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说,吾日三省吾身。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会听到有关自我反思的言论。我一直以为,所谓的自我反思,就是每天反省一下自己犯了哪些错,有哪些做的还不到位,为此我能做些什么去改变。可今天我好像有了一点新的看法。我们除了反思这些还远远不够,这样的反思行为无疑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行为,并不能够帮助我们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意识到,我们应该静下心来反思自己存在哪些缺点甚至于缺陷,包括性格方面的,身体方面的,以及能力方面的。只有我们对自己有个清晰的认知以后,才能够对症下药,从根本上解决我们所存在的问题。而我们目前所遇到的困难以及走不出的现状,都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这些缺陷来解决。
原生家庭及社会经历
在梳理我自身存在的缺陷之前,我先对自己的原生家庭及社会经历做了一个梳理。在黄征宇的《终生学习》里曾提到,人的大脑具有一套“启发模式”——通过之前的记忆和经验,总结出一些决定日常行为的思路和习惯,这种情绪方面的启发暗示被叫做“情绪诱因”。这也就是说,我们对社会和一些事情的认知来源于过往的经历,而非事情的客观本质。要想改变情绪,就需要了解这种“情绪诱因”的本质,然后找到方法改变这种“情绪诱因”。而在我们生活中,大多数的问题都是我们的情绪在作祟,暴躁,焦虑,无奈,愧疚,嫉妒,恐惧,自卑,悲伤,忧愁,等等负面的情绪加剧了解决问题的困难程度。
因此,在清楚的了解自己之前,我们需要对向我们做出暗示的“情绪诱因”做出正确的认识。
下面是我罗列的有关自己的几点缺点(准确说是缺陷)以及它们是如何产生的。
自卑
我从小是个自卑到了骨子里的人。小时候,我从来得不到父母和亲朋好友的重视,我是他们眼中的调皮孩子,爱哭,爱玩,不听话。没有任何鼓励的话语在我幼小的心灵上建立起一道自信的城墙。我总是习惯性的躲在妈妈的身后,面对自己想要的东西永远望而却步,就连别人强行给予的东西也是假装拒绝。到了学校以后,我害怕跟同学玩耍,尤其害怕跟比我长的好看,穿的比我漂亮,比我优秀的孩子一起玩。当某一个同学只是开玩笑的取笑了我,自卑感便充斥着我整个大脑,我渴望被注目,又害怕被注目。也因为这强大到我毫无能力抵抗的自卑感,让我在自己心动的男生面前变得唯唯诺诺,以至于这件事成为我此生莫大的遗憾。
证明自己
因为自卑,所以想要证明自己。
小时候,我有一个极其强烈的愿望,就是希望自己变得很优秀很优秀,希望某一天爸爸妈妈亲戚朋友能够意识到我才是那个最乖,最懂事的孩子。高中的时候,因为被喜欢的男孩拒绝,我同样产生一个强烈的愿望,就是希望自己变得很优秀很优秀,让拒绝我的那个人为自己所做的决定而后悔。
但结果并不是我想要的这样,因为自卑,我错失了很多机会。因为想要证明自己,我陷入了为自己打造的牢笼,久久无法自拔。
《终身成长》一本书,向我们清晰的阐述了人的两种不同思维模式。固定性思维模式和成长型思维模式。固定性思维模式的人认为能力是一成不变的,这就会使拥有这种思维模式的人急于一遍遍证明自己的能力,也因此总是把一次失败当做永远的失败。而恰恰相反的是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认为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努力和个人经历来改变和成长,他们把一次失败当做挑战自己的动力,在一次次的失败过程中不断的改变和完善自己的不足。
很显然,过去的我是个固定性思维模式的人。我所做的每一件事,所做的每一份努力,都是基于想要证明自己,而不是想要提升自己,所以我总是受到失败情绪的困扰。当我从思维模式上做了改变以后,一切都改变了。我不再关注自己是否达到父母的期望,也不在关注别人眼中的自己是否优秀,我只关注今天的自己有没有比昨天的自己多学点东西,多改掉一些缺点。
具体如何改变,建议可以读一读《终身成长》这本书,它会告诉你如何由固定性思维模式转变为成长型思维模式,如果你和我一样是固定性思维模式,我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启发。
当不再去关心别人看法如何的时候,那根深蒂固的自卑感也逐渐淡化不存在了。
冲动
我是个做事很冲动的人,我给自己的评价一直都是有勇无谋。当大脑出现想要去做一件事的念头的时候,我浑身的细胞好像都在替我检索支持我去做这件事的论证。它自动屏蔽了所有反对的意见,让我偏执的一意孤行了下去,结果可想而知。
冲动的开始,必然是无疾而终的结束,并伴以惨痛的代价。
三分钟热度
冲动的结果就是凡事都维持三分钟的热度。认识我的人几乎对我一致的评价就是想一出是一出。因为每件事的开始都是没有经过深思熟虑的,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自然也就显得束手无策。有的是因为外在条件限制,不得不放弃。有的是因为自身毅力不够,难以坚持。有的是因为缺乏必备的能力,最终选择放弃。
不论是什么原因,现在看来,都是可以克服和改变的。
毅力
毋庸置疑,没有坚定的毅力是什么都干不成的。
为了克服冲动,培养毅力,我给自己想了不少办法。皇天不负有心人,我做到了。
针对冲动的问题,我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一旦要做某一个决定,或是出现某个念头,第一时间和自己最在乎或关系最好的人商量,让他们给出客观的分析和建议。如果意见和我不同,那就将这件事搁置三到五天或者一星期,然后再做决定。这个时候的我们,大脑往往会清醒很多,更容易做出最正确理智的判断。
针对缺乏毅力的问题,我先从自己充满着极大兴趣的一件容易完成的小事开始,然后要求自己必须完成这件小事,比如读完一本书或者坚持玩一款游戏,又或者贴一张钻贴,对什么感兴趣就做什么,但只有一点,必须坚持到底。一件事完成以后,提高难度,开始另一件事。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增加难度和时间长度。久而久之,持之以恒的习惯也就养成了。
早起对我来说,简直比登天还难。为了训练自己每天早起的习惯,总是把闹钟定在早晨收支付宝绿色能量的前两分钟,闹钟一响,睡眼朦胧,很是瞌睡,但依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收了自己的能量又去偷别人的能量,半个小时过后,睡意全无,自然而然就起床了。最近运动太少,没有能量可以收,我又改为京东早起打卡,每天打卡还有奖金可以瓜分,很明显,金钱对于人的诱惑还是蛮大的,尽管它很少。但我确实克服了早起的困难。
能力
焦虑是这个时代普遍存在的问题,而焦虑的原因就是因为能力不足。直到现在,我也为能力不足而感到焦虑,只是这种焦虑不再影响到我。
在培养一项能力之前,我们首先要知道自己缺乏哪方面能力。确定好目标,然后逼迫自己走出舒适区,让自己做有目的的刻意练习。
我一直想要尝试着写作,读了很多关于如何写作的书,可依然每次提起笔就不知道要写什么了。但我们都有个常识,写作的前提是你必须拥有大量的阅读量,并要长期不断的练习。基于这个前提,我有了第一个目标,那就是阅读,高效且大量的阅读。当阅读量有了一定的积累之后,就要开始尝试着练习写作了。这也就是我目前正在做的事。不管写的好与坏,重要的是一定要开始写。
这样的方法适用于各种能力的练习,前提是必须开始。推荐读《刻意练习》这本书,里面有具体的方法,或许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
坚持固然很难,但一旦完成,就会收获满满的成就感。此时的我就成就感爆棚。八点钟的我还在想,先睡吧,大脑一片混乱,什么也写不出来,明天再继续。而此刻的我居然完成了我认为极其艰难的一件事。虽然现在已经要凌晨一点了。
真为自己的努力尝试而感到开心。
足以证明,只要我们努力克服,所有的困难都不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