡的寂寞。小小年纪,能感之说之,亦幸也!
一阵春风吹来,榕树须儿随风摇摆,黄叶儿如花雨般飘落一地。正在压翘翘板的女儿说:“你看,落叶飘摇,好美啊!我们可以自由玩,好幸福啊!我觉得幸福像一只蝴蝶,春天里自由飞舞。”
不知不觉中,妈妈陪宝贝们诵读诗词一年余。期间,我发现诗词的积累量越来越大,孩子就能“以诗解诗”。孩子的想象力、观察力等等都能得到启迪。所以,后来我们就以朗读为主,拓展诗词量。读了《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历代诗歌选集》上下册…..虽然没有全部背下来,但是孩子的记忆力惊人的好。读过一两千首诗词,有时孩子能够准去无误地找出来。当然是孩子感兴趣的,并不能每一首都做到。而且孩子对图画特别敏感,容易引起兴趣并牢牢记住。(稍微提一下,我带孩子读诗词的过程中,还教认字。一年时间,孩子已经认字五六千以上,能够独立阅读书籍。至于如何做到以及识字的好处,以后再谈。)
(五)让诗词,启迪孩子的智慧
著名学者、北大中文系教授钱理群先生说:“我们传统的启蒙教育,发蒙时,老师不作任何解释,就让学生大声朗读经文,在抑扬顿挫之中,就自然了经文中某些无法(或无须)言说的神韵“,然后再一遍一遍地背诵,把传统文化中的一些基本观念,像钉子一样地锲入学童几乎空白的脑子里,实际上就已经潜移默化地融入了读书人的心灵深处,然后老师再稍作解释,要言不烦地点拨就自然‘懂’了。即使暂时不懂,已经牢记在心,随着年龄的增长,又了一定阅历,是会不解自通的。”
妈妈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妈妈对孩子的教育影响,无可替代。有人说,最好的教育,就是和孩子在一起的点滴时光里。每日带孩子诵读诗词,在平仄押韵中感受节奏和韵律。在黄金记忆期,孩子将诗词内化为自己的智慧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