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孟永辉
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浪潮之下的衍生品,从本质上来看,互联网金融与互联网家装、电商、共享单车并无太多区别。它们都是仅仅只是将一个传统行业与互联网进行简单相加,然后再进行去中间化的产物。正是因为如此,互联网金融在互联网落幕的大背景下同样会面临困境,简单依靠收割流量的做法开始遭遇挑战。
其实,早在席卷整个互联网金融行业的严厉政策监管到来之前,诸多互联网金融巨头已经感受到了仅仅只是收割流量,而不去做深度改变金融行业的操作是一个死胡同。于是,他们早早地便开始了转型,并且试图寻找一种科技与金融行业结合的最佳方式。金融科技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通过科技手段来弥补金融行业的困境和难题,从而找到收割流量之外的新的盈利点,成为越来越多互联网金融平台的转型新选择。
以BAT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开始通过将互联网金融的单元进行深度的技术化处理,以更加明确自身的定位,即互联网金融不再仅仅只是一个获取用户的手段,而是能够给传统金融行业带来真实改变的东西。蚂蚁金服进一步明确自身的科技服务的属性、微众更加强调自身的技术属性、京东金融改名为京东数科其实正是这种趋势的直接体现。可以预见的是,未来的互联网金融将会进一步明晰自身的定位,技术属性将会成为一种必然和归宿。
互联网金融仅是过客,金融科技再进化是必然
透过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出它仅仅只是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诞生的一个标签色彩较为浓厚的一个概念而已,其实互联网金融并没有任何特别的新意,它仅仅只是流量收割的工具而已。正是因为如此,在流量红利依然红火的时代,互联网金融是非常正确的选项。一旦流量红利消耗殆尽,互联网金融必然出现问题。
我们看到在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后半段出现的诸多乱象其实都是流量红利见顶,互联网金融尚未找到合适的变通方式的直接体现。因此,我们可以把互联网金融看成是一个在特定阶段出现的特定的物种,当这个阶段的风口已过,互联网金融的落幕便会成为必然。正如前文所提到的那样,当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红利落幕之后,金融科技的再进化成为一种必然。
对于金融功能和属性的再度挖掘是金融科技再进化的关键所在。如果仅仅只是将金融科技的再进化当中金融行业的属性停留在传统金融行业的属性上,那么,所谓的金融科技的再进化与互联网金融其实并没有什么两样,一旦金融科技再进化的风口已过,金融科技再进化又将陷入新的困境里。
只有真正找到金融行业新的功能和属性,并且通过新技术将这些新的功能和属性进行放大和处理,再服务于相关的行业,所谓的金融科技再进化才会有所创新。互联网金融之所以是一阵风,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它并未真正找到金融行业的新的功能和属性,同样决定了它的生命周期不会太长。
当金融科技化进入到新的周期,想要重蹈互联网金融的覆辙,关键在于要借助新的技术、新的模式和新的手段找到金融行业的新功能和属性。借助新技术、新模式和新手段将这些新的功能和属性进行深度挖掘和应用,我们才能找到金融科技再进化的新方向。以BAT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之所以会不断用大数据、智能科技等手段来挖掘金融行业的新属性,其实正是对金融行业的功能和属性进行再度挖掘的直接体现。
行业对象从C端转移到B端需要金融科技化做出相应的改变。当互联网时代的流量红利见顶之后,互联网行业的对象开始从C端转移到B端,其中最为突出的代表就是新零售时代的来临以及由此所引发了S2b模式的诞生。金融行业作为一个相对较为基础的行业,同样需要进行相应的改变,才能真正满足B端时代来临的需要。
同以C端用户为主的互联网金融时代更加需要高收益、高回报相比,以B端用户为主的金融科技新时代更加需要用金融行业来进行决策、判断和联系。为了满足B端用户的需求,金融科技化的方向必然要转向B端用户需要的方向上。数据、社群、零售等诸多与金融行业相关的门类开始被越来越多地挖掘出来,并且开始为B端用户提供越来越多的能量。
目标用户的改变最终导致了金融科技化的新发展,挖掘金融行业的更多的功能和属性,才能真正满足B端时代来临的需要。从这个逻辑来看,金融科技化的下一个进化的新方向就是要深度挖掘B端用户真正需要的东西,通过为B端用户提供服务,从而为自身发展汲取到更多的能量。
我们现在看到的以BAT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开始用金融为B端行业提供更多的能量和服务,从而在找到金融新进化的同时为自身找到新的盈利点,进而弥补自身搭建的以B端用户为主的生态圈其实就是这种现象的最为直接的体现。当金融科技化的进化与外部行业的需求变化相吻合的时候,金融科技的再进化才不会脱轨,才能真正实现本质意义上的改变。
盲目地对金融行业进行去中间化的处理对于金融行业来讲并不是好事,金融科技化需要修复这一问题。互联网金融行业当中之所以会出现如此多的乱象,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借助互联网的手段对金融行业进行盲目地去中间化所导致的。由于盲目地去中间化,很多原本必要的金融行业的流程和环节被无缘无故地去掉了,虽然从表面上看,这种方式提升了金融行业的运行效率,但是,金融行业的风险同样因为这些必要的流程和环节的消失而增加了不少。
诸多互联网金融平台的跑路、虚假项目、资不抵债等乱象其实正是互联网金融盲目地缩短中间流程和环节所导致的。金融行业的运行效率的提升不应该依靠盲目去中间化的方式来实现,而是要通过新技术的应用、新模式的落地来实现,去除不是解决的好办法,优化才是让金融行业走得更加长远的关键。
于是,当互联网金融时代落幕的时候,金融科技再进化的另外一个主要方向就是要用新技术的手段去完善、优化和提升金融行业的运行效率,而不是仅仅只是一味地去中间化,对金融行业本身缺少真正意义上的改变。我们现在看到的以智能科技、大数据、区块链为代表的新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其实都是在用新技术的手段去完善和丰富金融行业的运作逻辑,而不是仅仅只是进行一味地去中间化。
对于流量的盲目依赖,对于金融行业缺少实质意义的改造最终决定了互联网金融仅仅只是一个过客。当金融科技化开启新的进化,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逻辑或许将会被颠覆。金融不再是获取流量和收割流量的工具,而是真正变成了一个能够给B端和C端用户带来安全体验的存在。从当下诸多金融科技化的范例里,以BAT为代表的先行者似乎为我们指明了一条正确的发展道路,由此,一个更加颠覆、更加有未来的金融新纪元已经开启。
争论不断,金融科技再进化到底是真风口还是伪命题?
毋庸置疑的是,仅仅只是借助互联网时代的流量优势成长起来的互联网金融将会面临更多的风险和挑战。金融科技再进化成为一种必然,尽管如此,依然挣扎在互联网金融漩涡之中的人们对于金融科技再进化依然有很多芥蒂,而以BAT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的加持则让人们似乎看到了其中的潜能。金融科技化站在了新的十字路口,那么,金融科技的再进化到底是真风口还是伪命题呢?
经历了互联网金融的洗礼,金融科技再进化将会更加靠谱和稳健。分析金融科技的再进化的背景,我们可以看出,金融科技的再进化是在互联网金融遭遇困境的时候出现的。另外,真正参与金融科技再进化的参与者们都是经历过互联网金融的洗礼的,从这个角度来看,金融科技的再进化更加靠谱和稳健。
经历过互联网金融的人们更加知道究竟什么是金融行业真正需要的,什么是金融行业不需要的,对于金融科技化认识的深刻与全面可以让人们在金融科技化的过程当中规避掉不少的风险,从而真正把金融科技的再进化带入到一个更加科学理性的轨道里。基于这种逻辑,我们可以将金融科技的再进化看成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风口,对于互联网金融的芥蒂可以让他们规避掉不少的风险,从而可以将金融科技的再进化带入到一个更加贴近行业本质的轨道上。
新技术的逐步成熟为金融科技再进化提供了“尖刀”和“营养液”。互联网金融之所以会遭遇如此多的痛点和难题,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点在于互联网技术的无力以及人们对于互联网式的发展模式的约定俗成。相对于将新技术培养成熟,互联网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得快速成长,只需要搭建一个平台便能够实现互联网金融的构想。
然而,仅仅只是搭建平台无法真正解决金融行业的本质问题,这也是为什么有如此多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出现问题的根本原因所在。当金融科技开启再进化,人们通常会站在新技术的角度来思考金融科技再进化的课题。随着人们对于新技术认识的逐步丰富和全面,特别是新技术发展的逐步成熟,人们在金融科技再进化的时候,可以从新技术上汲取营养,从而将新技术变成金融科技再进化的“营养液”。
另外,新科技对于金融行业内部的深度改造能力,同样可以为金融科技再进化不断提供新的可能性,从而去剜除金融行业本身那些互联网技术无法改变的毒瘤,最终让金融行业的运行更加健康。从新技术逐渐发展成熟的角度来看,金融科技的再进化是一个由新技术驱动的全新风口。
金融与人们生活结合的日渐紧密为金融科技再进化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从而让其能够成为一个全新风口。在传统金融时代和互联网金融时代,金融行业与人们产生联系在很大程度上是由金融属性最终达成和实现的。仅仅只是将金融的属性停留在金融属性上,必然无法带来持久的发展动能,这也是互联网金融之所以会出现问题的原因所在。
进入到新阶段,金融不再仅仅只是人们投资和理财的工具,而是开始更多地与人们的生活结合在一起。金融行业开始逐渐演变成为凯文-凯利口中的生活方式。在这个背景下,金融科技开启再进化能够让金融行业生活化的节奏进一步加快,从而真正把金融行业的发展带入到一个全新阶段,而不是仅仅只是打概念,做融资。从这个逻辑来看,金融科技的再进化有成为新风口的可能。
互联网金融对于流量的严重依赖和对于金融本身的无情拆解,最终注定了它的发展必然会面临诸多的困境和难题。同其他的“互联网+”物种一样,互联网金融在流量红利落幕之际开始遭遇越来越多的挑战,金融科技再进化成为一种必然。有了互联网金融的前车之鉴,有了新技术的逐步成熟,有了金融属性的发掘和创新,有了新旧巨头的联合加持,金融科技的再进化无疑将会成为下一个发展风口。