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创意精英之后,重新定义公司的思路就到了更加实际的领域,如何做出决策。整体的内容我往返看了两遍,似乎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还是一些零散的原则和做法。不过在一边写一边想的过程中发现,似乎这一章的主线讲的是谷歌三角之间的关系。确实这关系到公司最重要的决策。
三角一般被认为是最稳定的图形,有很多有趣的几何性质,比如三个点确定一个平面,三条边搭建一个稳固的图形,更多条线反而不行。(不好意思,最近儿子的奥数题做的有点多)
在谷歌的三角里,两个创始人加一个雇来的CEO,实际上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关系,很容易产生分歧,尤其是这个CEO,好在这个CEO做了一些决策准则,让他们之间的合作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以下插一张图让大家思考一下是哪些准则。
第一,定期沟通,几乎保持每天三人开会的原则,虽然我认为他们之间每天开会应该比较困难。但确实是一个很重要的基石;
第二,少数服从多数,三人的好处在于两个人对一个人就保持了一倍人数的优势,而且保证至少有一个创始人支持最后的决策;
第三,三人意见分歧时CEO退出,也就是说三个人各持己见时,CEO退出争执,让两个创始人先达成一致,然后自然就达到了少数服从多事,我简直怀疑这个CEO是个中国人,能做出如此明智的退让(shuai)(guo)准则。
虽然上面的准则看上去对CEO不公平,但是其实留下了很大的操作空间,也就是他只需要说服任何一位创始人就可以,这比要说服唯一的老板要容易很多。
另外,书中提到了三种决策模式
每家机构的等级划分不同,制定决策的方法也不相同。海军陆战队的决策方法简单明了:一人发出攻占山头的指令,全员照做。而相比之下,多数大型企业在规划出最佳途径之前,要进行的分析就要多得多了。所需的数据收集齐了吗?几周时间匆匆而过,季节悄然变换,要不就等到下一季度吧,攻占这座山头现在对我们来说太勉强了。而在时髦(且理念新颖)的新型企业里,首席执行官觉得自己是为员工而工作的,因此认为公司的决策必须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同。每个人都有发言权,就会出现合议和审慎的辩论没完没了。
简单说来就是”老板说了算”,“分析来决策”,“集思广益”,然而永远没有最好的决策模式,大多数时间是该决断的时候决断,该讨论的时候讨论,然而什么是该决断的时候,什么是该讨论的时候,存乎一心,这是领导的艺术。作为企业来说要做到的是决断以后的执行力,和决断之前的充分论证和讨论。
剩下的基本就是一些比较常见的原则,包括:让数字说话,让所有人充分发表意见,推迟决策(让子弹飞一会儿),对于会议的那一大段实在没有什么新意就不复述了。
最后本章开始部分比较详细地描述谷歌退出中国这个决策的前后,有些内容似乎走在边缘,有兴趣的话可以网上搜搜,也是好多年前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