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写了一篇《你怎么才能不上当》,发到简书上去了,有个叫“小鱼宝的读书生活”的朋友,留言说,开个连载呗!明知道是她的鼓励,我还是尽力作出从善如流的样子!
今天还是说说德国作家罗尔夫·多贝里写的那本书:《清醒思考的艺术》,副标题是:你最好让别人去犯的52种思维错误。
先熟悉、后陌生,依然是介绍几种熟悉的思维错误:
从众心理
参加音乐会,当一段精彩演奏完毕,一个人带头鼓起掌来,整个大厅顿时掌声雷动。这个场景相信你很熟悉。这是从众心理。
我们在餐馆里点菜,总想看看临桌点了些啥的时候,这也是典型的从众心理。
一位石油大亨到天堂去参加会议,一进会议室发现已经座无虚席,没有地方落座,于是他灵机一动,喊了一声:“地狱里发现石油了!”这一喊不要紧,天堂里的石油大亨们纷纷向地狱跑去,很快,天堂里就只剩下那位后来的了。这时,这位大亨心想,大家都跑了过去,莫非地狱里真的发现石油了?于是,他也急匆匆地向地狱跑去。
大家多数情况下会选择趋从多数是客观存在的现象。从众心理,是人的一种本能反应。因为人类早期,一个人不跟从多数人逃跑,就可能被野兽干掉,这种本能反应可以活命,它被写进我们的基因。
但是现代社会环境变化了,我们更多决策需要反本能,跟大多数人不一样才会胜出,比如炒股票。
英国作家毛姆说,就算有5000万人声称某件蠢事是对的,这件蠢事也不会因此成为聪明之举。
当然,从众心理仍然有正面用途。比如说,你是球迷,买票去一个陌生城市观看足球赛,不知道体育场在哪儿,完全不用担心,你只要跟着看上去像球迷的人群后面走就是了,你一定会到达体育场。
权威偏误
圣经第一章就提到,不服从权威,会被逐出天堂。各个领域的权威也想让我们相信此事。
专家/权威们希望被人认出,他们得有自己的IP来显示他们的身份。医生和研究人员是通过他们的白大褂。银行行长则是通过西服和领带。国王们头戴王冠。军人有制服、军衔。当然还有许多其他信号。
我们首先确认这些信号,然后会服从权威,哪怕是在理性或道德上毫无意义的地方。比如,体育明星推荐的汽车,他们不可能是这方面的专家。但是,我们面对权威会把独立思考调低一级。面对专家意见时我们会比面对其他意见粗心很多。这就是权威偏误。
先来看看关于权威的,令人警醒的跟踪记录。这个星球上有大约100 万受过培训的经济学家,没有一位精确预言了金融危机发生的时间。另外,经常可以证明,权威也会出错。
心理学家斯坦利· 米尔格拉姆1961年做了一个试验,目的就是揭示权威偏误。试验时他请求一位受试者电击坐在玻璃窗另一侧的一个人,并逐渐增加电压。从15 伏开始,然后是30 伏、45 伏,以此类推,直到450伏——谁都知道这是致命的电压。即使受折磨的那个人痛得大喊大叫,浑身颤抖(当然那是一位演员,试验中也并没有通电),受试者想中断实验,但只要米尔格拉姆平静地说“请继续,实验要求这样做”,大多数人都会继续做下去。半数以上的受试者将电压升到了最高。如果试验是真实的,后果多么可怕,受试者仅仅因为服从权威,可以不顾人的生死,这是多么可怕。
航空公司明白了权威偏误有可能造成危险。许多意外事故,事后发现因为机长犯错,副机长察觉了错误,但由于相信权威不敢指出来。近几十年来,几乎所有航空公司的飞行员都接受了“机组资源管理”训练,学习坦率、迅速指出毛病。也就是说:他们训练自己努力摆脱权威偏误。
故事偏误
故事偏误:是指用故事扭曲和简化现实,他们排斥不合适编进故事的一切。说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就是说编故事,注重细节和戏剧性,
一个小概率事件发生了,一辆汽车驶过一座桥,桥突然垮塌了。看看媒体会怎么利用故事偏误。第二天的报纸上,我们会读到一个倒霉蛋的故事,他坐在汽车里,他从哪里来,要驶去哪里。他的生平公之于众:在哪里出生、在哪里长大、职业是什么。如果他幸存下来,能够接受采访,我们会准确地听到当桥轰然倒塌时,他是什么感觉。
理性地看,这些故事不重要。因为重要的是桥梁设计,不是那个倒霉蛋。重要的是问题出在哪里:是因为材料老化吗?如果是,是哪里的材料?如果不是,是桥受损了吗?那么桥是怎么受损的?会不会是使用了一种从根本上错误的设计原理?
为什么媒体更喜欢写倒霉蛋,而不去写重要的问题?因为,所有这些重要问题,不适合编进一则故事里。我们喜欢听故事,远胜于听抽象事实。为了不重要的方面,重要方面被忽视了。这就是故事偏误。
《人类简史》里说尼安德特人灭亡就是因为智人擅长说故事。没办法,我们都是智人的后代。
结语
爱默生说
在群体里容易按照他人的想法生活,在孤独中容易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但值得记住的只是那些中群体中保持独立的人。
作者罗尔夫·多贝里在《清醒思考的艺术》这本书里,并不是希望我们彻底消除思维错误,并且强调彻底消除思维错误是不可能的。反而要我们原谅自己的一些不是太重要的错误,这样才会生活得更轻松。
至于他的三点说明,我们留到下次再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